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驅動法在高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新時期優秀職業人才的培養,是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有益途徑,對高職學生未來就業有積極意義。本文重點介紹了任務驅動教學法,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教學任務的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對高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進行了介紹,希望能為高職教學的進步、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高職;汽車運用與維修;教學
1.引言
高職教育的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在高職院校的教改中,其教學方法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人們更多地傾向于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能力和其他能力,所以職業教育必須打破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重新構建符合職業需求的課程體系。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基礎課程教學中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式,任務驅動法作為高職職業教育領域普遍應用的主流教學法,符合項目教學改革方向與需求。其通過合理組織學習任務驅動學生展開行動或實踐,教學核心內容的設置是融合在一個個具體任務之中,學生通過完成教學任務,培養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職業能力,形成良性學習循環,最終達到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的目的。
2.任務驅動教學法
2.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式,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圍繞任務目標,在提出問題的驅動下,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1]。
2.2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1]。通過實踐發現"任務驅動"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根據課程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使得任務設置具有情景性、趣味性、真實性、可操作性和任務結果的可考核性等特點。
近年來,我國汽車的保有量持續增長,汽車已成為百姓生活的必須品,這就需要大量專業人員對汽車進行服務。汽車維修專業教育可為社會培養大量專業人才,服務于汽車運營與維修領域,如何有效地培養熟悉行業、技能精湛的人才便成為職業教育一項課題。任務驅動法作為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方便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高職汽車維修專業特點巧妙設計課堂教學,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
3.高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
3.1以實際案例作為興趣導入,激發學習積極性
興趣導入核心是激發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汽車維修教學實踐,關鍵在于引用實際案例作為導入點。高職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選擇學習汽車維修這個專業,主要原因是他們對汽車有強烈的興趣愛好,希望快點了解汽車各個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在汽車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知識,但是他們對汽車修理的興趣相比要弱。根據學生這一現狀,選擇汽車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故障案例,并結合課程內容,作為導入,學生將會在探知欲的驅使下去完成教師布置的修理技能任務。此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將案例與課程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
3.2以汽車維修實際為依據,科學合理設計任務
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之前,要積極對汽車維修行業開展行業調查,從汽車維修工作技術能力和職業能力需求入手,在分析行業需求基礎上設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同時積極聯合校外企業籌建教學基地,開展實踐學習,共同探討課程的內容設置、教學方法,促進課程的建設。教師在組織任務驅動教學中可運用任務單對學生行為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做到有序、合理設計行動路線,讓學生進一步解決怎么做、如何做等問題,配合任務細化的過程進行科學評估,真正做到以任務為導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3],諸如"導學單"、"工作頁"、"進程表"等也是任務單的常見表現。
3.3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引導監督
學生自主嘗試完成任務內容,作為任務驅動法的核心環節,學生可獲得屬于其個人特有的認知,是符合其本身實際認知水平的,也可為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真實的學習體驗,有助于促進學習。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導師制度,高職學生高度"分化",解決好任務驅動中"分化"過大而無法實施的問題[2]。學生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只提供分析方法和解決思路,讓學生自己解決實際問題,并重點監督學生操作過程的職業能力要求,及時糾正其中出現的問題。教師的精力集中于課堂教學,達到節約時間、資源同時提升課堂效率的目的,并讓教師發揮自身組織者、引領者作用,輔助學生完成更好的"教",讓學生獲得鼓勵與進步。
3.4評價小結,肯定收獲
回顧本次課程主要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客觀評價學生在完成課程過程中的付出,肯定學生的認知收獲。一方面對學生是否完成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的過程的評價,即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評價,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對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能力的評價。學生就會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從而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總之,任務驅動教學緊緊圍繞學生未來從事汽車維修工作所涉及的諸多理論、技能知識任務而進行,任務的設計上明確反映汽車維修對學生專業能力、職業能力上的需求,任務的設計直接指向汽修技能與知識,尤其是實際汽車故障維修技能。結合高職教學目標,以"職業"為核心目標積極探索職業任務驅動教育模式下的新體系架構[3],以學生完成職業任務為核心,以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為內容,構建課程體系;始終以學生未來汽修領域就業職業活動為主線,以一體化教學為手段,創設工作的真實情境,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與他人合作的職業精神,形成獨具活力的教學模式。
4.結論
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推動學生主動尋求真理,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機械制圖與微機繪圖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遵循教書育人的理念,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來創造輕松的、互動的課堂學習氣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使他們具備讀圖和繪圖的技能。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樂趣,從而對機械制圖與微機繪圖課程產生興趣,很好地完成教與學的教學任務,為今后學生在機械制圖與微機繪圖知識方面的拓展和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學生利用本課程的知識來就業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冰艷. 任務驅動法在五年制高職汽車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9):42+61.
[2]薄志霞,劉敏杰. 基于任務驅動法的汽車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J]. 教育與職業,2012,(24):145-146.
[3]于志海. 探析任務驅動法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04):86-87.
作者簡介:
王照(1983.11-),男,漢族,四川安岳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汽車類專業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