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貞
摘 要:閱讀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收集信息,發展思維,認識事物。在小學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閱讀命題。命題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方法之一。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命題常見問題及對策作淺析。
關鍵詞:命題;創新;注意點
命題是一門技巧,也是小學語文老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一個好的命題能夠引起學生的答題興趣,能讓學生有充足的思考空間,能讓學生靈活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一個好的命題,能讓老師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
一、閱讀命題好壞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閱讀命題的內容決定了學生在學習時的重點,命題通俗的說法就是“出題目”。命題大多是出試卷的人根據課本或輔導書已有的題目進行改編,或者出題者根據試卷內容進行出題。命題的目標就是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哪里學得不好,讓學生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及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好的命題能檢測出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不好的命題不僅不能檢測出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還會導致學生為了在考試中能得高分,而只學習命題的內容,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所以,命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格外重要。
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命題的常見問題
1.過于重視記憶而忽略了運用能力的考查
現在很多小學語文閱讀試題的命題都是考查學生的記憶力,命題者以課本閱讀為基準,命題時很多都是將課文中的句子、段落分段,讓學生進行填寫、仿寫,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只要按照文章的內容默寫出來就可以,這種命題方式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是死記硬背,沒有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理解分析,沒有靈活運用知識。
2.命題設定無新意,提不起學生的答題興趣
很多學生在答題時面對新穎的題目都會感興趣,因為新穎的題目可以發揮他們自己的答題風格,可以根據自己對命題的理解做出解答。但是由于很多小學語文老師在準備考試試卷時都會參考以往的命題,結果就出現命題無新意,學生做來做去都是同樣的命題,很多學生也就提不起答題的興趣。例如,學生一拿起試卷,無非就是默寫古詩詞,解釋某句話中帶點詞的意思等,每次考試都是如此,學生就會對答題失去興趣。
3.獨立閱讀選文不恰當
閱讀材料的選文要題材新穎,內容豐富有內涵,難度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但是目前很多閱讀材料在選擇上都是參考或者照搬以前試題的閱讀材料,由于教育改革之后教學課本的閱讀文章都有所修改,但是獨立閱讀選文卻沒有做出相應的改變,所以導致閱讀測試材料的質量下降,缺少符合學生作答的命題。例如,人教版《少年閏土》是教材中一篇重要的文章,這篇文章反映了閏土所在社會的黑暗,學生已完全掌握了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意思以及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的心理活動,但是在考試中依然引用有關閏土的文章,導致很多學生不用思考命題的重點就能寫出準確的答案。老舊的獨立閱讀選文缺乏當代的氣息感,很不利于學生的閱讀學習,而且老舊的獨立閱讀很多學生都練習過,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改善當前小學語文閱讀命題的對策
1.靈活命題,加強對學生運用能力的考查
命題時,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為重點,最好不要把題目設置成默寫文章或者默寫古詩句等內容。應該就學生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命題,讓學生靈活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避免學生在學習時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從而促進學生理解力的發展,提高學生運用能力。例如,把默寫詩句的命題改成根據意境寫出詩句:春光明媚,行走在田野間,小鳥成群在花叢中起舞,突然看到一顆柳樹在春風的吹拂下,枝條飄揚,這會讓你想到哪首描寫春天的詩句?這種命題法,既能夠讓題目具有靈活性,也能讓學生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
2.創新命題,避免命題重復
老師在命題時要注意融入新時期教育理念,在參考過往命題的時候,要進行創新,使得提出的問題既能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命題的理解作答,提起學生對考試作答的興趣。同時創新命題也能讓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更好地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
3.獨立閱讀選文要與教材選文一致
獨立閱讀選文要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選取的文章要保證質量,內容豐富有含義,要有當代的氣息感,要有利于學生的閱讀學習。命題時要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所提的問題要讓學生能夠總結自己學到的知識。獨立閱讀選文與教材選文一致,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運用自己的知識,能夠讓老師更加清楚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命題的注意點
命題時既不能讓學生在答題時沒有運用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能力,也不能讓題目過于有難度,導致學生在作答時不能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解答。老師在選取命題的時候,要切合教材內容,既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讓學生不會因為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要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楊旭.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命題常見問題與對策:以上海市五年級語文區級測試題閱讀部分為例[J].小學語文教師,2016(10):47-49.
[2]冉敬源.重慶市小學高段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項目編號FJK15-233)一般課題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