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爽
(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后新秋九年制學校,遼寧 阜新 123000)
摘要: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簡單的說,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學生把語文課程學好是基礎,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重要部分。而小學一年級是培養學習習慣的啟蒙階段,對一年級學生開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利用多種多樣的培養方法,要制定目標方案,采用漸進式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本文主要從學生坐姿寫字習慣,大聲朗讀聽說習慣,預習習慣和家校同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習慣,這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關鍵詞:一年級;語文教學;良好習慣
引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的效果直接相關聯,并且有研究表明,養成教育的最好階段是少年兒童階段。因此,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既要重視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的養成,又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小學一年級。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1、對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
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要從小學一年級抓起,在學習語文時,若學生在上課之前能夠對語文課文進行有效的預習,即可以節約老師的教課時間,又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眾所周知,只要學生在學習時領悟快,老師講起課來也順,這一般歸功于學生的課前預習。因為一年級正是良好習慣養成的啟動階段,而老師作為引路人,要重視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首先,老師要跟學生們一起進行課文預習的制定,同時要制定具體的目標。既要劃又要標,在對語文課文進行預習時,要把新出現的詞和字用筆劃出來,把讀不明白的句子劃出來,讀到自己喜歡的也給劃出來。對于標,要弄明白課文中的所有段落總共有幾個,并且都標出來,把難寫難度的生字標出來,把多音字標出來。和學生們一起制定出目標之后,學生們都主動進行課前預習,使得課前預習成效顯著。在課堂上,常常會有學生拿著標注的密密麻麻的課本給我看,學生們已經把課前預習當做快樂的事來做。
2、對學生坐姿寫字習慣的培養
在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要從坐姿和寫字處著手。
1)因為學生在上課時坐的時間很長,必須要有正確的坐姿,若學生坐沒坐相,會對學生正常的生長發育造成危害。如果學生有了正確的坐姿,會使學生的自信心增加,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學生在學習時如果沒有正確的握筆姿勢,同樣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會加重學生的近視,會造成學生駝背,也會使學生的手臂酸痛,還會降低學生的寫字速度。因此,學生們必須要對握筆姿勢引起重視,因為握筆姿勢正確了,不僅使學生養成書寫規范,還能使學生寫字時感到輕松、舒服。雖然學生的這些學習習慣一下子不能形成,但是我們必須采取措施慢慢培養。比如,可以在兒歌中編寫正確坐姿和寫字的關鍵詞,也可以使學生做寫字操等。
2)學生在學習寫字時,不僅要教學生怎么樣握筆寫字,還要對學生進行慢教。學生能把字寫好的基礎就是學生在寫字時要時刻注意寫字規律。對學生進行慢教的過程就是先不教學生寫字的方法,而是首先讓學生對范字進行觀察,并且要花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把范字的每種結構觀察清楚。接下來,讓學生找到最難寫的字和最復雜的筆畫。然后就是找到一個自愿教學生們寫字的學生當小老師,讓小老師先不要寫字,而是口述把字寫的工整、好看的方法,最后讓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寫字。除此之外,在課堂上,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也是重要部分,因為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尤其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3、對學生大聲朗讀、聽說習慣的培養
大聲朗讀,要求學生把嘴巴張開讀,同時聲音要洪亮。由此,在課堂上能夠使學生們大聲朗讀的熱情更加高漲,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夠增強記憶,還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當學生在大聲朗讀進步的時候,要給學生點贊,使學生增強信心。
在聽說習慣的培養方面,一年級學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又較差,聽課時經常開小差;在老師講課時,有的學生狀態不好,東張張西望望,根本沒有注意老師的講課內容;有的老師的授課內容比較無聊沒趣,講課方式也很沉悶,會使學生的情緒煩躁,進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對此,首先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要求老師邊講課邊時刻注意學生的狀態,要在上課間隙是不是的給予學生鼓勵的話語,比如,你聽課的狀態很專注,給你豎個大拇指!你有很好的坐姿,在教室里首先注意到的是你!等等。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要采取漸進式,讓學生最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對學生要表現出親和力,并且上課時要使授課內容多些趣味性。在講課時老師的表情和肢體動作更要豐富些,說話也要抑揚頓挫,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的興趣。在上課時,必須要求學生去集中注意力,這樣就可以對同學回答的問題說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一年級就需要對這個習慣著手培養。可以通過讓學生來重復別人剛才說過的話,來訓練這個習慣。
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幾乎不發言,那是因為學生有心里障礙,害怕答錯問題。有的學生天生心理素質差,當讓他們回答問題時,他們的腦袋就會一片空白。所以老師要幫助他們克服,在出錯時,老師要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出錯,因為在你出錯的時候,你就會去找正確的答案,同時會分析自己出錯的原因,就會把這個問題弄得更加透徹,從而學生會牢記出過錯的問題,同時也會把相關聯的知識牢記。另外,老師也要對笑話同學的學生進行提醒甚至批評。
4、家校同步,幫助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般來說,除了老師和學生自身會對學習習慣產生影響外,社會、學校、和家庭同樣也會對其產生影響。當這三方面密切配合、一起努力,在教育的思想和目的保持一致性的時候,就能對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起到正向作用。
綜上所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從小學生自身出發,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要借助外部力量,讓家長積極配合,對學生的學習檢查監督,促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羅友香.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5(11).
[2]廖恒光.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J]. 讀與寫旬刊, 2012, 09(3).
[3]龐哲.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 讀書文摘, 2015(16):135-135.
[4]曹秋蓮.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J]. 快樂學習報:信息教研周刊, 2013(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