繆小凡++薛璐++王奕

【摘要】在外語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至關重要,自主學習能力也成為考量學生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從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發(fā)展現狀調查出發(fā),針對調查結果簡要探討提高自主學習發(fā)展能力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 自主學習 學習策略
一、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發(fā)展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當今時代要求人們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的理念日益受到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已經充分意識到學習者必須學會如何學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獨立的、會學習的人。因此,如何培養(yǎng)和促進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然而,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大學英語教學主要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主宰并控制著整個英語課堂,大多數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缺乏主宰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經過十幾年的英語學習之后,大多數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仍然不盡如人意,英語教學還是比較費時、低效。
1.紙質問卷與網絡問卷調查。
(1)調查目的。通過調查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狀況,了解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探討英語專業(yè)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發(fā)展能力的可行性策略,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觀念如何?
2)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水平如何?
3)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困難?
4)如何有效的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調查對象。針對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發(fā)展現狀,2016年6月至8月筆者對南京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100名英語專業(yè)大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為大一到大四英語專業(yè)學生。在50份網絡調查問卷中回收有效問卷28份,50份紙質問卷中回收有效問卷44份,有效率為72%。具體見調查對象基本情況表(表1)。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年級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8 41 9 14
(3)調查方法。通過問卷調查以及通過訪談訪談進行定量、定性研究。對南京部分應用型本科院72名大一至大四的英語專業(yè)學生進行調查,并對其中隨機15名學生進行訪談。此外,為了進一步了解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筆者還利用課余時間訪談了3名英語老師,并隨機到大學英語課上進行旁聽,從而掌握大量資料以保證分析的合理性、科學性及建議的有效性、可行性。
(4)調查問卷設計。根據自主學習的定義、自主學習者的基本特點、影響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以及元認知策略理論,參考文秋芳(2001)和徐錦芬、彭仁忠等的調查表并結合現如今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來設計本調查問卷和訪談問題。問卷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觀念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所涉及的六個方面
(學習目的與要求、學習目標與計劃、學習策略、策略監(jiān)控、學習評價和學習環(huán)境)。問卷由筆者自編,共20題,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主觀題,又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共17道單選題,2道多選題,包含阻礙自主學習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以及對自主學習英語有哪些有幫助的策略;第二部分為客觀題。
2.抽樣對英語專業(yè)學生以及老師進行訪談與觀察。
(1)隨機到部分高校英語專業(yè)課進行旁聽。通過觀察學生的上課現狀,筆者發(fā)現上課學習效率不是很高,有的學生能夠很好的跟上老師的上課節(jié)奏,能夠迅速融入課堂氣氛中來。但是依然有很多學生沒辦法很好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做不到與老師很好的互動。互聯(lián)網的普及使得學習生活變得更方便且高效率,但是同時也使得部分學生無法調節(jié)好學習時間與其的合理分配。它不但給大學生提供便捷的信息交流平臺,而且使不少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學生整日沉迷于網絡。還有一種現象,很多學生都很被動的接受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但是只依靠教師課堂上有限的語言輸入時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外語學習輸入要求的。
(2)與英語專業(yè)英語老師進行訪談。筆者了解到,大多數學生都會有自主進行預習書本,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的習慣。但是對于自主學習,很多老師反映學生不知道如何去自主學習,更不知道如何去調配自己的空閑時間。因此,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宅在宿舍玩游戲,看電視劇,而忘記大學是一個用來汲取知識的場所。老師也指出,傳統(tǒng)的教學教育觀念使學生養(yǎng)成了聽老師話的習慣,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科學的制定學習計劃,也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執(zhí)行計劃。這種情況下,老師指導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3.調查結果與分析。
(1)調查結果顯示84%的人在生活中會有自主學習的想法,說明學生自主學習觀念較強。通過訪談能夠得知,學生對自主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的意識較強,具體表現在計劃制定、目標確立、方法選擇以及學習反思等方面。但是能夠做到認真且持續(xù)的人只有8%,說明大部分學生仍然對自主學習缺乏有效的策略方法。
(2)每天除了英語課堂學習時間以外,4%的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能夠達到5個小時,80%的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約為1-3小時,16%的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為1小時以內。因此可以得知英語專業(yè)大多數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為1-3小時,其自主學習時間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證,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3)有28%的學生對于自主學習內容選擇傾向于英語專業(yè)知識,40%的學生傾向于自己感興趣的知識,32%的學生傾向于有計劃的職業(yè)理想以及與其相關的學科知識技能。數據表明,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一般,很多人自主學習還是傾向于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而非英語。
(4)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只有8%的學生能夠很認真的對待自主學習,76%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表現的積極主動,16%的學生對英語自主學習持有無所謂的態(tài)度。在英語自主學習上,絕大部分同學能夠抱以積極的態(tài)度,不過仍有部分同學表現的很被動。
(5)對于自主學習目標:只有24%的學生對英語自主學習抱有很明確的目標和計劃,76%的學生表示對自主學習英語的目標和計劃不太明確,很模糊,這表明了,大部分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對自主學習的目標和計劃并不是很明確。
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可行性策略
1.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
(1)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樹立明確目標。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是指學習者在明確的學習目標指引下,在強烈的學習欲望促進下,自覺合理地安排自主的學習時間,發(fā)揚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精神,并能對學習成果作出客觀合理評估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
據此產生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至少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學生的學習完全由自己主宰。
2)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可以用到或學到一種獲取學習信息的技能。
3)學習者需要對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
4)學習者有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的權利。
5)在學習過程中,其學習方式是可以多樣的。
一個有作為的人,首先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我們大學生要從中學階段被動接受學習訓練的困境中走出來,改變在大學學習就是為了考試過關或者拿學分換學歷的錯誤認識,真正把學習發(fā)展作為自己的責任擔當,懂得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讓責任感成為學生的一種行為習慣,成為自覺的行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增強了,就能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并有較強的自我學習,自我平衡,自我調控的能力,做任何事情就會自覺認真負責了。
(2)培養(yǎng)有效學習習慣 提高學習效率。
1)自主閱讀的積累。閱讀時自主學習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英語教科書,課外讀物,影視作品等多媒體材料,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厚英語學習的底蘊。在廣泛吸取語言信息的基礎上,分析梳理信息,從而在更廣闊的背景下編織自己吸納,存儲,運用知識的網。
2)自主歸納的習慣。習得任何知識技能,首先要“悟出”此類技能的“道”。大學生每節(jié)課,每次閱讀訓練所獲得的知識能力是相對零碎的。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者要養(yǎng)成及時歸納的習慣。把分散的零碎知識能力點連成線,結成網,構建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體系。這樣,運用知識的時候,才能聯(lián)想暢通,舉一反三。
2.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構建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發(fā)展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毋庸置疑。
首先,教師要想法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熱情,并在嚴格要求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參與程度。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成的。教師要憑借自身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做好學生的榜樣,并在教程過程中嚴格要求。“誘”與“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實現自主學習發(fā)展的目標。
其次,教師應倡導模塊化教學,幫助學生習得適合本專業(yè)的學習方法,具備舉一反三地能力,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發(fā)展的能力,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具備更高的適應能力。教師要突出主要教學模塊的經典性,使學生牢固掌握此類模式的學習方法,并讓學生逐步走向前臺,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
第三,教師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實施差別化教育,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教學,實現全面發(fā)展。
(2)發(fā)揮綜合測評的激勵作用。鐘啟泉、張華兩位老師主編的《課程與教學論》中指出“自主型教學方法就是學生獨立地解決由本人或者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提供適當幫助,學生由此獲得學習技能,發(fā)展能力與人格的教學方法。”
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發(fā)展可以靠綜合測評來進行效果檢測,反過來教師(輔導員)認真組織好綜合測評,并放手讓學生參與綜合測評,則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發(fā)展更具有莫大的激勵作用。
教師要在每學年開始就組織學生制訂(修訂)綜合測評細則,并將綜合測評與平時的教學生活管理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確發(fā)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標,熟知細則的加減分項,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突出自我學習的自我管路;同時,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績,激發(fā)自主學習發(fā)展的潛在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學老師,尤其是輔導員要植根于學生學習生活中,借助現代發(fā)達的交流每天,加強課內外與學生的交流溝通,認真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傳統(tǒng)的小型座談會,個別談話交流形式,還可以建立師生微信群,班級app等交流平臺。
對于剛進入大學的學生,需要輔導員老師從多方面出發(fā),幫助他們實現從中學的知識學習為主到大學的能力培養(yǎng)為主的認識轉變。通過豐富多彩的院系活動和深入細致的個別交流,幫助學生盡快明確學習目的,獲取學習動力,為他們今后的自主學習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部分“60分萬歲”的“得過且過”的學生,輔導員老師要特別關注。通過自身及優(yōu)秀同學,校友的事例幫助他們認清發(fā)展方向,激發(fā)學習動力,珍惜美好的學習時光,有效地提高自我充實自我發(fā)展自我。
三、結論
自主學習對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力培養(yǎng)是十分有利的,在大學教育中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徑。面對龐大的大學生群體,改變他們的自主學習狀況任重而道遠。但筆者堅信,只有調動了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輔導員老師與大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學生自主學習和發(fā)展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
[1]陳曉湘,張昔陽.高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3).
[2]劉小武.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及相關性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2.
[3]郭曉寧.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與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7.
【基金項目】本文受江蘇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
(項目編號:201613573046X)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