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花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顱腦損傷康復期高壓氧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采用擲骰子法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行高壓氧治療的顱腦損傷康復期患者64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分別給予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干預總有效率、各項生活指標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對增強顱腦損傷康復期高壓氧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顱腦損傷;康復期;高壓氧;綜合護理
顱腦損傷患者一般病情危重,且伴有失語、意識障礙等神經系統癥狀。大量文獻報道證實[1-3],恢復期給予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及綜合護理干預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生存率。為了證實上述結論,本次抽取64例顱腦損傷康復期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64例顱腦損傷康復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壓氧治療。其中腦挫裂傷者34例,腦震蕩者10例,腦干損傷者8例,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者12例。采用擲骰子法進行分組:對照組32例中,男29例,女3例,年齡13~68歲,平均(42.2±11.6)歲,病程1~9個月,平均(4.5±2.4)個月;32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例,年齡14~69歲,平均(42.6±11.4)歲,病程2~10個月,平均(4.9±2.8)個月。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經顱腦CT、MRI確診;②經外科手術、降顱內壓、抗感染等綜合治療后,生命體征趨于平穩;③患者家屬知情研究內容,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并發有嚴重器質性疾病;②并發有胸腹、多發性肋骨骨折等疾病;③并發有活動性內出血。
1.2方法
1.2.1高壓氧療法 將患者送入高壓氧艙后,緩慢加壓至0.1MPa,穩壓后給予患者面罩吸氧,連續吸氧30 min后,休息10 min,再吸氧20 min,緩慢減壓出艙。針對昏迷、氣管切開患者,采用單人純氧加壓氧艙進行供氧,純氧加壓氧艙穩壓后持續給氧50 min。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遵照醫囑為患者提供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護理人員在治療期間為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2.1入艙前護理干預 ①心理干預:意識清醒患者因對高壓氧治療知識知之甚少,很容易產生緊張、恐懼等負面心理,護理人員在治療前應耐心告知患者高壓氧治療目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等,消除患者的困惑,使其能主動配合治療。②插管或氣管切開護理:若患者使用氣管套管,護理人員在患者入艙前,應該將氣囊內的氣體抽盡,并向其中注入生理鹽水4~5 ml;若患者氣管切開且呼吸道內有較多分泌物,護理人員在治療前應將給予吸痰處理,使呼吸道保持通暢。③躁動者護理:若患者有輕度躁動癥狀,可用松緊帶約束其四肢;若躁動嚴重者,可給予適量鎮靜劑;若患者有外傷性癲癇發作史,可酌情給予抗癲癇藥物。④脫水劑的使用:加壓會促進腦血管收縮,減少腦血流量,降低顱內壓,而減壓時患者腦血管會相對擴張,若減壓速度過快會出現顱內壓升高的情況,所以在患者入艙前1 h給予脫水劑治療,確保藥效可在顱內壓變化階段發揮出來。
1.2.2.2加壓期護理干預 為患者戴面罩時必須要保障面罩與面頰緊貼,避免出現空氣漏入的情況,影響整體治療效果;在加壓時密切觀察患者臨床反應,指導神志清醒者通過進行咀嚼動作以緩解不適感,仔細觀察昏迷者氣體交換情況;若患者伴有腦水腫癥狀,可將其頭部抬高15°~20°;針對手術患者,應仔細觀察其術區敷料是否有滲液、滲血情況出現。
1.2.2.3穩壓期護理干預 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觀察切管切開、昏迷患者氣體交換、呼吸道情況,若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情況,應立刻采用艙內外壓力差吸引器進行吸痰;注意觀察有外傷性癲癇發作史患者臨床反應,若出現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癥狀,應立刻給予鎮靜治療。
1.2.2.4減壓期護理干預 減壓前告知患者做好準備,提醒意識清醒者正常呼吸;緩慢減壓并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若出現反跳現象,可給予患者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
1.3判斷標準
1.3.1療效評估標準 康復:患者臨床癥狀及臨床體征均消失,神經功能恢復,可正常生活;好轉:患者恢復意識,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生活基本自理;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日常生活需他人照料;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康復、有效、好轉患者所占比例表示總有效率。
1.3.2生活質量評價標準 采用中文版顱腦損傷患者生活質量量表(QOLIBRI)對兩組生活質量水平進行評估,評價指標有身體狀況、思考能力、自我評價、日常生活、人際關系、總體感覺等,各項指標評分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臨床數據進行分析,正態計數資料以%表示,檢驗方法為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方法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干預效果分析 對照組干預總有效率為84.38%,觀察組干預總有效率為96.88%,組間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干預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對照組身體狀況評分、思考能力評分、自我評價評分、日常生活評分、人際關系評分、總體感覺評分均明顯比觀察組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顱腦損傷屬于常見的外科急癥,車禍、高空墜傷、跌倒等均可能造成大腦損傷。近年來,我國交通行業、建筑行業飛速發展,顱腦損傷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該病危害性較大,輕者會出現頭暈、頭痛、睡眠障礙等癥狀,嚴重者則會出現失語、偏癱、意識障礙等癥狀,甚至出現植物昏迷、死亡等情況,給患者家庭帶來較大打擊[4]。
高壓氧是治療康復期顱腦損傷患者的重要手段,該治療手段可提高動脈血氧分壓,增加腦組織血氧含量,促進腦細胞恢復正常代謝,糾正病灶腦組織缺氧狀態,加快損傷組織修復速度,改善網狀結構功能,促進患者恢復腦功能[5]。且高壓氧可使腦血管收縮,降低顱內壓,緩解腦水腫癥狀,有效改善血腦屏障通透性,達到保護脊髓、促進周圍神經再生的作用[6]。然而高壓氧治療環境相對特殊,意識清醒患者容易產生負面心理,不利于臨床治療;昏迷者在治療期間容易出現顱內壓升高、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因此,在圍高壓氧療期間給予顱腦損傷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綜合護理干預強調全程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從入艙前到減壓各個環節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措施,該護理模式對增強治療效果、穩定病情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充分證實了高壓氧療配合綜合護理干預的優勢。陶玉萍等[7]指出,圍高壓氧期,給予顱腦損傷康復期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預后具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各項生活指標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高壓氧療配合綜合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與上述結論一致。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顱腦損傷康復期高壓氧治療中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胡春艷.高壓氧治療顱腦損傷恢復期的護理[J].中外醫療,2011,30(4):173-173.
[2]陸薇.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07(11):49-51.
[3]姜鑫.高壓氧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09):253-254.
[4]黃朝霞,羅燕.顱腦損傷恢復期高壓氧治療的療效及護理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32):68-69.
[5]徐鳳珍.高壓氧治療重型顱腦損傷中的護理探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3):669-670.
[6]王影.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觀察和護理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3):156-157.
[7]陶玉萍,王素芬.78例重型顱腦損傷高壓氧治療的護理體會[J].浙江醫學,2013,35(12):12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