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宋美玲
【摘 要】本文提出高職高專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要充分考慮到就業率與就業質量,職業指導的改革與創新不能過于盲目,應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分析高職高專院校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高職高專 職業指導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C-0180-02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就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無論是國家經濟發展還是和諧社會的構建均離不開技能型人才的力量支持。然而,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擴大招生的形勢下,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導致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凸顯。對于高職高專院校來說,就業質量的高低是衡量其辦學水平的主要參考標準之一,同時也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如何能夠在競爭激勵的環境中脫穎而出,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技術型人才,是所有高職高專院校管理者都需要去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高職高專院校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指導概念過于傳統
在高職高專院校過去的職業指導中,將工作重心放到了為不同專業畢業生尋找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上。但隨著最近幾年高職高專院校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很多學生在畢業時都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尷尬局面,這就會在無形當中為社會帶來許多不穩定因素。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管理部門加大了對高職高專院校的評估力度,并要求學校將職業指導設為“一把手工程”,在嚴峻的形勢下,高職高專院校的工作壓力在不斷加大。
(二)職業指導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在各方力量的不斷施壓下,高職高專院校職業指導的工作性質與工作模式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從而也就導致了學校就業指導師資力量的嚴重不足,就業指導工作效率難以提高。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為了緩解工作壓力,直接將職業指導工作交給非專業教師來完成,這造成了職業指導內容與企業用人要求相脫節的情況,制約了職業指導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學生的就業觀念不正確
很多高職高專院校中的學生都存在著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問題,這也是拉低高職高專院校就業率的一項重要因素。據統計,高職高專畢業生在畢業后會優先考慮如下的幾個就業條件:經濟發展較好的一二線城市、規模較大且知名度較高的大企業、高水平的薪資待遇、優厚的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優越以及離住所近等。這些各種各樣的就業條件在無形中為大學畢業生豎立起了一堵堵圍墻,讓他們的就業之路變得困難重重。除此之外,由于高職高專院校中的大學生多為90后的獨生子女,從小養尊處優讓他們的性格變得敏感、多疑且脆弱不堪,在經歷了一些小挫折后就會顯得灰心喪氣,在不優先反省自己問題的同時表現出怨天尤人的不良狀態。
(四)職業指導的定位不準確
如今,我國高職高專院校職業指導工作的定位過于狹隘,具體表現為如下兩點:首先,絕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會將職業指導理解為是向學生介紹當前的就業形勢、國家扶持政策、就業方法等,并沒有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與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在此種形勢下,大學生表現出了服務意識不強、抗壓能力弱以及缺少系統化的職業規劃等。其次,高職高專院校的職業指導工作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包括職業指導方法、指導時間安排、指導形式以及指導隊伍等。
二、高職高專院校職業指導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創新職業指導觀念,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高職高專院校需要進一步加大對職業指導的重視度,嚴格堅持“質量辦校、特色強校、以生為本、就業為重”的辦學宗旨,充分展示出職業指導在高職高專院校中的工作地位,逐漸形成集校園領導、職業指導中心、院系負責人以及教師于一體的完善工作體系,同時還要將職業指導工作滲透到高職高專院校的基礎專業課程中,通過此種方式來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此外,高職高專院校還要專門設置系統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提供科學化的就業指導方案。
(二)調整高職高專院校的機構設置,成立專業職業指導團隊
1.專門設置職業指導機構
目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都成立了“就業指導中心”,校領導應該盡快將“就業指導”更名為“職業指導”,并進一步明確職業指導中心的工作職責:統一化管理校內所有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為畢業生提供全面的職業指導。
2.成立專職的職業指導團隊
高職高專院校職業指導隊伍中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應是高素質水平的職業指導專家,而如果仍然選擇由科任教師來兼職開展就業指導工作,那么勢必會影響到職業指導的整體工作水平?;诖耍呗毟邔T盒5墓芾碚咭趯W生管理團隊中挑選一些精兵強將來組成專職隊伍,同時還要適當減少職業指導團隊成員的工作壓力,讓他們可以毫無后顧之憂地投身到職業指導工作當中。除此之外,校方還要為職業指導團隊提供專門的辦公場所,并經常性地組織一些以就業指導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在校園內部形成良好的就業氛圍。
3.加大對職業指導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
各個地方上的教育管理部門需要連同高職高專院校的人事部門來共同開展對職業指導工作人員的培訓活動,在不影響他們正常休息時間的情況下盡量延長培訓時間,將最新的職業指導技術與理念帶入到培訓活動中,從根本上提高高職高專院校職業指導團隊的整體水平。與此同時,還要盡快將職業指導師加入到職稱序列當中,給他們創造出更多的發展機會與更大的進步空間。
(三)為畢業生提供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加強誠信教育
對于思想尚未發展成熟的高職高專學生來說,他們在擇業的過程當中難以避免的會出現諸如情緒暴躁、焦慮、抑郁等現象,在沒有得到正確引導的情況下,一些學生還會表現出自卑、懦弱、高傲以及冷漠等不良行為?;诖朔N情況,高職高專院校需要將職業指導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關聯到一起,及時解決學生在擇業與就業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心理沖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就業方向以及崗位需求等多個方面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重新科學化地調整就業期望值。此外,高職高專院校還要積極開展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活動,提醒學生在選擇工作單位的過程中盡量克服自己驕傲自滿、盲目自信、過于自卑以及急于求成的錯誤心理狀態,客觀且全面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在面對挫折時應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在面對成功時也要不驕不躁、謙遜有禮,在人與崗位匹配過程中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就業觀,為其踏入社會打好基礎。
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當下,社會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內容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轉變,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了常態。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的職業指導隊伍來說,如何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職場適應能力與隨機應變能力,才是當前最需要完成的一項指導工作任務。然而,由于受到一些社會中的不良風氣影響,很多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當中出現了誠信度不高的問題,這不僅會對高職高專院校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還直接關系到用人單位的經濟效益。為了盡快將這一扭曲現象糾正過來,高職高專院校需要將職業指導與誠信教育緊密關聯到一起,有計劃、有目標地落實誠信實踐教育,同時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與就業信念。在日常的職業指導工作中,指導師要充分利用校內的各種宣傳方法,將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樹立成典型,通過榜樣的力量來讓大學生認識到誠信就業的重要性。此外,校方還要結合職業教育來為每一位大學生建立誠信檔案,針對那些沒有正當理由而隨意失信的大學生給予嚴厲的懲罰。
(四)創新職業指導的工作內容
1.明確職業指導工作定位,更新職業指導工作理念
毋容置疑的是,只有對高職高專院校的職業指導工作進行明確定位,才能夠保證后續工作環節的順利開展。具體的定位方法并不困難,只需按照以下的兩個步驟即可:首先,幫助大學生正確規劃職業生涯,引導他們從整體的角度入手來客觀審視自己的職業發展,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正確的就業方向,以此來讓他們更快、更好地適應新崗位與新工作。其次,對畢業生展開全程指導。高職高專院校的職業指導師應根據不同專業與不同特點的畢業生來制定出不同的職業指導方案,將職業指導工作與日常的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到一起,形成相互促進、相互督促的良好局面,讓大學生可以明確了解當前的行業發展形勢與企業的用人需求,從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從而達到全面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就業率的最終目的。
2.將群體指導與個性指導相互結合
一直以來,高職高專院校所采用的均為集體化的職業指導方案,不僅忽略了畢業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而且還影響到了職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而筆者所提出的個性指導所指的即為對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所量身定做的職業規劃,其不僅可以大幅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成功率,而且對于用人單位的經濟效益提高也帶來了促進作用。個性指導可以從畢業生的專業特點來著手設計,同樣也可以從行業的用人需求角度來設計,高職高專院校中的職業指導師應當深入到學生身邊,從根本上分析出學生的性格特點、擇業想法以及就業需求。除此之外,職業指導師還要將畢業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出來,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真實情況展開客觀的剖析,進一步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學習能力、專業水平、性格特點以及發展優勢等,并引導學生將自己對擇業與就業的問題大膽說出來,采用一對一交流的方式來幫助高職高專院校中的大學畢業生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守國,彭靜.構建發展式大學生就業指導新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4(4)
[2]于淑霞,李洪亮.把職業精神教育與培養貫穿于職業教育的始終[J].職業,2016(19)
[3]王懷偉,韓艷春.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初探[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3)
【作者簡介】王 林(1982— ),女,山東煙臺人,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學;宋美玲(1981— ),女,山東萊陽人,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教學。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