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軍


摘要:目的 探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應用玻璃酸鈉注射與藥物熏蒸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抽選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骨科門診收治入院的88例KOA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組44例,兩組均行玻璃酸鈉注射,對照組不給予其他治療及藥物,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配合藥物熏蒸,評估兩組臨床療效,采用HSS評分標準評估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及HS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90.90%vs70.50%,2.10±1.33vs5.90±2.67),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玻璃酸鈉注射與藥物熏蒸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關節功能,療效確切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玻璃酸鈉;藥物熏蒸;臨床效果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群體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一項統計資料[1]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群的KOA發病率已高達60.1%,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與晚年幸福。祖國中醫學將KOA歸為“痹癥”范疇,病機為肝腎不足、氣血虧損,提倡在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的同時配合傳統中醫療法-藥物熏蒸。為進一步探討玻璃酸鈉注射液與藥物熏蒸聯合治療KOA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隨機抽選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骨科門診收治入院的88例KOA患者,對部分患者采用上述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骨科門診收治入院的88例KOA患者的臨床資料,入選病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制定的OA診斷標準及《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KOA相關診斷標準,且經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確診。將88例患者按照臨床治療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兩組,各組44例。研究組男19例,女25例,年齡在55~80歲,平均年齡(63.12±5.87)歲,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4.29±1.54)年;對照組男17例,女27例,年齡在56~82歲,平均年齡(64.87±5.90)歲,病程在2~8年,平均病程(4.11±1.49)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選擇標準 ①納入標準: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疼痛或(和)功能受限,初期關節隱痛;X線檢查顯示關節間隙變窄,關節緣骨贅形成;年齡≥50歲;晨僵≤3min;完全知曉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X線檢查顯示為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合并嚴重精神障礙疾病或老年癡呆無法配合本次研究者;排除膝關節損傷合并半月板或韌帶損傷者;資料信息不完整且不具備隨訪條件。
1.3方法 兩組均行玻璃酸鈉注射:膝關節局部用2%碘酒、酒精常規消毒,先穿刺確認進入關節腔,關節內有積液則抽取積液(血性積液需沖洗),后注入2.5 ml玻璃酸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00643,生產企業:上海景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藥品規格:2.5 ml),注射完成后活動膝關節1~2 min(主被動均可),以利于玻璃酸鈉注射液在關節腔內均勻分布。膝關節玻璃酸鈉注射治療,2.5 ml/次,1次/w,連續治療5 w為1個療程,對照組注射玻璃酸鈉期間不給予其他治療及藥物。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藥物熏蒸(注射完成后24 h進行藥物熏蒸):取當歸10 g、威靈仙10 g、沒藥10 g、防風10 g、透骨草20 g、伸筋草20 g、艾葉20 g、川烏5 g,等。將上述中藥組方置于中藥藥袋中,浸泡30 min后煮沸,將藥袋直接置于膝部進行熏蒸,熏蒸時患者取平臥位,20~30min/次,(熏蒸治療時注意避免燙傷) 連續治療14 d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2 d,治療2個療程。
1.4觀察指標 ①參照《中醫病證診療標準與方劑選用》中骨痹相關診療標準評估兩組治療效果,癥狀消失,體征恢復正常,半年后無復發為痊愈;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外界環境變化有復發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②參照美國特種外科醫院提出的膝關節功能評分(HSS)標準評估兩組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評價指標包括癥狀、體征、壓痛、行走、腫脹等,0分為優,11分為差。
1.5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將錄入SPSS19.0軟件,借助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由(x±s)表示,并行t值檢驗,計數資料由例數(n)及百分數(%)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S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HSS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HSS評分明顯降低,且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KOA是引起中老年群體膝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其病機為膝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臨床治療原則為止痛消腫、改善膝關節功能,但目前尚無理想治療藥物。玻璃酸鈉可有效抑制關節溶液中單核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同時還能清除自由基從而達到止痛效果[2]。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是一種補充外源性玻璃酸鈉的方法,可有效減緩膝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進程,修復損傷的軟骨組織,因此玻璃酸鈉已成為治療KOA的一線藥物,在臨床上普遍應用。中醫學將KOA歸為“痹證”,隨著年齡的增大,肝腎精氣不足導致無法繼續滋養筋骨,進而出現痹證,因此正氣不足與外邪侵入是該病的病機,宜采用活血通絡、補益肝腎之法予以治療[3]。藥物熏蒸是傳統中醫療法,通過熏蒸的方式將有效藥物成分以離子的狀態滲入皮膚從而促進藥物吸收,使其直接作用于膝關節從而發揮作用。本次研究表明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聯合傳統中醫療法藥物熏蒸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關節功能,臨床療效非常理想,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肖林,王嫻默,熊昌源,等.高選擇性外周神經射頻消融術治療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4):359-362.
[2]汪錦飄,陳曉旋.玻璃酸鈉注射聯合中藥熏洗治療原發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16):141-142.
[3]傅英霞.玻璃酸鈉注射及外敷苦酒膏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9):276-277.
[4]管玉芝.中藥熏蒸配合玻璃酸鈉注射及消炎止痛膏外敷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5(19):315-315.
[5]王秀茜.中藥熏蒸配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60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 06(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