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俞儒

【摘要】 目的 利用艾灸子宮穴對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排卵障礙患者進行治療, 評價其療效性和安全性, 探討艾灸對PCOS排卵障礙患者的影響和臨床價值, 為后續臨床研究提供參考。方法 187例PCOS患者隨機分成空白組(63例)、對照組(64例)與治療組(60例), 三組受試者均使用枸櫞酸氯米芬膠囊(克羅米芬), 空白組在48 h后監測卵泡情況;治療組則加用艾條艾灸, 48 h后監測卵泡情況;對照組則加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針5000 IU肌內注射, 48 h后監測卵泡情況。觀察三組臨床效果。結果 對照組和治療組優勢卵泡個數(32個、31個)明顯多于空白組(8個),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隨訪觀察可知, 治療組和空白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5.0%、4.8%)均明顯低于對照組(17.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而治療組和空白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COS排卵障礙患者經艾灸子宮穴治療后可誘發排卵, 是一種有效、方便、無創的誘發排卵的中醫方法, 與克羅米芬聯合治療可以發揮各自優勢, 值得推廣。
【關鍵詞】 多囊卵巢綜合征; 艾灸; 排卵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64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齡期婦女的常見病之一, 是一種以持續排卵障礙、高雄激素血癥及胰島素抵抗為特征的生殖內分泌常見疾病, 其發病率占育齡期婦女的5%~10%, 占不排卵性不孕癥的50%~70%[1, 2]。目前PCOS已成為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 其造成不孕的機制主要是排卵障礙[3]。艾灸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用于治療PCOS, 是中醫的治療特色之一, 使用艾灸治療排卵障礙性疾病近年來亦取得很好的進展。已有的研究成果認為, 艾灸的主要作用機理是由艾葉燃燒時所產生的物理因子和化學因子作用于腧穴感受裝置與外周神經傳入途徑, 刺激信號傳入中樞, 經過整合作用傳出信號, 調控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系統、循環系統等, 從而調整機體內環境, 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4, 5]。也有相關研究證實艾灸治療與西藥治療排卵障礙療效相近, 而艾灸副作用較少或無副作用。本研究在臨床上用于卵泡成熟后, 艾灸子宮穴治療PCOS排卵障礙患者, 取得較好的療效,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門診診斷為PCOS不孕癥患者187例。本研究遵循本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制定的倫理學標準, 并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采用隨機、單盲的臨床對照試驗方法, 將患者隨機分成空白組(63例)、對照組(64例)與治療組(60例), 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空白組年齡21~40歲, 平均年齡(26.2±8.1)歲, 不孕2~8年, 平均不孕3.8年;對照組年齡22~40歲, 平均年齡(27.1±8.5)歲, 不孕2.0~7.5年, 平均不孕3.6年;治療組年齡21~38歲, 平均年齡(25.2±7.8)歲, 不孕2.0~7.2年, 平均不孕3.3年。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PCOS診斷標準 本研究PCOS參照2003年5月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與美國生殖醫學會的(ESHRE/ASRM)鹿特丹專家會議推薦的診斷標準[6]:①偶發排卵和(或)無排卵;②高雄性激素的臨床特征:多毛、痤瘡和(或)生化指標黃體比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2;③卵巢多囊性改變:B超檢查見單側卵巢內1個切面10個以上直徑2~8 mm的卵泡和(或)卵巢體積>10 mm。符合以上3項中2項, 并排除其他雄激素過多的疾病, 即可診斷PCOS。
1. 3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3. 1 納入標準 在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中, 經預處理后, 查性激素六項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 無其他基礎疾病。
1. 3. 2 排除標準 達不到PCOS診斷標準;性激素六項各項指標異常;除外先天性腎上腺增生、Cushing綜合征等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
1. 4 治療方法 三組受試者均在月經第5天使用克羅米芬(Clomiphene, CC)50 mg/d, 口服5 d后, 月經周期第10天開始, 隔日1次, 用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情況, 監測到至少有1個卵泡直徑≥18 mm, 空白組在48 h后監測卵泡情況;治療組則加用艾條艾灸該側子宮穴30 min, 48 h后監測卵泡情況;對照組則加用HCG針5000 IU肌內注射, 48 h后監測卵泡情況。在治療結束后, 加強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和后期隨訪。
1. 5 監測方法 超聲(陰式)監測卵泡發育及排卵情況:三組于月經周期第10天起開始動態觀察卵泡發育的情況, 若卵泡直徑>18 mm, 連續監測陰式超聲, 提示排卵則認為卵巢恢復排卵。①陰道超聲監測空白組成熟卵泡是否消失, 即卵泡是否已排, 卵泡未排記錄為KN, 排卵記錄為KY。排卵率記錄為KR。②陰道超聲監測治療組(艾灸治療組)成熟卵泡是否消失, 即卵泡是否已排, 卵泡未排記錄為ZN, 排卵記錄為ZY。排卵率記錄為ZR。③陰道超聲監測對照組(HCG治療組)成熟卵泡是否消失, 即卵泡是否已排, 卵泡未排記錄為DN, 排卵記錄為DY。排卵率記錄為DR。
1. 6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三組優勢卵泡數量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患者優勢卵泡個數對比 對照組和治療組優勢卵泡個數明顯多于空白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三組患者不良發應發生情況對比 經過隨訪觀察可知, 治療組和空白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而治療組和空白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些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生活內容的多樣化, 內分泌綜合征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在內分泌綜合征中, PCOS是比較常見的, 當患者出現PCOS 之后, 不僅會出現長時間的不排卵, 嚴重甚至會導致不孕不育, 這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7]。艾灸作為中醫治療的特色, 近年來已被廣泛應用于生殖內分泌系統。相關的數據表明, 艾灸可以產生一定的物理刺激, 如刺激位于子宮、卵巢附近的穴位, 可是卵泡易于破裂, 因此誘發排卵[8]。
克羅米芬目前仍是PCOS誘發排卵的一線藥物, 但其抗刺激素的特異性可導致宮頸黏液的減少, 質地變稠, 使精子通過難度增加, 因而影響受孕率。同時, 克羅米芬會直接影響到子宮內膜對體內激素的反應, 降低體內雌激素的含量, 可使內膜前列腺素E2(PGE2)及前列腺素F2a(PGF2a)分泌增加, 從而導致黃體功能不全, 出現未破卵泡黃素化綜合征。
本研究顯示, 艾灸子宮穴聯合克羅米芬的治療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其優勢卵泡率可達51.7%, 出現優勢卵泡的個數優勢明顯。說明艾灸子宮穴聯合克羅米芬可較好的誘發排卵, 這為后期取得較高的妊娠率, 創造了良好條件。由于PCOS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 臨床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并不能達到十分理想的臨床療效, 且很多方法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 艾灸子宮穴在治療PCOS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不良反應較少。因為它不會干預人體的內分泌平衡, 且價格低廉, 患者易于接受。
綜上所述, PCOS排卵障礙患者經艾灸子宮穴治療后可誘發排卵, 是一種有效、方便、無創的誘發排卵的中醫方法, 與克羅米芬聯合治療可以發揮各自優勢,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Glintborg D, Andersen M. An update on the pathogenesis,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sm in hirsutism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 2010, 26(4):281-296.
[2] 鄭若姮, 丁彩飛. 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機制研究新進展.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2011, 30(5):394-396.
[3] 郭春艷, 張莢英. 達因-35、鹽酸二甲雙胍聯合克羅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療效觀察. 中國綜合臨床, 2009, 25(4):430-431.
[4] Kawakita K, Shinbara H, Imai K, et al. How do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ct? - Focusing on the progress in Japanese acupunc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06, 100(5):443.
[5] 許銀珊. 國家標準《針灸名詞術語》基礎研究——經絡、俞穴部分.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7.
[6] Group ESPCW.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Human Reproduction, 2004, 81(1):19-25.
[7] 陶莉莉, 王慧穎, 陳小平, 等. 穴位埋線配合健脾祛痰中藥對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 中醫雜志, 2010, 51(3):239-242.
[8] 洪建云, 陳磊. 腹叢刺為主治療慢性附件炎并發不孕癥療效觀察. 中國針灸, 2004, 24(9):593-594.
[收稿日期: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