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宇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教學需求。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國初中學生明顯創新能力不足,無法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初中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作為基礎。本文提出如何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思維能力 初中生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38-01
引言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中的重點與難點,是一項創造性非常強的學科。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無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數學能力,不利于學生后續發展。因此,初中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發現新事物、找出新規律、創新學習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認為,在初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想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要一改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教學模式之所以教學效率較低,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往往被動的接收知識,從而導致學生內心產生一種排斥感,導致學習效率不高。在當今教學領域中,新式教學模式層出不窮,都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合作學習模式、情景教學模式、設疑教學模式等。經歷這些年的教學創新研究可以發現,開放性課堂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并且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二、創設課堂情景,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由于初中學生的心智發展并未成熟,學習主動性不強,無法自主投身到學習當中,再加上初中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從而產生消極思維。基于此,教師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過程中,需要采用引導手段來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并加強對數學教材的研究,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采用趣味性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注重采用開放性習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應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創新思維建立在思維能力基礎上,通過整合有效的數學知識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有著重要影響。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活動,教室能夠認識到,專注數學科學知識的豐富性、整體性,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研究,開展問題設疑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盡量提出一題多解的開放性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展開問題解答活動。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所學知識與思維能力,對數學問題展開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二次函數問題解答中,其問題題目是:已知二次函數 y=ax2+bx+c(a≠0)的圖像經過點 A(1,0),B(2,0),C(0,- 2),直線 x=m(m>2)與 x軸交于點 D。(1)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2)在直線 x=m(m>2)上有一點 E(點 E 在第四象限),使得 E,D,B 為頂點的三角形與以 A,O,C 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求 E 點坐標(用含 m 的代數式表示);如果(2)、(3)都成立的前提下,拋物線中是否存在F點,使ABEF成為平行四邊形?如果存在請求出m值與平行四邊形ABEF面積,如果不存在則說明理由。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的實際情況,并結合之前所學知識點,再延伸其他教學問題,如:若拋物線 y=ax2+bx+c(a≠0)的對稱軸為直線 x=2,最小值為 - 2,則關于方程 ax2+bx+c=- 2 的根為多少?通過采用不同難度、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學生根據數學問題要求、依據條件,進而對數學題進行思考分析,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感受到觸類旁通的學習效能,加深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結束語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的難點與重點,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為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降低初中數學教學難度,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從而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素養,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奇峰.試談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5,(03):112-113.
[2]李曉龍.也談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教園地,2013(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