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瑩 佟薇
摘要:中小企業作為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為了促進經濟不斷發展,國家必須重視中小企業,逐步構建和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為中小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根據當前發展的實際,分析現階段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措施,促進政府不斷加快對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推動中小企業在經濟改革中實現快速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措施;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02
前言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城鄉發展提供了無法替代的作用,國家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逐步構建了財政支持政策,但是,由于政策的不完善,中小企業發展依然面臨很大的考驗,為了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促進經濟飛速發展,必須不斷探討解讀如何構建和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逐漸解決自身的問題。
一、現階段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政府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中存在一定的漏洞
中小企業雖然在經濟發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這并不能改變目前中小企業稅法體系不完善的現象。目前,中國在稅法上沒有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狀況進行一定的改革,導致中小企業目前稅法體系還存在著一定的漏洞,另外,在政府支持企業發展的財政政策上,政府的財政資金并不直接作用于中小企業發展,這樣的政策導致許多中小企業為了得到政府財政政策支持不斷弄虛作假,甚至出現一些“尋租”的行為。由于現階段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導致財政政策不但偏離目標而且嚴重制約企業發展,給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
2.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投入有待提高
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的社會化服務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中小企業的服務質量明顯劣于其他企業,另外實現中小企業服務的中介機構收費遠遠超出中小企業發展預算,這些問題產生的成因歸根結底是由于政府對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的資金不足。在我國不斷進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經過不斷的實踐證明,必須通過財政政策給予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提供財政支持,不斷給予政策上的傾斜,促進中小企業不斷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促進企業不斷發展[1]。
3.財政支持手段單一,財政資金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發需求
在我國現階段實行的財政政策上,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政策支持的手段僅僅是財政貼息,這種財政支持的手段在理論上能夠看出對中小企業融資帶來很大的好處,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可操作范圍非常小,另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政策項目雖然很多,但是根據有效的調查發現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年均不超過二十億元,中央對中小企業的財政資金規模非常小,給中小企業帶來的作用有限,無法實現中小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中飛速發展[2]。
二、在財政支持政策上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為建立完善的體系提供理論支持
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西方國家為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建立了專項的資金給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風險。為了促進中小企業不斷發展,中國在制定相關的財政政策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實行的措施,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初期發展以及不斷進行自主研發產品,促進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3]。
西方主要的發達國家非常注重中小企業的發展,為此在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中,通過鼓勵中小企業積極參與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不斷發展。美國是首先提出在政府采購政策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國家,美國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管理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每個環節和過程,有效落實了政府采購政策上向中小企業傾斜的目標。英國為了有效保證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專門簽訂了“小企業采購協定”,在構建和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中,中國應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適當的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不斷改變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有效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4]。
在構建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中,中國雖然對中小企業進行了一定的財政補貼,但是由于手段和政策的不完善,導致中小企業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為了完善財政補貼的制度,實現中小企業長足發展,必須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結合自身發展的情況,進行相應政策上的創新。有別于中國政府間接支持的財政手段,發達國家在財政補貼上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普遍使用直接支持的手段,根據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問題,進行不同內容、不同方式的直接財政撥款,例如,德國對失業者自主創業給予一定的補貼,美國也用一定的措施實現對中小企業直接的財政補貼。
為了構建完善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體系,在了解自身發展的情況后,一定要積極學習西方發達國家進行改革的經驗,不斷進行改革創新,構建出適合當下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并不斷進行完善,實現財政政策支持下的中小企業快速發展[5]。
三、統籌全局,構建和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
1.針對中小企業的財政稅務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
為了指導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為中小企業的發展營造出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必須進一步落實中小企業財政稅務的相關法律法規,有效解決中小企業在發展中與經濟體制之間的沖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第一步,《中小企業促進法》必須進行有效完善,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另外要加強《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措施的不斷完善[6],為構建和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提供法律法規上的保證,不斷指導中小企業在財政政策的支持下發展。
2.通過財政支持,提高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
創新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動力,只有不斷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才能促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過去中小企業由于政策的不完善無法有效實現創新發展,在經過不斷的探索中,為了構建和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必須通過財政支持提高中小企業創新的能力。在財政政策的支持上,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措施,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政府可以鼓勵中小企業進行形式和制度上不斷創新,例如,中小企業在政策的支持下,可以與相關科技研發學院不斷合作,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另外,政府要完善企業采購的措施,提高對中小企業自主研發產品的采購力度,促進中小企業不斷進行自主創新。
3.完善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政策建設
中小企業的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小企業獲得客戶和市場滿意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政支持政策上逐漸引導中小企業服務性體系的不斷建立,是構建和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的核心。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建立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小企業人才服務體系,在財政支持上,政府應鼓勵中小企業不斷進行人才體系建設,給中小企業進行服務體系建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其次,中小企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政府應通過針對性的財政支持政策促進中小企業進行服務性體系建設。政府要把財政政策與區域發展以及產業發展等政策充分結合,統籌中小企業發展中財政支出的狀況,不斷進行全面的思考,促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
4.通過財政支持,拓寬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
傳統的財政支持體系中由于體制不健全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制約中小企業進行發展。為了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必須不斷進行時間探索,有效解讀政策中的不足,促進中小企業在政策的支持下有足夠的融資資金,進行創業投資,讓中小企業擺脫資金的制約,實現法速發展。
5.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促進中小企業進行結構調整
傳統的中小企業最大的特點是污染嚴重、消耗和利用不成正比,這種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資金有限,技術落后等狀況,無法實現結構調整,在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中,必須用政策帶動企業進行結構調整,讓中小企業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斷發展成為專、精、特、新,造中小企業中有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效益,不斷實現第三產業的創新發展。
通過針對性財政政策實現新環境下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促進中小企業不斷轉變發展模式,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重要指導思想,完成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實現企業飛速發展,促進中國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
四、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讓中小企業在客觀的經濟環境中面臨的困難不斷提高,只有不斷探討和解讀現行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促進不斷發展和完善,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實現中小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為經濟轉型提供內在動力,促進中國經濟實現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念濤,謝赤.構建和完善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體系[J].求索,2012,2:81-82+137.
[2]肖念濤,謝赤.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評價指標體系的理論框架分析[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51-56.
[3]吳亞錦.完善我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體系研究[D].鄭州大學,2013.
[4]王榮聰.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支持體系的構建與完善[D].廈門大學,2001.
[5]種世彬.中國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
[6]林琳.關于政府構建與完善中小企業支持體系的思考[J].萊陽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