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宋陽
摘要:小微創業企業信息化建設較復雜,涉及到資金、人員、技術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本文從跨企業協同信息管理角度出發,探索小微創業企業的信息化協同行為模式,即從協同計劃行為、協同管理行為、協同合作行為以及協同的信息化方法方面,為小微創業企業的信息化協同參考的路徑和標準,進而提升小微創業企業生存的可持續性和發展的可能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小微創業企業;信息化;協同行為;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02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的發展,小微企業現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力量,并且在其各自所屬經濟領域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十八大以來,創業已經成為了主流趨勢,而創業初期的企業絕大多數以小微企業為主,為了提升小微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信息化建設是小微企業的首要選擇,由于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迫使大多數小微企業考慮成本因素望而卻步。如果能夠建立協同機制,使得小微企業在低成本條件下,實現供應鏈上的協同,無疑是小微創業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1]。
一、小微創業企業的供應鏈協同行為
(一)小微創業企業的現狀和特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逐漸深入,市場需求和容量不斷增加和擴大;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主創業,使得小微創業企業的數量逐年遞增。根據國家工商總局2014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月,小微企業的數量達到1169.8萬戶,占到企業總數的76.57%。
小微創業企業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貢獻了巨額的財稅收入,在活躍市場經濟、促進市場競爭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的小微企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目前,小微創業企業面臨一系列問題,各種資源缺乏,專業人才匱乏,管理落后,缺少政府政策的扶持等。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小微企業應當積極進行轉型升級尋求出路,另一方面應當借助現金的管理思維和協同創新思維,建設企業的信息化平臺,挖掘企業潛力[2]。
(二)小微創業企業的供應鏈協同行為模式
供應鏈包含制造商、供應商、運輸商、倉儲商、零售商,甚至包含最終顧客本身等角色。供應鏈管理是將供應鏈鏈條上所有角色有效的組織在一起,進行產品制造、轉運、分銷和銷售的一種管理方法。它最主要的目的是使整個供應鏈系統達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具體包含了五個基本內容:計劃、采購、制造、配送、退貨等。供應鏈是非靜態的,鏈條上的每個環節在活動過程中均會產生產品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同時,這些流動逐級傳遞會影響每個環節。為了保證這些流可控,對供應鏈上的環節起到積極作用,應對供應鏈進行合理的管理,否則供應鏈失控,就會產生牛鞭效應,影響逐級遞增,對每個環節造成沖擊。
供應鏈協同行為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小企業主的溝通成本、管理成本和經濟成本,協同行為實現的主要工具是信息化手段。以業務需求為導向,利用計算機網絡、數據采集與傳輸、多媒體和數據庫等技術搭建一個平臺,實現各業務之間的信息和數據及時共享,達到最大化滿足企業管理需求的目的。供應鏈管理的信息系統使得供應鏈上每個環節產生的信息,迅速的傳給需要的人,便于對供應鏈的良性循環及時做出反應,保證企業順利開展業務[3]。
小微創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應符合自身的業務特點,以資源為基礎,由免費的、簡單的、可獲得性強的硬件設備和管理流程一同搭建而成,這樣建設有利于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效率。
二、小微創業企業協同行為的實現
(一)協同計劃行為
計劃,是供應鏈管理最具策略性和相對宏觀的一部分。好的計劃通過管控供應鏈,使其能夠高效、低成本地位企業目標客戶提供高質量和高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小微創業企業供應鏈管理計劃的特點主要為:臨時性、業務導向性和短期性。由于小微創業企業存在業務形式簡單、種類單一、業務量穩定程度有限等狀況,導致企業主忽視計劃對于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重要作用,供應鏈的狀態較脆弱。因此,通過計劃協同行為,使得供應鏈中所有角色能夠獲得統一的目標,戰略協同,企業利潤最大化。通過信息傳遞技術將企業上下游集成一起,實現戰略集約化。建立一種協同計劃行為模型,基于協商的前提,主要有:當經銷商接到一個客戶的定單,即時通過信息化平臺傳送給制造商,制造商根據下游訂單制定物料需求計劃,同時與其上游的原料供應商聯系,提供計劃,實現供應鏈上的最優化庫存和成本核算,然后再由制造商制定生產計劃等,整個過程包括訂單計劃、生產計劃、銷售計劃和物料需求計劃等一系列計劃行為的協同模式。
(二)協同管理行為
協同管理行為主要包含:協同采購管理行為、協同生產管理行為、協同銷售管理行為、協同訂單處理行為以及協同售后管理行為等。
1.協同采購管理行為
在協同采購管理行為中,企業需要在眾多的供應商中做出選擇,為企業提供和自身業務有關的貨品和服務,與供應商合作并建立一套適應雙方關系的定價、配送和財務流程,利用這套流程優化并管控供應鏈管理水平,企業應與供應商充分溝通并合作,使得供貨和提供服務均與各自業務契合,最終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當前,由于小微創業企業對供應商管控以及與供應商合作水平較低下,且頻繁更換供應商,造成小微創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并不利于和供貨商形成合作共贏的關系。小微創業企業在采購過程中的主要特點是穩定性較低和明顯的價格導向性。分別表現在頻繁更換供貨商以及更換供貨商的主要因素是價格。小微企業主較少花時間和精力與供貨商溝通優化采購流程的事宜如提貨、核實訂單、貨物流轉等。和大企業相比常處于被動地位,因此通過借助協同采購管理行為實現規模效應,要求供應商提供額外服務或優惠。在此過程中具體可包括:協同訂貨、協同發貨、協同運輸、協同倉儲、協同換退貨等行為。
2.協同生產管理行為
在整個供應鏈上,制造與服務活動內容最多,包括:安排生產、測試、打包、提供產品或服務、送貨準備等。它是企業獲取資源后,進行轉化并使得資源價值得以改變或提升的過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微企業提供制造與服務更加具體化和個性化,往往針對大中企業無法或不愿涉及的領域,從而獲得自身的發展。另外,小微企業也會涉及市場規模較大且生產或服務較成熟的領域,通過降低產品或服務的提供成本,縮減利潤空間,充當低價競爭者的角色,模仿甚至侵害市場中其他參與者的利益。這從另一方面體現出我國在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上的不足。因此小微創業企業應該設計出生產協同行為模式,即生產設備協同、生產人員協同、主生產計劃協同、生產過程管理協同、測試協同、打包協同、服務協同等行為,通過特定的平臺實現成本的集中化戰略,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節約成本。
3.協同物流管理行為
物流管理,這是所有貿易及生產型企業所特有供應鏈內容,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有倉庫網絡的建立、貨物派送到顧客、確認收貨并完成支付等方面的活動。該項活動是企業完成業務流程并獲得利潤的主要節點,也是主要接觸客戶最多的活動,影響著客戶對企業的印象,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另外,物流管理一系列活動實施是否到位影響著產品的損耗程度、產品的最終呈現甚至產品的壽命。
小微創業企業由于條件限制,組建自己的配送團隊較有難度,因此這部分活動常采用外包的形式。采用這種方式完成配送的系列活動,存在一定風險,如:產品損耗以及相關人員操作規范等。但外包不一定服務不好,近年來國內優秀的物流配送企業發展迅猛,服務質量越來越好,與這些物流企業進行良好合作,有利于提升小微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最終實現內含價值鏈的優化。此外,小微企業常見的配送方式之一,是企業主親自送貨,但此方式常存在局限,消耗了企業主寶貴時間,影響對企業的有效管控。小微創業企業配送活動方式較為隨意,影響配送活動質量,進而影響供應鏈各環節實現優化的可能性。小微企業可利用協同物流信息系統平臺,提高企業配送效率,減少產生額外費用,從而保證企業利潤。目前市場有的手機APP軟件可以在移動端即實現物流管理的功能,如物流管家婆被稱為托運站日常管理的智能秘書,還有好運物流,是合同物流管理云的第1品牌等等,均可以幫助小微創業企業實現協同物流管理。
4.協同銷售管理行為
在銷售管理中主要包括訂單、營銷、銷售、倉促管理及客戶關系管理等流程,這些流程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銷售管理中涉及到流程間數據的信息共享、信息處理以及輸入輸出等過程,尤其重要的是在小微創業企業的供應鏈上上游以及小微企業之間的協同銷售管理行為。
小微創業企業由于銷售規模較小,需要根據供應商的促銷行為來確定自己的營銷方案和促銷行為,同時小微創業企業還有與市場前沿比較接近的特點,所以可以用較少的促銷成本來完成銷售任務,但由于是創業初期,因此其銷售渠道還比較局限,這就需要小微企業之間形成一個銷售的戰略聯盟,協同銷售,協同發展。目前許多公司面向小微創業企業開發了流程簡單、簡單易操作,成本較低的手機APP軟件,例如金蝶公司的智慧記進銷存手機APP,百草進銷存,適合年輕人的銷售、財務管理軟件,總管家有限公司制作的總管家云CRM、南京朗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智慧外勤移動外勤小數管理系統等等,均可以為小微創業企業提供協同銷售管理的信息化低成本運營平臺。
(三)協同合作行為
1.供應鏈融資協同行為
由于小微企業規模較小,企業制度不夠完善,銀行在通常情況下很少貸款給小微企業。鑒于此,小微企業應該努力提升信用額度,向銀行提供真實可靠的公司資料,便于銀行深入了解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第一,供應鏈融資協同行為有助于產品的流動,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從低端到高端進行轉變。協同行為目前包括兩種模式,一種是以銀行為代表的供應鏈金融,借助傳統客戶資源和資金流。另一種是成立小額貸款公司,主要有蘇寧易購、阿里巴巴以及中遠物流等公司代表,利用物流信息流等優勢。小貸公司和銀行合作,與上下游企業共建生態圈。
我國銀行共推三種供應鏈融資模式包括:融通倉業務、保稅倉業務以及應收賬款融資,小微企業可已以企業上下游關系,應收款、存貨和預付賬款為質押物為小微企業融資[4]。
2.客戶關系管理
客戶關系管理是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產生的。其主要宗旨是以客戶為中心,其目標是縮減銷售周期和銷售成本,增加收入、尋找擴展業務所需的新的市場和渠道以及提高客戶的機制、滿意度、盈利性和忠實度。
協同客戶關系管理主要通過研究協同鏈條上的客戶價值,分析客戶重要程度,建立客戶數據庫,對客戶進行生命周期的分析,實現顧客價值最大化,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
3.供應商關系管理
在企業協同的管理思想下,供應商屬于企業資源的一部分。即對于整個制造企業來講,其上游的供應商或者是零部件供應商均屬于企業資源的一部分。應該用整合企業資源的思想將其列入戰略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總之通過實施小微創業企業的跨企業行為協同,可以使得小微創業企業更好的梳理內部和外部的流程,大大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并且使企業運作更加精細和緊密,形成供應、產銷、批發、分銷各個環節的有機協同和規模應用,資源的配置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進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莉.汽車產業集群的跨企業協同行為信息管理研究[J].
[2]宋陽,李莉.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小微創業企業信息化營銷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
[3]李垣鉅.基于信息系統的流通業小微企業供應鏈管理優化研究[D].廣東工業大學,2014,4.
[4]詹曉旭,劉利民.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問題研究[J].物流科技,2014(5).
作者簡介:李 莉(1976-),女,漢族,鞍山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部門主任,教授,主要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宋 陽(1989-),女,漢族,鞍山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助教。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14年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小微創業企業信息化協同戰略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w201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