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群星


摘要:目的 分析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尿激酶聯合左旋精氨酸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近兩年在我院接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尿激酶治療,觀察組給予尿激酶聯合左旋精氨酸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心臟缺血事件發生率和ST段抬高患者臨床指標的改善情況。結果 根據觀察組總不良事件的發生率(12.00%)遠遠低于對照組總不良事件發生率(42.00%);對照組治療后cTnI和CK-MB峰值濃度分別為(2.7±1.3)ng/ml、(153.5±68.2)ng/ml明顯高于觀察組治療后cTnI和CK-MB峰值濃度(2.5±1.0)ng/ml、(147.3±62.8)ng/ml;對照組治療后cTnI和CK-MB分別恢復時間(79.1±19.0)h、(29.3±7.4)h明顯高于觀察組治療后cTnI和CK-MB恢復時間(78.6±18.2)h、(27.5±6.7)h,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觀察組尿激酶聯合左旋精氨酸聯合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心臟再次缺血危險發生事件降低,值得臨床應用并推廣。
關鍵詞:左旋精氨酸;尿激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常見心血管病,臨床上通常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但由于這種治療方法受條件的限制,所以采用溶栓治療的患者較多,溶栓后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防止再次出現心肌梗死和心肌損傷,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事件[1]。為了更好地恢復患者的健康,特意研究尿激酶聯合精氨酸的臨床治療效果,在我院選取近兩年的10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收集其資料并觀察比較,如下是分析的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平均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齡在30~85歲,平均年齡為(62.72±11.87)歲;觀察組中,男2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齡在29~84歲,平均年齡為(62.13±12.32)歲。兩組患者資料均無明顯性差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尿激酶治療,尿激酶(生產廠家:山東北大高科華泰,國制藥有限公司家準字:H20055411)靜脈滴注,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配置,每150 ml溶液加入尿激酶150萬單位,快速滴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聯合精氨酸治療:精氨酸(生產廠家:天津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準字:H10983070)靜脈滴注,每次用量為200 mg/kg,用5%葡萄糖稀釋,1 次/d。治療3 d后觀察患者的用藥效果[2]。
1.3觀察指標 在應用尿激酶聯合精氨酸治療患者3 d后測定TC、TG、Hs-CRP,并在用藥期間觀察患者心臟缺血事件的發生情況,觀察患者臨床證狀的改善情況[3]。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時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事件對比 根據觀察組總不良事件的發生率(12.00%)遠遠低于對照組總不良事件發生率(42.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反應心肌梗死嚴重程度各項指標對比 對照組治療后cTnI和CK-MB峰值濃度分別為(2.7±1.3)ng/ml、(153.5±68.2)ng/ml明顯高于觀察組治療后cTnI和CK-MB峰值濃度(2.5±1.0)ng/ml、(147.3±62.8)ng/ml;對照組治療后cTnI和CK-MB分別恢復時間(79.1±19.0)h、(29.3±7.4)h明顯高于觀察組治療后cTnI和CK-MB恢復時間(78.6±18.2)h、(27.5±6.7)h,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增多,我國的冠心病發病率在逐年的增加,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代表,由于心肌急性缺血、缺氧,病情發展迅速,造成心肌嚴重損傷,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4]。經研究發現結果顯示:根據觀察組總不良事件的發生率(12.00%)遠遠低于對照組總不良事件發生率(42.00%);對照組治療后cTnI和CK-MB峰值濃度分別為(2.7±1.3)ng/ml、(153.5±68.2)ng/ml明顯高于觀察組治療后cTnI和CK-MB峰值濃度(2.5±1.0)ng/ml、(147.3±62.8)ng/ml;對照組治療后cTnI和CK-MB分別恢復時間(79.1±19.0)h、(29.3±7.4)h明顯高于觀察組治療后cTnI和CK-MB恢復時間(78.6±18.2)h、(27.5±6.7)h,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了:尿激酶是臨床常用的溶栓藥物,更夠軟化阻塞血管,減少心肌橫死范圍,但用該藥物時需密切觀察患者反應[5],易引發出血傾向和血腫等,精氨酸是一特異化學前體,能夠將鳥善酸環化酶激活,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細胞的損傷功能,兩種藥物聯合應用能夠縮小心肌梗死范圍,利于患者預后。筆者認為增加精氨酸治療有如下優點:①患者恢復時間明顯縮短,cTnI和 CK-MB峰值都明顯降低;②術后藥物治療降低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延長了患者的壽命。
綜上所述,對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來說,應用尿激酶聯合精氨酸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再次復發率,改善患者心機功能,降低了C反應蛋白和血脂的濃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海勛,趙玉霞,管仕春,等.尿激酶溶栓聯合左旋精氨酸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作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5):509,511.
[2]葉武成.觀察尿激酶溶栓聯合左旋精氨酸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J].吉林醫學,2014,35(9):1884.
[3]陳知,甘振雄,陳小君,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取L-Arg聯合尿激酶方案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6):37-38.
[4]張紀梅.尿激酶溶栓治療發病2h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70-171.
[5]王鐘杰,劉映霞.不同藥物及不同時間窗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J].福建醫藥雜志,2013,35(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