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霞
摘要:健康教育路徑主要是為了滿足病人在疾病發生、發展、轉歸過程中對健康教育的需要,依據臨床護理路徑的原理及標準教育計劃為某一類疾病患者制訂的住院教育路線圖或表格。健康教育路徑在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患者護理中獲得了廣泛應用。安置人工心臟起搏器是通過人工心臟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發放人造脈沖、電流刺激心臟以帶動起搏的治療方法,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是治療嚴重緩慢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此技術不僅可以挽救和延續患者的生命,更主要的是可以恢復患者的工作能力。但是由于患者缺乏對相關信息了解,常伴有緊張、恐懼、焦慮等心理,為使起搏器安置成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健康教育路徑則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健康教育路徑;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on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LIU Yan-xia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Jixian People's Hospital,Tianjin 301900,China)
Abstract:Health education is mainly to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in the disease occurrence,development,the need for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transfer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and standard of education program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for a disease inpatient education roadmap or form. Health educ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pacemaker implantation.The placement of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by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or artificial pulse stimulator program issue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rrent stimulation of the heart pacing therapy,implantation of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bradyarrhythmias,this technique can not only save and sustain the lives of patients,but the main thing is to be patient's ability to return to work.However,due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often accompanied by tension,fear,anxiety and other psychological,in order to make pacemaker placement succes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health education pat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path;Cardiac pacemaker implanation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質逐漸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的不斷提升,使很多疾病得以及早發現,準確治療,并能做更好的后期處理,這一切離不開護理,而健康護理路徑也在大家的思想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體現在一些漸漸被人們所接受的大型手術與治療中。最早瑞典的Senning醫生和Elmqvist工程師研制出第1臺可植入人體的心臟起搏器。1958年10月8日,Senning首次將起搏器植入到一位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滯患者的體內。此人成為世界上第一例被植入起搏器的患者[1]。在長時間迷走神經興奮導致的心臟病行起搏器植入術較為常見[2]。據我院不完全統計,近五年,成功進行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約70例,呈逐年增加狀態,成功案例離不開護理,從最初重視臨床護理,到近期開始有計劃地開展健康管理路徑以來,使得手術的成功率明顯增高。
1起源與認知
“路徑”起源于19 世紀50 年代,最早用于工業品質管理,實施結果證實對協調部門間的合作很有價值[3] 。隨著“路徑”一詞漸漸滲入到醫學,逐漸出現了一套較為成熟的臨床路徑,臨床護理路徑與健康教育路徑相輔相成,據我院經驗之談,隨著健康教育路徑發展的日漸成熟,更好地解除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加了醫護人員對患者的了解,以便對癥下藥,更好地完善各項護理操作;我院早期進行行心臟起搏器植入術進展緩慢,患者對于此項技術有懷疑,不認可,術后患者難以解除緊張焦慮心情,為術后后期護理以及定期復診創造了相當大的阻力,隨著健康教育路徑在我科室逐漸完善,手術成功率也逐年增加。
2健康教育路徑在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應用
2.1住院第1 d~術前1 d ①向患者介紹患者的主治醫師、責任護士,了解熟悉醫院環境,解除患者的陌生感,使患者放松。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選擇適當的實際對其進行心理輔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為手術做好準備[4]。②做好生命體征的檢測,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及時發現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5]等表現,排除隱藏性的疾病[6]。③指導患者清潔皮膚,做好床上排便的訓練,以免術后由于排便方式的改變而發生便秘和尿潴留[7]。④詳細記錄患者的睡眠情況,為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必要時按醫囑給予鎮靜藥物。
2.2手術當日
2.2.1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心臟起搏器[8],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發展情況,手術過程方法[9]以及預期效果。
2.2.2術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心率、心律以及是否出現心室停搏、房顫和心室率增快的情況進行嚴格的監察,并及時向醫生報告情況,以便順利完成手術[10]。
2.2.3給予患者必要的生活護理,鼓勵患者活動下肢,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2.2.4情緒護理 術后保證患者情緒穩定,及時安撫患者及家屬情緒,解除患者困擾,讓患者自身保證積極樂觀的心態。
2.3術后1~3 d
2.3.1休息與活動 患者取平臥位絕對臥床,但要防止壓瘡。植入起搏器的同側肢體要避免上肢外展、抬高,指導患者穿脫上衣以防電極脫位或切口出血,可練習握拳、活動肘關節動作,非手術側肢體隨意活動。根據術后病情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11]。
2.3.2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粗纖維、低脂肪的食物,要保證其營養充足,以促進其傷口盡快愈合。同時要預防便秘,避免由于用力排便而導致起搏器的電極脫位[12]。
2.3.3傷口護理 局部皮膚要保持干燥與清潔,定時換藥,密切對患者傷口的滲血與滲液情況進行觀察,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13]。
2.4術后4~6d
2.4.1術后監測 術后初期進行心電監護監測,此時教會患者如何進行自我監測心率,脈搏,血壓,2次/d,如出現脈率與設置頻率有較大出入或有安裝起搏器前的癥狀,應及時通知醫護人員作相應的處理,同時,嚴禁患者撫弄起搏器植入部位,以免發生不測。
2.4.2用藥護理 按醫囑服藥,不可自行停藥或減藥,不可斷服。
2.4.3預防相應的并發癥:主要的并發癥有①PMT是起搏器植入術后嚴重并發癥之一,主要由心動過速引起,要密切監測患者心率,及早處理;②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失常,主要是植入的位置發生移動或者是起搏器性能的局限性而引起的,要告與患者遠離輻射強地區,以免發生不測;③囊袋積血,是人工心臟起搏器安置術后發生率較高的并發癥之一,發生因素有多種,預防方式主要靠藥物治療,要求患者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同時減少患者感染幾率;④起搏器綜合征多發于植入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器患者,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對患者給予高度重視,及早預防[14]。
2.5出院日
2.5.1避免外界干擾 由于起搏器的特殊性,患者需避免強磁場和高電壓的場所,如磁共振、激光、變電站等,但家庭用電一般不影響起搏器的工作,告與患者無需擔心,但一旦與某種電器接觸有身體不適,要及時避開,必要時及時就醫,同時注意移動電話遠離心臟。
2.5.2心臟起搏器使用原則 告知患者起搏器的設置頻率級平均使用年限,指導其妥善保管好起搏器卡,外出隨身攜帶,便于出現意外時為診療提供信息。
2.5.3定期復診 最初半年,1 次/月,以后1 次/3 個月,期間如有不適,隨時來醫院復診[15],但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時,應縮短復診時間,以便及時更換起搏器。
3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漸漸為人們所了解認可,作為醫護人員,我們更加有責任去完善我們的護理,同時要注重人文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已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式來幫助人們了解疾病,方便患者與我們進行溝通,減輕患者的恐懼與焦慮,更好的預防并發癥,從而達到了提高手術成功率的目的,更好的保證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H,Petri,W,Rudolph.[Management of patients after pacemaker implanation(author's transl)][J].Herz,1978,63(36):347-56.
[2]Goldenberg I,Gillespie JMoss A J,Hall W J,et al.Long-term benefit of primary prevention with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an extended 8-year follow-up study of the 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 II[J].Circulation,2010,122(13):1265-1271.
[3]寧寧,李箭,曾建成,等. 臨床路徑實施于膝關節鏡術的效果評價[J]. 護士進修雜志,2002,17(4):252 -253.
[4]龐宇|PANG Yu.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17):37-39.
[5]沈冬琴,陶科穎.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護理體會[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6,(09):216-216.
[6]Kane A D,Ndiaye M B,Pessinaba S,et al.Infections secondary to pacemaker implantation:a synopsis of six cases[J].Cardiovascular Journal of Africa,2012,23(10):e1-4.
[7] 劉曜楠,李婧.對進行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08):57-58.
[8] 玉文.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42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26.
[9] 黃紅霞,羅菊英,甘受益.優化護理方式對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后囊袋出血及電極移位發生率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05):58-59.
[10] 付濤.探討老年人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06):125.
[11] 文嵐,李文杰.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健康教育[J].心理醫生,2015,21(16):214-215.
[12] 崔崢嶸. 永久起搏器植入術術中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3,21(5):414-414.
[13] 胡小花|HU Xiao-hua,錢慧麗|QIAN Hui-li.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護理干預體會[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4,(08):104-106.
[14] 巢琴.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5):134-134.
[15] 邢建紅,丁雨紅,范花.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護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z1):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