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紹綱
近日,人才學者王建新的《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文集》出版。這是收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人才強國研究出版工程”的一本“人才學者自選集”。作者從事人事人才系統工作的三十余年,在做好本職工作基礎上自我挑戰,孜孜不倦地對人才開發、人才市場建設進行系統研究,深入探討人才工作的特性和內在規律,形成了很有價值的理論觀點和對策建議。
研究引領實踐,蘊涵經驗方法
這本文集最大特點是附著在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的社會現實的工作載體:“干部調配與人才流動”,“人才市場配置與建設”,“流動人才的開發與評價”,“人才引進與人才政策”,人才服務機構如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由于這些篇章的論述來源于作者在人事人才工作實踐中的感悟和思考,貼近、覆蓋了人才流動與人才市場建設的基本工作,大體上可以回答當代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等基本問題,并且蘊涵著從事這項工作的基本經驗和方法。自然,這本學術文集對當代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具有實踐意義和可操作性,對正在從事人才工作的后來人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堅持長期積淀,記錄職業歷史
這本文集選編的文章,時間跨度達三十年之久,是作者長期堅持人事人才工作,專注學術研究的結晶。更重要的是這三十年間,我國的人力資源開發逐步駛上了快車道,人才工作從萌芽、初創、發展,逐步地走向成熟、規范的歷史階段。這本文集如果不是現在這樣按內容分類編輯為五個篇章,而是按照著述發表的時序編選,讀者便會看到一部我國當代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歷史軌跡的記錄。因此,這本文集的著述讀來具有歷史的時空感,全書具有史志意義。
效力時代需要,促進學科建設
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是時代的幸運兒。人才交流興起,人才市場創立,為作者研究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提供了歷史機遇和社會環境。
作者又是時代的效力者。在本職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作用,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立足潮頭,前瞻未來,在人事人才工作中深入進行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的研究。著述課題的選立、研究、寫作,捕捉了當時社會改革發展中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遇到的關鍵問題,對此提出解決問題的戰略對策、調研報告、工作建議、具體方法。在擔任了領導職務以后,依然堅持研究方向,既本人筆耕不輟,又帶動團隊攻關,服務于新時代經濟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對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的新需求,一步步為人才學科的研究與建設攀升到新的高度。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全國正在為達到“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時期,人事人才工作、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及其研究,負載著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亟須有擔當,有作為,有新的貢獻。《人才交流與人才市場建設文集》的出版,恰逢其時,值得借鑒。
責編/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