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摘 要:小學語文生命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那么,如何更好地對小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就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新時期,語文教師必須深入挖掘語文教材,組織語文閱讀和寫作訓練,開展各類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小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材;生命教育;小學生;語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0-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15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向小學生滲透生命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能夠塑造小學生純潔的心靈,使小學生學會欣賞和享受生命。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和綜合性的特征,小學語文教師要堅持以小學生為主,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生命情感,滿足不同小學生的需求。同時,還要注重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結合,鍛煉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促進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一、回歸語文教材,關注生命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現行小學語文教材編選的課文都是文字優美、意義深刻的好文章,非常值得小學生深入學習。有描寫自然風光的,有歌唱親情友情的,還有抒發人生哲理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語文教材,挖掘教材中蘊含的生命教育資源,引導小學生學會尊重生命,欣賞生命,勇于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坎坷,使語文教學成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奠基石。比如講《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是借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詩演變而成的一個故事。故事是詩歌意境的展現,全文描寫細膩,充滿感情,讓人體會到母親恩情的珍貴。教師利用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導入,運用多媒體與音樂陪襯,自讀與品讀等方法相結合,從而引導小學生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小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師還要求小學生放學回家以后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行動上孝敬父母。
二、組織拓展閱讀,滲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喚起生命意識、追求生命價值的教育,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工作。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給予高度重視,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組織語文拓展閱讀活動,向小學生滲透生命教育。廣泛的閱讀,不僅能夠拓寬小學生的視野,還有利于增強小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比如我國的著名作家魯迅、老舍、冰心、聞一多等,他們的作品都是非常具有欣賞價值的。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他們的人格精神來影響小學生,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比如在講《美麗的南沙群島》時,主要讓小學生知道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南沙群島,隨著祖國的繁榮興旺,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教師在教學中推薦小學生閱讀冰心的《寄小讀者》,《寄小讀者》之所以能成為現代中國最為暢銷的兒童散文集之一,在于當時年輕的冰心那未泯的童心、透明的真心、溫暖的愛心,還有她清新佳麗的文筆、溫柔親切的語調以及對故鄉深深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三、鼓勵語文寫作,感悟生命價值
語文寫作是對小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通過寫作可以促進小學生對生命的思考,讓小學生感悟生命的價值,從而養成積極進取的生命意識。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實際學情,選擇不同的寫作教學方案,增強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也要向小學生滲透生命教育內容,讓小學生保持樂觀的心態。比如為了教導小學生勇于探究和創新的精神,要求小學生以“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或“做生活的強者”為題進行作文寫作,去細細品味生活中的失敗。同時,為了讓小學生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上還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片《獅子王》片段,一方面滿足小學生喜歡動畫片的需求,另一方面還向學生傳達了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在學生觀看完以后,引導他們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觀后感,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更讓小學生領悟到了生命的價值。
四、開展語文實踐,懂得珍惜生命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到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要培養小學生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在發展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潛力,鼓勵小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運用語文。在實際教學中可將生命教育內容融入課文實踐活動中,讓小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生命的意義。比如講完《鄭和遠航》,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小學生進行辯論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是正方,一組是反方,正方的觀點是“鄭和下西洋是正確的,為航海事業做出貢獻”,反方的觀點是“鄭和下西洋是錯誤的,存在較大的危險”。小學生自覺地搜集資料,在辯論時積極進行發言,體現出了語文教學的作用。通過辯論賽,小學生能夠感受到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民的開拓、探索精神,作為炎黃子孫,應該具有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
五、欣賞文學視頻,體會生命內涵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給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播放教學課件和視頻資料等,為小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在語文課堂滲透生命教育的過程中,組織小學生欣賞具有生命教育意義的文學視頻,一方面從視覺和聽覺等角度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更加清晰直觀地幫助小學生理解生命的內涵。比如在講《小鷹學飛》時,課文是一篇童話,講述了小鷹在跟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無止境,必須不斷進取的道理。可帶領小學生欣賞動畫版《小鷹學飛》視頻,小學生看得津津有味,還不時地與小朋友進行交流。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需要語文教師的言傳身教,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讓小學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貴,從而懂得珍愛生命。
參考文獻:
[1] 臧吉瑜.小學語文的生命教育課程開發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3(33):5.
[2] 趙翠娥.如何正確融合小學語文與生命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2015(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