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校園是所有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們夢寐以求的地方,也是最具有思想性、活躍性的青年人聚居的地方。大學校園文化包羅萬象,具有很強的兼容性,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文化上,不斷吸收世界上先進的思想文化,結合我國國情,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校園文化。但是同時,隨著西方文化在我國校園中的不斷滲透,我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何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讓大學生更加擁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念,是現今校園文化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校園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的關系入手,探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是學校校風、學風、藝術、道德等方面的結合體,再加上辦學理念和傳統精神,是全校師生共同認可的價值體系和衡量標準,是一所學校在精神上的傳承,并且在師生互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讓學生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有所領悟,是一種無形的、特殊的環境教育力量。
一、校園文化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一)營造教學環境
無論是哪種教育都離不開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樣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也離不開相應的教學環境。構建一個和諧融洽的環境氛圍,可以更快更好的達到教育目的。相反,如果對學生進行強制性的教育,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甚至會讓學生對教學產生反作用。因此,若要創造出有利于適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生活,降低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觸情緒,高校就要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出發,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建立更強的自信心。
(二)教育促進作用
高校校園生活代表著多方面,無論是從物質到精神、還是從個人到集體、亦或是從教師到同窗,都對個人的成長和塑造起著關鍵作用,并且無時無刻都對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帶來影響。尤其是學校傳遞出來的價值信息,使學生從內心就開始改變,有意識或者無意識中就已經開始接受學校所倡導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并完善學生的道德觀。
(三)學生培育作用
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很多集趣味、競爭、創造于一體的文化活動。這些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同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息息相關,并在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素質等方面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鍛煉和培養了他們的能力。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有著重要影響,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的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培育不容忽視,能夠激勵學生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建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的問題
(一)校園文化建設功利意識突出
目前很多學校被漫天的考試、輔導班等商業廣告占領,學生想要多考幾個證書來增加畢業后找工作的砝碼,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部分學生為了追求利益而大量逃課,產生了許多不良后果,忽視了自身其他方面的發展。
(二)社團活動形式主義明顯
大學是放飛自我的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學生社團,雖然對校園文化建設貢獻了力量,但是卻忽視了社團的質量,許多學生僅僅是因為好玩就對社團進行了盲目的建設和擴招,但是本身卻并沒有管理社團,帶領社團發展的能力,不利于社團工作的開展,不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
(三)網絡作用重視不足
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但是網絡是把雙刃劍,學生不僅能在網絡上開闊視野、增強技能,同時也會讓學生沉溺于網絡無法自拔,尤其是網絡上的不健康資訊,更會造成學生道德和心理的缺失。
三、校園文化視域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一)建設完善的校園文化教育導向機制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成長也是日益加快,很多大學生在剛入校期間就表現出了很強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更加多樣化的校園文化,因此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要首先建立并完善校園文化教育導向機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構建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樣學生無論是在理論課程中,還是實踐中,都應對各種信息進行分辨、篩選、去偽存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強化社團作用,豐富校園文化
社團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課外活動的主要構成之一,可以說社團文化是除了大學文化課程之外最重要的活動,因此,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要重點關注對社團文化的建設。學校應對社團進行積極引導、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培養社團骨干學生,調動學生活動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在社團中的領導作用,使社團活動朝著多樣化、陽光化之路發展。另外,社團文化也要發展“走出去”戰略,多向社會進行延伸,學校應配合學生,多多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加強對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成為一個有益于國家、人民、社會的人。
(三)有效利用網絡,形成健康文化氛圍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大發展的時代,應充分利用網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積極地引導,滿足學生龐大的求知欲望,建立和諧美好的大學校園文化氛圍。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學生之間溝通渠道,及時、有效地對學生思想進行引導,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氛圍。
四、結語
目前我國發展的目標之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校園文化也是基于這個發展目標而形成的,建設和諧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發展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等方面的塑造有著重要影響,應把校園文化建設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促進大學生思想、行為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黎海珍.論校園文化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1).
[2]金文斌.高校校園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辨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2).
[3]韓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
(作者簡介:周珣,學歷:碩士研究生,工作單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專業:漢語國際教育,職稱級別: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