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娟
摘要: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教育教學的同時也承擔著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是創新知識體系的重要主體。隨著科研項目及經費的增加,科研項目和經費的管理難度加大,科研項目管理和經費使用中的問題暴露得越發明顯,本文就科研項目管理和經費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高校; 科研經費; 問題; 對策
一、我國科研經費投入及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現狀
(一)我國科研經費投入總量逐年增加,投入強度不斷增長
1.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以下簡稱研發或R&D)經費投入總量逐年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發布的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12年我國R&D經費投入總量突破萬億元,達10298.4億元,比上年增加1611.4億元,增長18.5%;2013年我國R&D經費投入為11846.6億元,比上年增加1548.2億元,增長15%;2014年我國R&D經費投入為13015.6億元,比上年增加1169.0億元,增長9.9%;2015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4000億元,比上年增加984.4億元,增長7.56%。
從以上數據看出,從2012年到2015年,我國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大幅度增長, 2015年我國R&D經費投入比2012年增長38.1%,年均增長11.4%;按照匯率計算,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繼2010年超過德國之后,到 2012年已經位居世界第三,2013年又超過日本,到2015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僅次于美國,已成為世界研發經費投入第二大國家。
2.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之比)不斷增長,為科技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
到2015年為止,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居發展中國家前列。根據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發布的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12年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為1.98%;2013年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為2.08%;2014年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為2.05%;2015年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為2.10%。
(二)財政科學技術支出逐年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發布的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12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為5600.1億元,比上年增加803.1億元,增長16.7%; 2013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6184.9億元,比上年增加584.8億元,增長10.4%;2014年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為6454.5億元,比上年增加269.6億元,增長4.36%;
從以上數據看出,從2012年到2014年,我國國家財政科技支出逐年增長,2014年國家財政科技支出比2012年增長15.3%,年均增長7.4%。
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指出: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驅動是世界大勢所趨,創新驅動是發展形勢所迫。綱要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由此可見,國家對科研投入逐年加大,科技扶持逐年增強,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狀況也越發受到關注,高校作為科技研發的重要部門,必須不斷完善科研經費的管理,規范科研經費的使用,為國家的科技創新、經濟騰飛貢獻力量。
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舉例
1.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嚴,導致科研經費管理混亂。根據中新社西安2015年3月4日電 ,西安理工大學主要領導,違反財經紀律,對學校橫向科研經費管理混亂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
2.科研經費使用存在擠占挪用現象,不能確保完全有效地用于課題研究。根據2007年7月29日新華網濟南電:山東省2006年度審計發現,高校科研經費直接用于課題研究的費用開支僅占40.5%,而管理費用、人員經費開支占近六成。
3.存在科研經費支出與預算偏離現象,有些項目預算執行進度較慢,存在結題不結賬現象。根據2012年7月31日中國教育報,山東審計顯示部分高校科研項目預算與實際執行差距較大,部分項目進展遲緩,結題率較低。
4.存在弄虛作假、套取科研經費現象。根據京華時報2014年7月24日報道,北京審計局在對2010年至2012年9所市屬高校科研經費項目執行情況進行的審計中,發現3所市屬高校轉移、套取科研資金總計達350萬元。根據2015年7月9日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2014年10月,科技部黨組一份整改情況通報披露,5所大學的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審計署2014年第8號公告稱,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原執行院長在負責科研課題期間,編造勞務人員名單冒領勞務費;廈門大學兩位知名教授因負責的課題組使用與課題無關的票據報銷科研經費遭處分。
(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經費管理制度存在不甚合理之處,仍需不斷完善。有些高校科研經費的相關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或者制度執行不夠嚴格,科研管理政策比較寬松甚至管理混亂,對科研經費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監督。
2.財務人員過于注重票據報銷,對于科研經費的使用過程缺乏了解,而項目負責人擁有項目經費的絕對控制權,卻往往對于財務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夠,致使科研經費支出有很大隨意性,甚至出現不合理支出,導致直接用于科研項目的費用比例偏低。
3.部分科研項目負責人不能正確認識科研經費,認為科研項目經費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自己說了算,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甚至不惜作假、套取科研經費。
4.相關部門對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的監控不足,不能及時了解項目進展情況,未能做到督促項目及時結題,并對結余經費及時處理。
三、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結合新政策,建立和完善適合自己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
國家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比如: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中央財政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2015年9月);國務院關于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的通知(國發〔2016〕16號);《中共中央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2016年03月)。通過這些政策,國家實現了對科技管理、科技體系、配置資源、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各高校必須及時吃透文件精神,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制定出具體的規章制度,在規章制度的執行過程中,不斷檢測其有效性和合理性并及時更新完善。
(二)加強科研項目成本效益意識,逐步推進合理有效的科研成本核算機制,重視直接成本對科研成果的績效影響
目前,科研經費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直接費用,直接成本支出;二是間接費用。直接費用包括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燃料動力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和知識產權事務費等支出,這些支出的有效性直接關系著科研項目的效益性。項目負責人、院系和科研管理部門應在申報、預算及管理過程中認真對待每一筆事項,做到有序、合規、高效。財務、審計等部門不僅要關注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還要關注其效益性,對科研經費籌集和使用的全過程跟蹤了解,有效地管理和監督科研經費的使用過程。
(三)對科研項目負責人應加強相關制度宣傳和培訓,強化項目預算,要求負責人嚴格在有關規章制度范圍內使用資金,嚴防弄虛作假、違規套取資金
(四)加強財務、審計等部分的監督職能,建立有效的評估監督和動態管理機制
財務、審計部門應及時了解跟蹤重大科研項目進展情況,對于預算調整等事項應要求項目組及時上報審批。建立動態的評估監督機制,對科研項目的績效及時進行評估評價和監督檢查 ,并督促調整。
參考文獻:
[1]程玉紅.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2]曲曉莉.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4(5).
[3]駱紅梅.高校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11(5).
[4]盧喜花.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現狀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2(3).
(作者單位: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