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廣西糖業產業發展現狀,了解廣西糖業二次創業發展規劃目標,分析廣西蔗糖產業人才需求,探索建立區域間院校專業人才協同培養服務廣西蔗糖產業發展的機制,構建廣西蔗糖產業發展聯盟,創新中高技術人才協同育人,著力培養蔗糖生產、技術與管理一線中高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蔗糖產業 專業人才 協同育人 院校聯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C-0131-02
糖是食品行業的主要原料之一,蔗糖是廣西糖的主要來源。廣西糖蔗種植面積和糖產量均超全國總量的60%。為謀求廣西糖業新發展,推動糖業轉型升級,增強廣西糖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結合廣西糖業二次創業發展規劃目標,分析廣西糖料蔗生產、制糖生產產業人才現狀,探索建立區域間院校專業人才協同培養服務廣西蔗糖產業發展的機制,創新中高技術人才一體化協同育人,培養蔗糖生產、技術與管理一線中高級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廣西蔗糖產業發展現狀
(一)廣西是糖料蔗種植優勢產區。廣西糖料蔗區重點在桂南、桂西南、桂中和右江河谷,其中南寧、崇左、來賓、柳州、百色、河池等市是糖料蔗種植優勢產區。從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了解到,2016—2017年度廣西甘蔗種植總面積達1120萬畝以上,甘蔗年產量達到4700萬噸左右,年產糖量總達到570萬噸左右,同比2015年分別增長6%和12%,甘蔗收購價格從2015年度每噸440元,上漲到2016年度每噸480元。其中優質“雙高”糖料甘蔗基地約130萬畝左右,畝單產甘蔗量7噸以上,甘蔗種植、采收、運輸的全程機械化水平70%以上。由于廣西甘蔗生產多年來是人力為主,甘蔗生產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和田間管理技術應用相對落后,甘蔗種植產業生產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相對比較低;制糖生產各工序、污水治理和水循環技術有待提高,制糖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有待全面推行;甘蔗種植產業人員和制糖生產人員工資待遇低,科技創新人才、生產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數量和結構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政策支持、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持聯動機制發揮不夠。這樣導致制糖成本高、人才缺乏,生產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相對落后,影響了廣西糖產業穩定發展。
(二)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廣西糖產業穩定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我區糖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見》要求推進廣西糖業發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糖料蔗種植、糖生產與市場管理職能集中統一到自治區糖業發展主管部門,統籌協調糖料蔗種植、工業生產、市場管控三大領域發展。廣西到2020年基本實現產糖量達到1200萬噸左右,綜合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左右。廣西 500萬畝“雙高”糖料蔗基地基本建成;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快速提升,實現原糖生產與精煉糖生產逐步分離,原糖產量占廣西總產糖量的30%以上,制糖企業專業化分工生產格局初步形成;甘蔗多樣性產業發展初顯成效,朗姆酒、生物化工產品、蔗汁飲品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國最大的食糖批發市場廣西糖網的地位進一步鞏固,食糖現貨網上單邊交收量提高到35%以上;初步建成糖業大數據服務平臺。
二、廣西蔗糖產業人才需求分析
廣西蔗糖產業是集蔗糖產業研發、生產、產品、貿易、物流、文化于一體的蔗、糖、果、休閑食品產業。廣西蔗糖產業人才需求來源蔗糖產業研發、生產、產品、貿易、物流、文化、糖果、休閑食品生產各一線崗位。因此,廣西蔗糖產業人才需要多樣性、應用型、復合型的人才。本文重點從甘蔗種植、制糖生產、市場管控三大領域分析。
(一)甘蔗種植方面。甘蔗種植具體包括育種、種植、收購、運輸;甘蔗種植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品種老化、平均單產量低、含糖量低、抗逆性、抗風險能力不強。廣西實施糖料蔗良種選(繁)育重大工程,不斷完善優異種質創新、新品種培育和規模化選育三大技術,因此需要熟悉優秀育種、種植技術、種植農藝技術人才和科研人才。到2020年,廣西規劃實現500萬畝糖料蔗基地全程機械化生產,其余蔗區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因此甘蔗種植生產需要了解蔗種植農藝技術、了解蔗機械化的一體化應用型人才。如平果縣農機局農機推廣站的技術人員給甘蔗種植大戶講解甘蔗種植、甘蔗中耕培土、施料蓋膜等相關技術知識,同時,現場操作演示甘蔗中耕培土機進行中耕培土作業,一次可完成松碎土、除草、培土,還可進行施肥作業等,這樣要求技術人員熟悉甘蔗種植生產農藝和甘蔗生產機械相關技術知識。因此,需要加大甘蔗種植生產農藝師和機械師培養,加大中職和高職院校培養甘蔗種植農藝技術、了解蔗機械化的一體化技能技術應用型人才。
當前,甘蔗種植生產機械化農具類型少,農具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低。廣西對甘蔗種植中耕除草、培土、施肥、采收環節采用補貼費用給農戶方式,不能從根本上促進甘蔗種植生產機械化、自動化。自治區政府應加大創新農具設備自動化、智能化力度,組織研制適合廣西甘蔗種植生產機械化農具。實行甘蔗種植產業政策支持、技術政策支持和人才政策支持聯動,吸引科技創新人才、生產技能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聚集和創新。如在甘蔗種植田間管理推廣物聯網技術應用。物聯網技術對深耕深松、種苗培育、節水灌溉、智能化施肥、地膜覆蓋、蔗葉還田等環節的產品可追溯管理、對糖料蔗種植生產過程智能控制和綜合指數監測,共構建糖料蔗種植信息服務平臺,這樣需要培養有先進種植技術、高效灌溉技術及物聯網技術的一體化復合型人才。
(二)制糖生產方面。近年來,廣西制糖企業開始對制糖生產過程開展應用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裝備技術改造。廣西糖業二次創業規劃要求:在柳州、南寧、桂林等市布局制糖工業生產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裝備項目,主要推廣制糖生產過程智能化、自動化機械控制裝備及包裝、碼垛、裝車、卸車機器人,推廣推進糖業節能和清潔生產,這樣都需要培養大批制糖生產技術、生產過程智能化、工業自動化人才,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專業人才。
(三)市場管控方面。近年來,廣西制糖企業推行ISO 2000認證,建立糖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建立糖業的線上營銷體系,規范糖批發市場信息統一在廣西糖網的發布,規范糖流通秩序。利用大數據服務擴大糖流通、糖現貨市場價格引導。廣西糖業二次創業規劃要求:完善食糖網上現貨交易規則,規避市場風險,引導和規范現貨交易市場健康發展;加強廣西網上現貨市場與國內期貨市場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構建多層次的食糖網上交易市場體系,降低制糖企業交易成本。這樣需要大批制糖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期貨管理和大數據分析等多樣性專業人才。
三、廣西蔗糖產業中高人才協同培養創新
(一)建立區域間院校專業人才協同培養服務廣西蔗糖產業發展的機制。自治區糖業發展會議指出:“加快推進形成‘農工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廣西現代化糖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打造廣西糖業升級版,推動廣西糖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廣西教育廳《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圍繞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形成與區域產業分布形態相適應的專業布局。以優勢特色專業為核心,對接產業鏈和產業群。”因此,應圍繞廣西蔗糖產業轉型升級,建立中職、高職、應用本科院校服務廣西蔗糖產業發展聯盟,統籌布局廣西蔗糖研發、育種、種植、生產、貿易、物流、文化領域相適應的各類專業,形成蔗糖產業技能人才+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科技創新人才協同培養的機制。自治區糖業發展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廣西糖業發展和體制改革時機,實施蔗糖產業政策支持、技術創新支持和人才培養支持聯動,為廣西蔗糖研發、育種、種植、生產、貿易、物流、文化領域,培養一線中高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二)統籌兼顧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培養定位和專業布局定位。制糖工業在國內外的競爭,最終體現在技術競爭與人才競爭上。加強廣西的中職、高職、應用本科院校合作,以蔗糖育種、種植、生產、貿易技術與管理技術為核心,對接廣西蔗糖產業鏈,明確廣西蔗糖產業發展聯盟各中職、高職、應用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培養定位和專業布局定位。創新廣西中職、高職、應用本科院校合作,以“2+3+2”學制,服務廣西蔗糖產業,分段培養蔗糖生產技術專業人才。統籌兼顧,完善廣西蔗糖產業中、高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減少專業布局設置重復,完善廣西蔗糖產業課程體系建設,減少課程設置重復,課程內容交叉、重疊等主要問題。如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培養蔗糖產業技能技術人才,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培養蔗糖產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廣西機械工業研究院、廣西農業科學院和廣西大學合作培養蔗糖產業科技創新人才。
(三)建立廣西蔗糖產業發展院校聯盟教學團隊。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是實現廣西蔗糖產業人才培養的保障。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應當實行專兼職教師結合。遴選兼職教師重點從熟悉廣西蔗糖研發、生產、貿易、物流、文化領域的單位中選工程師或技師,作為專業的兼職教師,聘請承擔教學任務。以蔗糖產業認知、企業文化、技術操作、技術創新、生產技改、市場管控,產品營銷、大數據分析、設備維修保養、創新能力培養等項目作為校聯盟教學團隊實訓項目,提升教學團隊教師教學能力。聘請院校教師和企業的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每名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組成工作小組簽訂工作任務書,明確其為企業技術服務、科技開發服務、職工培訓教學內容;明確院校學生技能培訓任務、實訓基地建設等相應的任務及兼職報酬。
(四)建立廣西蔗糖企業生產培訓基地,校企共建院校聯盟工作站。如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廣西機械工業研究院、廣西甘蔗研究所和廣西農墾良圻制糖有限公司等國內學校企業合作,共建院校聯盟工作站。以蔗糖育種、種植、生產、貿易技術與管理技術為核心,培養一線中高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共同制定各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標準,教學實訓室建設實行統籌規劃,資源互補,實訓有償使用機制。如統籌規劃廣西甘蔗研究所建設蔗糖育種、種植實訓,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建設制糖生產過程、工藝實訓,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制糖生產檢測、技術管理、經營管理實訓,廣西機械工業研究院和廣西大學建設制糖研發、技術創新、大數據服務實訓。
【參考文獻】
[1]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我區糖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見[Z].
[2]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廣西糖業二次創業總體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Z].
[3]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Z].
【基金項目】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專項教學科研項目“廣西蔗糖產業中高技術人才一體化協同培養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作者簡介】龍偉忠,男,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