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俊
摘 要:興趣對學好一門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培養小學語文興趣?具體來說,可以從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愛、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精彩的導語、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多媒體技術、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教師的賞識性評價、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讓學生自己探索等五個方面來論述。
關鍵詞:愛;導語;多媒體;賞識;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0-00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75
一、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愛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及性格特征等缺乏了解,就無法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無法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教育。如果在不了解學生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盲目教育,就會影響教育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要想讓小學生對語文感興趣,就必須要愛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使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
二、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精彩的導語
語文課堂應該是所有課堂中最精彩、最生動的,所以語文課的導語也應該精彩、別致,精彩的導語能使教學很快進入最佳境界。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在教《春》這一課時,是這樣說的:“我們一提到春啊,你們想一想看,會不會眼前就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一提到春,我們會感到有無限的生機,有無窮的力量!所以古往今來,很多詩人就曾經用彩筆描繪春天美麗的景色。”飽含感情的語言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講授寫景抒情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冰心的《荷葉·母親》等課時,都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效果非常好。
在教學中,我有幾次還使用了音樂這一形式導入新課,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在教學《蒹葭》時,我精心準備了《在水一方》的音樂,低沉纏綿、如泣如訴的歌聲一下子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心,然后師生一起邊聽邊唱,學生的情緒很快就被調動起來,整節課氣氛非常好。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拉近了,更喜歡上語文課了。
三、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多媒體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通過教育工作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機結合,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率,豐富了課堂內容,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采用多媒體課件將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對學生多種感官產生積極刺激,進而使學生能夠展開自己對知識的聯想與想象,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使學生的語文課堂更加多姿多彩。
多媒體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不管是教學課件、教學投影,還是教學影音,均具有獨特的教學優勢。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活躍起來,通過具體教學情境的創建,達到深化知識理解、提升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我在教授《海底世界》時,首先將海底世界的動畫播放給學生,使學生在學習本課前首先對海底景象有一個全面認識,在奠定學習基礎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完了錄像片后,學生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興致勃勃,熱情高漲。
四、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教師的賞識性評價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按照不同學段的課程目標,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采用合適方式,提高評價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賞識性評價。
賞識性評價的實施,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全面掌握,了解其興趣愛好、學習水平、個性特征及自我認知等。不同學生有不同的需求,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給學恰當的評價,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預期效果。
賞識性評價,即教師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在互動中了解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明確教師賞識自己的原因,并以此為動力發揮自己的優勢,規避自身缺點,在不斷地自我完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對學生的賞識性評價中,教師應注重對切入點的正確選擇,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全面掌握,耐心傾聽學生的課堂回答,觀察學生的表情、行為,強化師生課堂互動,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為學生做出恰當的課堂評價,保證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對學生的行為給予肯定或糾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未能充分認識賞識性評價的內涵,對學生做出不恰當的教學評價,在不了解學生學習水平與個人狀況的情況下,盲目地給出簡單評價,對優秀學生的一切學習行為給予肯定,而對差生的行為給予完全否定,這樣的評價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對學生的賞識性評價,必須注重對切入點的正確選擇,對學生做出客觀、公平的激勵性評價,進而取得預期效果。如當學生回答錯了,教師感情真切地鼓勵他:“沒有關系!你能大膽回答問題,非常不錯!再想想,你一定會弄懂。”這樣長期堅持,學生就有了敢于回答問題的勇氣,進而對語文課產生興趣。
五、培養小學語文興趣離不開讓學生自己探索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綜合性學習既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又具有現代社會的學習特征,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因此,教師要給學生留足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讓學生自己探究,把語文課堂教學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悟、自得的過程,學生能在開放的語文課堂中高高興興地學習,從而品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產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 劉洪艷.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J]. 中國培訓,2015(18):242.
[2] 周建峰. 培養小學語文學習興趣之我見[J]. 學周刊,2015(24):222.
[3] 朱亞如.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文學教育(中),2014(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