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楊洋+李秋萍
摘要:目的 對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鏡取石手術的圍手術期進行臨床護理研究。方法 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經皮腎鏡取石治療的腎結石患者83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手術方法、臨床效果、術前和術后護理策略,進行回顧性研究總結。結果 本組患者有3例術后少量出血,1例患者術后疼痛明顯,余未見不良并發癥。所有患者術前進行心理宣教、術后護理、飲食護理、等護理干預,均恢復良好。結論 對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患者進行合理的護理策略,能有效減少并發癥,臨床效果滿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經皮腎鏡取石術;圍術期;護理
隨著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及臨床的廣泛應用,經皮腎鏡取石技術在治療腎結石方面逐漸成熟,與傳統手術相比其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1]。對經皮腎鏡結石患者圍手術期進行合理的護理策略可有效提高手術效果并減少術后并發癥[2]。現將我院經皮腎鏡取石圍手術期護理策略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對腎結石患者采用經皮腎鏡取石手術83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47例;18歲以下患者2例,18~65歲患者64例,65歲以上患者17例,平均年齡45.7歲;一側腎結石患者67例,雙側腎結石患者16例;單純腎結石患者48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27例,腎結石和并輸尿管結石患者8例;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
1.2方法 患者在連硬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先行截石體位對結石存在側的輸尿管插入輸尿管導管,保持輸尿管通暢。手術操作選擇俯臥位,消毒準備完畢后將生理鹽水沿輸尿管導管注入,目的是形成腎積水,便于手術操作。依據術前影像學資料所示或術中B超定位,使用腎盂穿刺針與水平面形成30°~60°向結石方向穿刺,直至患病腎盞。沿穿刺針插入導絲,拔出穿刺針,沿導絲放入筋膜擴張器,初選18F進行逐級擴張,在操作鞘內放入合適型號的腎鏡,對不同結石可選用不同方法,通常選用氣壓彈道碎石或超聲碎石,對大塊結石使用鏡鉗取出,小塊結石可隨灌洗液排出,確認無結石殘留后放置輸尿管支架導管,放置比操作鞘稍小的腎造瘺管。
2 結果
本組患者有3例術后少量出血,給予傷口加壓好轉,未出現傷口感染;1例患者術后疼痛明顯,給予止痛后好轉,其余未見嚴重并發癥。所有患者術前進行了心理宣教、術中和術后護理、飲食護理等護理干預,均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3 護理
3.1術前護理
3.1.1心理宣教 經皮腎鏡取石技術雖然在臨床上經常使用,但是仍是新開展的技術[3]。患者的傳統觀念認為,腎結石的治療方法是自身跳躍、體外沖擊波排石、切開取石,對于腔鏡技術知之甚少,因此對此手術存在困惑和擔憂,缺乏信心,甚至某些患者產生焦躁心理。這種心理及精神狀態可以影響患者術中生命體征,有患者可出現高血壓、冠心病等不適,同時不良的心理反應還可以影響神經系統,使交感神經活躍,使患者機體無法耐受手術,影響手術操作。還有部分患者對利用腎鏡取石,微創手術操作是否可以將結石順利取出同時能否將結石清理干凈等問題存在疑問。針對患者的疑慮,醫護人員需要制定相應的方法,向患者解釋此手術的操作方法和優點。我們播放室內宣傳視頻,通過視覺感官的方式向患者介紹此技術從手術指征,手術操作方法,手術設備等方面;與傳統手術相比的不同之處,其通過置入很小的管道,達到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效果[1]。同時組織術后和術前患者進行經驗交流的方式,用最直接的面面的交流達到最大效果。對患者及家屬的疑問進行耐心細致的解答。通過多種手段盡可能的消除患者疑慮,對手術充滿信心。
3.1.2術前準備 患者入院后安排責任護士了解患者病情,安排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后,對其術前檢查結果進行細致分析,發現異常及時通知主管醫師或上級醫師。對于伴有基礎疾患的患者,如高血壓、高血糖患者,要記錄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相關檢查,對于異常患者積極治療;對于腦梗、心梗、靜脈栓塞等患者,詢問是否服用了抗凝藥物,對于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術前1 w停用。對于老年和兒童患者,術前積極進行模擬術中體位鍛煉。經皮腎鏡的手術體位分為俯臥位、側臥位和平臥位。前者應用的最多,也是此手術的標準體位,我院通常采用此種體位。俯臥位時胸腔和腹腔都會受壓,壓力增高可造成膈肌及肋間肌功能受限,氣道壓力增高,肺通氣量減少,出現呼吸障礙。王平等[4]通過對36例肥胖患者進行研究認為術前積極進行俯臥位訓練,對術中俯臥位引起的限制性肺容量不足有改善作用,同時不同體位對患者血壓和心率有影響。因此,術前對于肥胖、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問題的患者,進行模擬體位鍛煉是必要的。我們常規囑患者在腹部墊被子,堅持1~2 h/d,1次/d,術前1 w開始鍛煉,對于呼吸疾患患者囑其進行爬樓訓練,增加心肺功能。
3.2術后護理
3.2.1常規護理 患者術后進入病房后,護士應觀察患者導管情況,包括靜脈導管、輸尿管導管、腎造瘺導管,同時將其妥善安置。向麻醉醫生了解麻醉方式及患者術中麻醉情況,向手術醫師了解手術情況,以便于護理周全。術后患者頭偏向一側,鼓勵患者排痰的同時防止嘔吐物誤吸入肺。行心電監護,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輸尿管導管和腎造瘺導管的尿量、顏色、傷口滲出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對接班護士詳細介紹患者情況和數據記錄情況。對于出現體溫升高的患者和傷口滲出增多的患者,及時通知值班醫生。術后6 h后患者開始進食,大量飲水促進尿液排出。囑患者清醒后積極進行肌肉等張收縮,逐步開始進行四肢功能鍛煉,促進血液流動,防止靜脈栓塞,對于術后臥床老年患者預防褥瘡。
3.2.2導管護理 導尿管的主要作用促進尿液順利排出體外,同時殘留結石也會隨著尿液排出。術后要保持導尿管通暢,防止其返折及受壓。記錄尿液量的同時還要觀察尿液顏色,當尿液顏色變紅色時,及時通知值班醫生。囑患者每日大量飲水,保持在2000 ml/d,如果發現結石或者絮狀物堵塞尿管時可進行尿管沖洗,同時每3 d進行膀胱沖洗,每天進行會陰清洗,防止泌尿系感染。腎造瘺導管一般在患者回到病房后需要夾閉4 h,當松開腎造瘺導管的同時,在記錄尿液引流的同時,還要觀察其顏色情況,顏色通常由紅色變為清亮尿液顏色,當導管內顏色較深時及時通知值班醫生。觀察導管通暢情況和傷口滲出情況,當傷口敷料滲出面積增大,可能是導管內被凝血塊或者殘留的結石堵塞時,通過擠壓導管促進其排出。囑患者及家屬在其進行活動時應放置好引流袋,防止導管脫出,扭轉。在腎造瘺導管拔出前先對患處進行影像學檢查,當確認體內無結石殘留時,將其拔出,一般保留時間為7 d。在拔管前1 d夾閉腎造瘺導管,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尿量增加,患腎區疼痛,有無發熱情況。拔出腎造瘺管后,繼續觀察傷口滲出情況。
3.2.3飲食護理 術后囑患者多飲水,促進尿液排泄的同時,不僅可以預防感染,又可以防止結石形成[5]。有些水質含鈣鹽較多,需要凈化飲用,也可以在用金錢草做茶飲,可以促進結石排出,預防感染和腎絞痛。誤食用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青椒、草莓等,日常避免食用碳酸飲料、堅果。多食用維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香瓜、南瓜、牛肝、胡蘿卜等,其是組成尿道內膜必須的物質,可以預防結石復發。
參考文獻:
[1]楊文增,王佳榮,趙春利.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泌尿系軟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5,15(2):207-208.
[2]黃曉華,蔡惠貞,林雁和.140例腎結石病人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10):912-913.
[3]鄧飛,許文德,姚子明,等.經皮腎鏡取石術在老年復雜性腎結石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9):4832-4833.
[4]王平,劉光菊,陳洪波.俯臥位訓練在肥胖病人經皮腎鏡取石術術前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2,41(5):478-479.
[5]趙志鳳.經皮腎鏡取石術圍術期并發癥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4(1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