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恩+金晶

過去永嘉縣橋下鎮一直是溫州乃至浙江省森林火災的高發地。自從2008年橋下鎮率先推出了森林消防服務外包機制,采取公開招投標的形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森林消防力量承擔,并由政府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向其支付費用。10多年的時間,該鎮從2008年的7起森林火災,逐漸過渡到了現在的零火災。溫州林業,在森林消防工作中,也走出了一條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大大提升森林消防效率的新路。
溫州“七山二水一分田”,林內可燃物十分豐富,由于群眾傳統的生產、生活陋習難以禁絕,森林消防形勢非常嚴峻,一度成為浙江省森林消防的重災區和重點治理區。傳統的森林消防工作,往往是政府“包打天下”,由鄉鎮政府組建與管理森林消防隊伍,消防隊員大多由鄉鎮干部、村民等組成。由于隊員基本都是兼職的,且具有較高的流動性,所以規范化水平難以提高,效率化滅火很難彰顯。同時,基層護林員只負責巡山護林,森林消防隊員只負責撲救的運作機制,導致“防”與“消”兩張皮,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常出現“群眾觀火、干部打火、領導惱火”的被動局面。
面對困局,近年來,溫州森林消防因痛思變,積極探索,根據國務院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精神,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善公共服務,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發揮民間力量,以永嘉縣橋下鎮為試點,走出了一條森林消防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溫州模式”。
勇于創新率先推出服務外包模式
過去永嘉縣橋下鎮一直是溫州乃至浙江省森林火災的高發地。2008年橋下鎮率先推出了森林消防服務外包機制,采取公開招投標的形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森林消防力量承擔,并由政府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向其支付費用。經過10多年的努力,該鎮從2008年的7起森林火災,到現在的零火災,多次榮獲市縣森林消防先進集體、浙江省森林消防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服務外包在永嘉縣橋下鎮率先啟動后,迅速在永嘉全縣推廣。全縣劃分為22個森林消防責任區,并把每個責任區的森林消防巡查和森林火災撲救任務承包給一支森林消防隊伍,根據消防任務的輕重,承包費在
10萬?50萬元之間。這一新模式的推廣,徹底改變了永嘉森林消防的被動局面。
明晰職責精心打造森林消防鐵軍
服務外包不等于“懶政”,新模式充分發揮了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作用。永嘉縣各鄉鎮、街道十分重視民間森林消防隊伍的培養和建設,一是明確民間森林消防隊伍的權利和義務,注重隊伍的綜合消防能力建設,加強隊伍人員的有機更新,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努力打造一支森林消防鐵軍。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遍布全縣各地的民間森林消防隊伍22支,人數654人,其中“引水滅火”森林消防隊伍13支。二是政府不當“甩手掌柜”,在規范隊伍名稱、辦理組織機構代碼、開設銀行賬戶、建立規章制度、加強后勤保障等方面,為民間森林消防組織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每年投入資金600多萬元,用于隊伍統一投保意外險、裝備配置、營房建設等。三是強化政府的有形之手,加強對民間森林消防組織的管理和監督,通過開展防火巡查督查、GPS手機定位督查、責任追究落實督查等多管齊下,實現了“服務外包”不留死角,杜絕形同虛設。
多元發展不斷拓寬隊員收入渠道
推行購買社會服務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金創藥,由于財政資金有限,隊員收入偏低,大部分隊員憑借一腔熱情和公益之心參與森林消防。另外撲火危險性高,隊伍穩定性、專業素質難以保證。2010年開始,永嘉縣探索“森林少受損,財政少支出,隊員穩收入”的養隊模式,鼓勵多元化發展,從承擔單一的森林火災撲救任務向多職能轉變,具體做法是:鼓勵森林消防隊員兼職護林員、參與病蟲害防治、參與社區治安等多方面工作;鼓勵承包經濟林基地、綠化造林等,多渠道創收;在做好本轄區森林火災巡查、撲救等任務的同時,鼓勵其參與其他區域的森林火災撲救。22支森林消防隊伍通過兼職,年人均報酬提高了一萬余元;其中6支隊伍共承包了11個經濟林基地,年總產值約1000萬元。
隊伍職能的多元化不僅減輕了政府的資金壓力,而且明顯提高了隊員的收入待遇,讓民間森林消防隊伍人盡其才,更為重要的是保證了民間森林消防隊伍的穩定性,促進了正規化、專業化發展。同時通過區域聯防、撲救聯動,加強了隊伍間的協同合作,實現了政府經費投入效益的最大化。
因地制宜不懈探索購買服務新模式
政府購買森林消防社會服務,不僅在一個縣實施。近年來,溫州市以點帶面,全面開花,全市各地紛紛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向社會購買森林消防服務的新模式。如樂清市政府購買重點時段森林消防服務模式;瑞安市馬嶼鎮采取包干形式,將防火預防責任落實到社區森林消防隊員身上,制訂管護獎罰辦法;蒼南縣礬山鎮引進民援公益救援中心、群鷹應急救援分隊等社會公益組織參與森林消防工作,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從今年開始,溫州市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對各縣(市、區)政府的績效考核,全面吹響了森林消防“供給側”改革的號角。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是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溫州森林消防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動民間力量參與森林消防事業,是一種符合實踐需要的公共服務供給新模式,日后將彰顯越來越大的優勢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