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冰戩
摘要:高三學生在開始進入復習時,對語文知識雖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知識的系統性還比較欠缺,靈活應用還需增強。本文將對高三語文復習以教促學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三語文復習 以教促學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0-0191-01
高三總復習是迎接高考的重要準備階段,作為教師除了制訂合理的復習計劃外,更重要的是調動起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從而制定適宜自己的復習策略。
一、實施此策略的背景
學生高三語文知識學習結束后,對所應掌握知識點已經較為清晰,對高考語文考試范圍和復習步驟已基本掌握,但對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和答題策略與技巧的掌握并不熟練。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使學生放下思想包袱。時間緊、節奏快的高中學習生活使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中產生了較大的心理壓力,題海戰術的機械重復訓練讓學生不堪重負,一些學生在語文復習時產生了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在科學設計教學方案的同時,對學生進行適當有效的心理干預,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要指導學生客觀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不要因為復習初期遇到的一些難點而退縮,要清楚這是一個不斷熟練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夯實知識基礎并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對復習有了這樣的認識后就能在心理上有所準備,減少焦慮和慌亂。
二、實施此方法的具體意圖
促使學生在心態轉換的情形下,學習態度上從被動完成復習內容,轉變為主動思考積極駕馭。對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重新審視、及時調整復習進度和方法,從而使復習效果大大提高。
三、實施具體步驟
首先,將復習總綱交給學生,復習內容要細致完備,復習進度層次清晰,使學生對復習全過程有一個整體印象和大概把握。將復習進度細化,復習內容層次分割清楚,對每個單元都設定具體的復習目標和達標測試辦法。把班級同學分成若干復習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復習任務具體化。每個組員又具體負責復習單元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在這個步驟中,要突出主干,構建統一的知識網絡,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
其次,讓每組學生對本組任務做好細致全面的思考和準備,在利用好平時上課筆記的基礎上,廣泛搜集復習資料,并且確定好需要重點講解和訓練的知識點。
再次,組內組題,每個同學就自己組內負責復習的重點和難點,結合自己的答題經驗,選擇有價值的復習題。先由組內同學一起做本組的復習題,尋找發現復習重點,從而達到復習本組知識點的目的。
最后,合理分配講課任務,安排好上課時間,指導學生以復習方案為藍本,自主準備講課教案。再根據總體復習規劃安排每組的講課課時和講課內容,然后按時間安排上課。
講課前教師檢查學生講課教案,并予以指導改正。在這個環節中應注意鼓勵學生根據歷年來各地高考命題的規律特點進行學習模仿,鼓勵學生揣摩新題型,再認真觀察答題過程中自己的創新思路,但要特別注意問題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更要注意配備參考答案的規范性,不能出現爭議,而且最重要是突出知識點的訓練意圖。在此環節,還要求學生要注意科學安排時間,提高復習課效率。學生講課與教師講課穿插搭配,在每次學生講完一堂復習課后,都由教師發現其中的問題,給予指正補充,讓學生反芻自己講解的知識,深化復習。每次學生講完課,由學生所在組的同學組內評析,再由其他組的同學予以評分。講課同學再將自己的心得、同組同學的評議和其他同學的評分結合起來作出總結,進行經驗累積,給后面講課的同學作參考,尤其在考試得分層面幫大家積累經驗。
學生通過講課,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可以跳出被動接收的窠臼,會真切地體會到什么叫教學相長,對高考復習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理解得更加深刻扎實,對自己的學習過程也會有更多新發現。根據和組內同學一起研究組題,給其他同學講課,這個過程會促使學生更細致入微地思考知識,而且為了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理解,把知識講透徹,就必須在講課過程中和同學們面對面探討研究問題,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是一種促動,對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而且在組卷的過程中,學生還能積極主動了解掌握近幾年來各地高考題型的模式和變化,并從中發現規律和問題,這對于提高學生審題和了解出題人意圖的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四、結語
經過這樣的高考復習訓練,學生們在對知識點的把握、知識框架的建立、知識面的拓展以及對問題乃至人生的思考上都有了全新的視角和不同層次的理解,并借此機會樹立完全屬于自己的學習觀。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