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平
摘 要:制度不健全、資金使用效率低是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長期面臨的問題,新醫改下,公立醫院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在提升公立醫院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的過程中,如何提高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提高財務部門在資源配置上的統籌能力,是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亟須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5-0082-02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越發明顯,公立醫院在市場競爭中傳統的體制優勢日益消退。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規范用藥、檢查和醫療行為。”作為我國提供醫療服務的主體,公立醫院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經營發展與惠民醫療的關系。如何在醫患矛盾增加、市場競爭加劇的形勢下,提高資源統籌尤其是財務資源的使用效率,是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新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
1.制度建設系統性不足。制度建設是財務工作的基準,良好的制度使得財務管理可以有章可循。然而在現實中,公立醫院財務的制度建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制度建設不健全,主要體現在制度的規劃與制定的有效性方面,制度建設應該具有戰略性和系統性,而在實際財務工作中則顯得十分不足。工作中,日常的財務制度通常包括貨幣資金管理制度、請款報銷制度、內部銀行核算管理制度、結算資金管理制度、存貨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然而財務管理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實際問題是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受醫院管理者管理,而因出于公立醫院管理者年度考核成果的考慮,財務信息造假的問題難以根治。另一方面,制度落地難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制度制定之后的執行與監督,雖然當前公立醫院制定了預算、核算、投融資管理等諸項制度,然而由于公立醫院自身的體制性因素,制度落地與監督難以保障,財務管理的內卷化問題突出。
2.隊伍建設不到位。對于公立醫院而言,人員隊伍問題重點反映在專業性不足和職業道德缺失兩個方面。財務管理較為特殊,專業性、嚴謹性是其基本要求,因此人員構成中,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人才是其必然要求,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數據顯示,公立醫院財務人員構成中,研究生學歷所占比重不足10%,高級職稱的則僅僅不足5%。可見,當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多數是半路出家,其專業性必然不夠。另外,財務工作人員職業道德不強,也是當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的一個現實問題。由于公立醫院屬于事業單位的性質,計劃經濟的固有思維使得部分財務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出于領導的意愿,鉆財務政策空子、變更財務工作程序的問題屢見不鮮,催生了弄虛作假、虛報產量問題的出現。
3.預算管理不完善。預算不重視、方法陳舊與管理不嚴是當前公立醫院財務預算中的主要問題。其一,預算工作思想認識不足,因事業單位的性質,公立醫院對于預算工作長期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其二,預算方法不科學,預算工作僅僅圍繞內部部門來架構,沒有考慮市場因素,例如在成本核算中沒有考慮成本構成要求、資料收集方法與單位成本的計算方法等實際因素,導致預算實效性欠缺。其三,預算考核流于形式,在預算管理中,肆意更改預算、預算考核不嚴、與績效不掛鉤等問題大量存在。
4.內部控制空心化。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經常會被提及,由于體制性的因素,使得內部控制處于“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尷尬局面。一方面,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部門之間內部控制的邊界模糊,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內部控制形式化,公立醫院在管理中決策不民主的問題仍然存在,領導“一言堂”,使得財務管理中對于風險識別、風險控制等重大項目上的內部控制往往形同虛設。因此,日常經營性支出中,成本與節約意識淡薄,不必要的支出居高不下。而在物資采購中,缺乏市場意識,比價采購、競價采購等策略缺失,重復采購和物資閑置問題突出。
5.成本控制不科學。在成本控制中,公立醫院側重后期的單位經營考核,對于事先的前期控制普遍缺乏重視。然而在實際中,諸如采購風險、物資空置等都事關財務日常經營,僅僅追求季度或者年度的經營指標,往往在最初的方向上就讓成本控制偏離了軌道。同時,在成本控制中僅僅停留在部門核算這一層面,對于不同業務歸口的分析較少,難以適應公立醫院發展的實際需要。此外,成本控制的末端即考核和獎懲上,公立醫院同樣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考核流于形式,并沒有與實際的職工利益關聯;另一方面,成本考核相應指標不合理,職工與部門在成本控制目標實現中的貢獻沒有關聯,沒有依據成本構成構建與部門、職工相適應的科學指標。此外,成本控制中缺乏責任分析,僅僅做到的是賬目核算,沒有對于目標實現與否的原因進行分析。
二、新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改進對策
1.強化思想認識。當前,面對新的醫療體制改革形勢下,公立醫院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中,應以改革為契機,統一思想認識,加大財務管理創新,切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財務管理中正確處理好整體與部分、領導與效益、市場與管理的關系。其一,在單位整體與各部門之間,要統一思想和行動,將自身工作與財務工作有機銜接起來,自覺將思想與行動統一到財務管理的大局中。其二,在領導權力與單位效益中,要以經營為導向,以財務管理為抓手,健全各項決策考核機制,加大民主集中制度建設。其三,在事關市場經營與日常管理的事務中,要擯棄既有的管理陋習,以市場為引領,圍繞市場經營改革傳統的管理方式與方法。
2.健全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既要處理有無性問題,又要處理科學性問題,更要處理落地性問題,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要圍繞制度建設的全面性與科學性做好實際工作。其一,加大財務管理各項制度建設,要根據財務管理中的預算、核算、投融資管理和審計等事項,健全各項財務制度。其二,做好財務制度的科學性研究,財務制度的建設要有前瞻性和有效性,要依據公立醫院單位當前情況和財務管理的實際做好制度建設,解決以往制度建設中的形式化問題。其三,實現財務制度的落地問題,要根據財務制度,優化設計公立醫院內部管理的各個環節,以財務制度的有效銜接為目標,完善崗位職責和部門職能,科學制定公立醫院從職工到部門的系統化工作程序。
3.完善成本控制。首先,從前期控制角度,做好成本的前端控制。一方面,加大目標研究,科學設定成本控制的目標,通過市場研究,研究公立醫院同行的成本構成,分析公立醫院自身的財務各項指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標。另一方面,做好成本目標的分解和細化工作,結合其目標構成,立足公立醫院自身各個部門與業務歸口的經營實際,科學分解目標。其次,做好成本控制中的過程管理。要建立科學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要依據業務經營實際、價格成本的市場變動情況,建立成本控制體系和市場差異調控體系。同時,科學搭建成本核算相應指標,要依據公立醫院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的實際情況,根據日常采購、經營、支出等各項業務,科學設定核算業務范圍,做到核算工作全覆蓋和科學化。此外,要創新核算的方式方法,依據公立醫院業務工作流程,加大核算方法的開發與背后的原因分析,尋找成本控制的關鍵點。再次,做好成本控制后期的績效考核和獎懲工作。一要根據成本目標,建立對應的績效考核體系,要以成本控制總目標和分解目標為依據,建立一套可量化、能考核的業績考核指標。同時,針對性地開展定期和不定期和考核工作,及時糾正考核中的不當問題。二要落實好責任獎懲工作,要嚴格依據考核結合,強化責任獎懲制度。既要建立各項獎懲制度,確保獎懲工作有章可循,又要加大獎懲制度的落地工作,通過業績與工資績效掛鉤的方式,強化考核結果,切實將公立醫院單位成本控制目標和部門分解目標落實到各個考核歸口單元。
4.加大人員培訓。合格的財務工作人員其素質構成上,主要包括專業知識、理論知識、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為此,公立醫院要根據財務人員的素質構成,針對性地做好人員培訓工作。一方面,要做好財務管理的通識性培訓,針對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財務法規、財務流程等,面向全體財務工作人員做好基礎培訓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財務管理的內部業務培訓,要根據公立醫院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做好內部培訓,使得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熟練掌握財務工作。此外,要做好其他部門的財務知識培訓,以公立醫院自身的財務規章為依托,宣貫內部財務管理相應的程序,明確各部門在財務管理中的銜接職責,梳理財務對接工作,提高辦事效率。在財務培訓中,要注重培訓方式和方法,既可以實行內部培訓,又可以采用請專家走進來、員工外訓走出去的方式來進行,還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各類培訓課程等方式來實現。
三、結語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公立醫院在日常經營中傳統的體制性優勢正在逐步弱化。新醫療改革形勢下,公立醫院面臨著易患矛盾增加、市場競爭加劇等各類問題。在此情形下,強化內部修煉,提升公立醫院自身服務水平是其必然出路。而作為承擔著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者,財務部門其管理水平在公立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經營目標的實現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體而言,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完善制度、強化管理、控制支出、提高效益,仍然是當前其亟須探索和努力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金旭.新形勢下我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5,(36):209.
[2] 陳雄美.淺述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5,(9):48-49.
[3] 李興靈.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及實現途徑[J].會計之友,2010,(26):31-32.
[責任編輯 劉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