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



摘要:目的 探討血府逐瘀湯和針刺穴位聯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00例,分為A組(n=50)和B組(n=50)。B組患者采用常規西醫治療,A組在B組的基礎上采用血府逐瘀湯和針刺穴位聯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血漿黏度、心絞痛發作次數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A組患者的總有效率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遠高于B組,血漿黏度以及心絞痛發作次數遠低于B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府逐瘀湯和針刺穴位聯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取得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生活質量明顯提升,值得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血府逐瘀湯;針刺穴位;冠心病;心絞痛
心絞痛是冠心病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出現暫時性的缺血缺氧癥狀,若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方法不恰當,常常會危及生命。據調查顯示: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和針刺穴位聯合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生活質量明顯好轉[1]。為此隨機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00例進行研究,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00例,分為A組(n=50)和B組(n=50)。A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5~51歲,平均年齡(43±7.8)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6.8)歲。B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7~53歲,平均年齡(45±7.4)歲,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5±6.3)歲。排除標準:①心、肺等臟器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②肝、腎功能嚴重損害的患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④患有嚴重精神障礙、溝通障礙、意識障礙的患者;⑤患者及其家屬不同意參與此次研究的。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發現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 B組 患者采用常規西醫治療,給予患者鈣通道阻滯劑、硝酸甘油以及抗凝血等對癥治療。
1.2.2 A組 在B組的基礎上采用血府逐瘀湯和針刺穴位聯合治療。西醫治療方法同B組,給予患者血府逐瘀湯(藥物劑量隨癥加減):柴胡20 g、川芎10 g、桔梗10 g、甘草10 g、枳殼10 g、赤芍10 g、牛膝15 g、生地黃15 g、當歸15 g、紅花15 g、桃仁15 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用[2]。選取患者的心俞、郄門、神門、內關、足三里等穴進行針刺,得氣后,留針30 min。
1.3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血漿黏度、心絞痛發作次數以及生活質量評分。臨床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患者的心絞痛癥狀消失;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疼痛癥狀明顯減輕;無效:患者的心絞痛疼痛程度以及發作次數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漿黏度以及心絞痛發作次數。利用生活質量評分標準(QOL)進行評分(滿分60分,<20分生活質量極差;20~30分生活質量較差;30~40分為一般;40~50分為良好;>50分為質量優),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采用(n,%)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漿黏度、心絞痛發作次數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采用t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 A組總有效率為96.00%,B組總有效率為78.00%,A組患者總有效率遠高于B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漿黏度及心絞痛發作次數 A組患者的血漿黏度及心絞痛發作次數均明顯少于B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 A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遠高于B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論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是胸部不適或者發作性的胸痛,疼痛主要是以壓榨性疼痛為主,胸骨后部是主要的疼痛部位,疼痛可放射至左上肢以及心前區,患者情緒過于激動或者勞累時,病情往往會加重。該病屬于中醫領域中的“心痛”、“胸痹”范疇,中醫認為該病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調、寒邪內侵以及飲食不當等所致[4]。
血府逐瘀湯中的紅花、赤芍、川芎以及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枳殼、牛膝以及柴胡具有行氣活血的作用;當歸以及生地黃具有補血養陰的作用。諸藥配伍,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活血的作用。針灸療法現已被臨床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由于不會產生毒副作用,所以深受廣大臨床醫師以及患者的青睞[5]。
上述研究數據表明:A、B兩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療方法后,發現A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00%,B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8.00%,A組患者的血漿黏度及心絞痛發作次數均明顯輕于B組,A組患者在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等方面的評分遠高于B組。說明將血府逐瘀湯和針刺穴位聯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治療中,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明顯減輕,疼痛程度也明顯減輕,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和針刺穴位聯合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值得在臨床應用于大力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白煥強,童亞西.芪參膠囊聯合血府逐瘀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6):1195-1196.
[2]王長城,朱華峰.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3):2552-2553.
[3]吳彩霞,王正椋.血府逐瘀湯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人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8):2783-2785.
[4]劉馴,李遠梯,谷達軍,等.血府逐瘀湯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脂的影響[J].中醫學報,2014,29(5):738-739.
[5]趙磊.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8):141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