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強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都得到顯著的提升,當人民的物質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之后,就逐漸開始重視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隨著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生活環境,人民逐漸開始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問題,目前在家庭消費和社會消費中體育消費已經逐漸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體育消費市場逐漸發生變化的過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體育與健康產業的發展與改進。針對當前的體育消費市場對體育與健康產業所產生的刺激和影響進行詳細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體育消費市場;體育產業;健康產業;刺激;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3-0037-02
隨著逐漸形成和發展的體育消費市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刺激了體育健康產業的改進和優化。針對這一現象,體育健康企業就需要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來有效地應對,抓住機遇,實現自身的創新與發展,真正做到持續發展。我國的體育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體育產品也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人們體育消費的速度和規模一直處于持續增長的狀態中,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一、體育消費市場對體育與健康產業的刺激
(一)迅速擴大消費規模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個行業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體育事業中的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都同時得到了擴大。同時也促進了體育改革,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下,體育事業逐漸凸顯出產業化的特征。國家政府也逐漸制定和頒布了《中華人名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剛要》等法律法規,體育事業的發展方向和任務明確,并逐漸向制度化的方向發展[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溫飽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因此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來,而且國家政府在這一方面投資的比重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隨著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人們逐漸普遍地認可體育所具備的經濟功能,人們更加愿意花費一定的時間和金錢來換取健康,參與到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中的人數得到了極大的增加,也顯著地擴大了體育消費的規模。
(二)不斷擴展體育消費領域
對于目前我國開發的群眾體育項目和休閑體育項目,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我國的國情和傳統,而且也逐漸向國際發展。健身操、廣播操、武術游泳、垂釣、棋類、球類等傳統體育項目的群眾基礎已經十分的廣泛,而且對于登山、網球、保齡球、臺球、高爾夫等一些新型的體育休閑項目和體育運動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和發展。另外,對于皮劃艇、摩托艇、帆船、潛水、滑水等水上項目和熱氣球、滑翔傘、動力傘、航空等空中體育項目也逐漸向平民化的方向發展,在體育市場中逐漸出現新的經濟增長點[2]。我國在加強自身傳統體育項目發展的同時,也加大對國外體育休閑項目引進的力度,在近幾年很多新型的體育休閑項目都得到了大力的推進,體育消費逐漸向大眾化的方向發展。
(三)呈現出多樣化的體育消費方式
對于體育消費的概念來說,具備一定的廣泛性,在體育消費中可以包含所有與體育運動相關的活動。比如觀看或參與體育表演、體育競技比賽,接受體育訓練或教育,購買相關的體育紀念品、工藝品、書籍、影像制品等,都可以看作是體育消費[3]。隨著不斷開發的體育項目,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身體素質發展,逐漸出現了多樣化、新型的體育消費方式。
(四)進一步克服了體育消費的盲目性和超前性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體育消費剛起步,在覆蓋面、程度、規模等方面都與人們的需求以及社會功能之間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與社會經濟中其他領域一樣,體育消費也存在著一定的超前消費和高消費的現象,與我國目前的國民經濟之間不符合,體育消費體現出一定的貴族化和盲目性。比如:建設豪華、高檔的體育設施;盲足引進或開發新型的體育休閑項目;收費較高,單一地追求經濟利益等等,這樣不僅僅會浪費國家政府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也超出了人們的正常消費水平,從根本上違背了體育事業的社會功能。隨著逐漸成熟的消費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整理這種盲目性,與體育活動開展的廣泛性以及消費的大眾特征相一致,也有效地抑制了經濟效益的單一追求[4]。
二、促進體育和健康產業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與我國國情相符合的體育消費觀念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國國民對體育活動項目的了解和認識更加深入,而且在這一方面的消費支出也得到顯著的增加,消費觀念有所轉變。為了有效地避免在社會上形成錯誤的、片面的體育消費觀念,應該樹立與我國國情相符合的體育消費觀念,以免對體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1.堅持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一致。對于體育消費來說,既屬于物質性的消費,同時也屬于精神文明的熏陶,觀看和參與體育比賽、體育項目,能夠很好地促進體育物質產品的消費,以此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而作為一種精神生活,應該對這種生活方式大力地提倡。隨著進一步得到優化和改善的人民生活狀態與經濟發展,不斷提高了體育消費的質量和數量,而且體育消費的發展,能夠有效地提升人們的身體素質,在本質上就屬于精神文明中的一部分[5]。
2.堅持提高素質和增強體質相一致。對于現代的體育來說,包括提高素質和增強體質兩個部分,恰當的體育消費一方面能夠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修身養性。人們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來,不僅僅只是作為一種業余消遣的方式,也不僅僅只是為了增強自身的體魄,更重要的應該是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工作態度,形成積極的精神風貌,既是一種加強人們相互之間交流和認識的方式之一,也是展示和提高自身素質的一種手段[6]。通過對體育消費功能的正確認識,人們就能夠正確地實施體育消費行為。
3.堅持經濟功能和需求相一致。在人們日常消費的過程中,體育消費只是其中的一種,屬于開展消費范疇,因此體育消費應該是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一定不要出現高消費和盲目追求。從整個體育消費的水平來看,與家庭收入水平和社會經濟消費水平應該保持一致,體育消費一定要與實際相符合,如果兩者之間相背離的話,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體育消費的發展。
(二)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國的體育消費狀態較為落后,這主要是由于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嚴重影響,而且人們 在體育消費方面的投入也比較少。在近幾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體育方面的消費自然也就有所增加,體育消費也逐漸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對于傳統的體育消費來說,實質上屬于公共消費,這樣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也就難以繼續發展,而且與人們日益增加的消費需求也不相適應[7]。因此,體育消費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在市場經濟中納入體育消費。
1.堅持體育消費的開放性。在市場經濟中,開放性是重要的特征之一,只有開放性地發展體育事業,才能夠實現體育消費的發展。在體育消費發展的過程中,原先封閉式的管理方法和體制已經難以適應,體育人才、體育教育、體育設備設施、體育項目都應該向社會開放,在加強對社會體育資源管理的同時,讓大眾共享,體育資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體育消費同時也實現了深度和廣度的發展。
2.堅持體育消費的多樣化。由于計劃經濟的高度集中,體育消費的方式就體現出一定的單一性,整個社會中的體育消費水平都比較低。隨著逐漸提高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逐漸擴大體育消費需求,改變傳統的體育消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體育消費需要逐漸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因此,體育消費需要與經濟市場相適應,通過對供需需求的遵循,在增加體育消費項目的同時,也進一步實現體育消費的完善,能夠有效地促進體育消費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3.堅持體育消費的競爭性。在市場經濟中,競爭性是重要的特征之一,而且就體育本身來看也具有這一方面的特征。就體育消費的競爭性來說,實質上指的就是體育消費價格、體育服務質量、體育項目質量等方面的競爭。在這種競爭的環境下,能夠有效地提高體育服務和體育項目的質量,而且受眾對體育項目的選擇也得到了有效的擴大,對體育消費的增長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三)建立健全的體育市場和體育產業
就目前來看,雖然我國的體育事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體育產業的活力還有所欠缺,開發體育旅游、體育技能培訓咨詢、體育教育、體育娛樂、體育醫療康復、體育健身、體育競技等項目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商品化程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因此在市場經濟中,應該加強建立健全的體育市場和體育產業。
1.加快實現體育產業的商品化。為了更好地建立和發展體育市場和體育產業,實現體育產業的商品化是必須的。體育消費的商品化一方面指的是體育物質產品,另一方面指的是體育服務。在發展體育事業的過程中,需要加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投入需求滿足的條件下,才能夠追求產出。當體育產品實現商品化之后,體育經濟功能就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逐漸建立和形成體育市場與體育產業化[8]。
2.建立健全、合理的體育產業結構。體育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最主要的是需要保證體育基礎設施的適當性,體育產品和體育項目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也符合社會發展,體育服務設施和機構需要滿足人們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雙重需求。
參考文獻:
[1] 代剛,仇軍.市場與行為:基于理論建模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體育消費市場研究——以北美地區為主[J].天津體育學院學
報,2011,(1):42-48.
[2] 史國生,傅鋼強.蘇南富裕鄉鎮居民體育消費結構與發展趨勢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4.
[3] 楊韻.體育消費的符號化現象及其價值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3-16.
[4] 程林林,胡承洪,張永韜.我國體育消費研究進展與前景[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1):9-12.
[5] 黃謙,謝蒙.體育消費的消費者滿意度研究——基于中國體育健身消費市場的實證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3):270-273.
[6] 周莎莎.西安市老年人體育消費市場調研分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5,(16):13-22.
[7] 馬德浩,季瀏.階層構成多元化背景下促進中國不同階層體育消費市場開發的策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5):60-65.
[8] 陳忠英.農村體育消費市場的開發策略[J].江蘇農業科學,2013,(7):412-414.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