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敬華+++王運彬
一、問題提出背景
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堅持全質量觀,實現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批學生,每一個班級都存在一部分“潛能生”,或者因為家庭原因,或者因為自身素質,或者因為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他們要么個性強硬,追求非主流;要么性格內向,性格孤僻;要么自控力差,沒有紀律觀念;要么學習被動,成績不理想。
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我逐步摸索實踐出激發改進潛能生的宗旨:耐心,誠心,愛心,打開學生的心門。
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教育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帶給學生們自信、快樂、幸福。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定能讓學生沐浴人性教育的陽光,因為沒有誰會拒絕愛心和真誠。
(一)良師益友,書信傳情。作為一名班主任,能真正地熱愛學生并能真誠地向學生談出自己的心里話,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心靈對話,不失為管理班級、鞏固學生的好點子。后進生常受批評,一般都比較心虛敏感。看到XX學生犯錯,我很著急,想推心置腹的跟他談談。可每次他給我的眼神都是不屑一顧,充滿敵意。要不,就是出言不遜,讓你的談話無法繼續,為此,我很苦惱。作為一名班主任,不能跟學生進行平等的心靈對話,學生體會不到你對他的關心與愛護,不向你敞開心扉,你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我便試著用最原始的方式給他寫信,把我對他的關心寫出來,放學后偷偷放進他的文具盒里。第二天早讀,我發現,他看了,但看完后,他把它撕的粉碎,還是那不屑一顧的眼神,照樣我行我素。我繼續寫,每天把他的優點用放大鏡看,缺點只字不提。第四天,他沒有把它撕碎,而是疊整齊了,放進了口袋里。早自習后,沒有離開教室,而是拿出了課本,安靜的看起來了。看到這里,我很欣慰。我繼續寫著,一周后,他給我回了第一封信。信里給我道了歉,說出了他的自卑與無奈。他待人很真誠,很講義氣,可成績不理想,讓他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我跟各科老師及同學們的幫助下,跟家長的努力配合下,他的成績有所進步,臉上恢復了陽光與自信。
(二)以生為本,寬容相待。面對犯錯的學生,班主任要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沖動;多一份寬容,少一分對抗。尊重每一位學生,“以生為本”是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交融。我班的XXX,家庭條件優越,脾氣暴躁,在學校橫行霸道。有一次,他把低年級學生打了,低年級家長找到學校,學校安全科長要嚴肅處理此事。一知道這情況,他就發飆了,非要打死人家不行。我費盡心思把他弄到操場,他在操場上又蹦又跳,又喊又叫,我面帶微笑的站著,我只有一個目的,別傷著他,操場上就我們兩個。十分種后,他開始用拳頭敲打操場,一米八五的個頭,又是男生,我一個女老師,我攔不住,兩下他的手就出血了,我使勁抱著他的手說:“孩子,你的手破了,我很心疼,你打我吧,最起碼不會再傷著你的手。”他一聽懵了,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我。我真誠的說:“真的,你打我吧,只要不傷著你就行。”我說完他就抱著我哭了,哭的好傷心。我輕輕地拍著他的背,等著他的情緒恢復。過了很久,他哭完了,抬起頭,誠懇的跟我說:“老師,對不起,我錯了。”我通過了解得知,他媽媽病了,需要手術,可因為他不聽話,他媽媽拒絕手術。他讓我不要找家長,我答應了,但他也承諾不再打架。我兌現了我的承諾,領著他跟低年級學生道了歉,他也兌現了他的承諾,沒再跟其他同學打過架,并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后進生,班主任的愛應該是寬容的愛。因為,后進生感情非常敏感,非常脆弱。
(三)肯定教育,挖掘潛能。后進生也有優點,只是因為他們缺點多,優點往往被我們所忽略。班主任要努力挖掘他們潛在的閃光點加以表揚,使他們感到老師的關心和期望。這樣有助于他們全面認識和評價自己,增強學習自信心,鼓起上進的勇氣。長期以來,獎勵多是授予各方面都比較好的學生,后進生很少有獲獎的機會。這不利于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為此,我在班上自己設立了面向后進生的“進步獎”“文明之星”“勞動之星”“文明之星”等。與此相配套,實行量化目標管理,確定了易于考察和操作的評比標準,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得到表揚和榮譽的機會。全方位的激勵機制對班級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營造氛圍,愛心幫帶。班集體是學生每天生活的主要環境,良好的班集體是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是后進生不良習慣得到糾正并不斷進步的搖籃。班主任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用集體的力量才能把他們團結在一起。
三、取得的成效
我們的班集體像個溫暖的大家庭,同學之間親密無間,互相幫助,學習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我們班犯錯誤的越來越少,即使偶爾有違紀現象,也會坦然接受批評,并且把改錯化為自覺行為。
四、操作中注意的問題
人的稟賦各異,潛能生的性格更是千姿百態,因此,在改進潛能生的工作中要講求方式方法,注意語言藝術,用幽默機智和謙和真誠感化他們。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激發潛能生要因材施教。學生個性不同,接受批評教育的承受能力也有區別。班主任的教育語言要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如學生的脾氣、性格、家庭背景等。有時候春風化雨,溫暖感化,讓積極的幼苗茁壯成長;有時候狂風驟雨,狂飆利劍,把錯誤的念頭果斷斬除。
(二)改進潛能生要因事而異。批評時要考慮到學生所犯錯誤的性質,影響范圍。如對待犯錯誤嚴重、影響范圍較大的學生,班主任應該在班上公開處理,達到“敲山震虎,防患未然”的效果。對影響范圍較小的,應采取委婉、含蓄、暗示的方式表達班主任對錯誤的態度,引導學生引以為戒。對那些無心之失,更應該從培養習慣開始,用茂盛的莊稼擠掉荒蕪的雜草。
(三)提升潛能生的素質要講求方式方法。“嚴格與善良、嚴格與尊重、嚴格與理解、嚴格與關愛”有機結合。學生對班主任的批評感受到的不僅是合乎情理的嚴格,而且是充滿人情味的關切。只有做到這些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
積水成淵,厚積薄發。在班級管理中,潛能生作為必然存在的特定群體,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差異。要做到全面了解,對癥下藥,施以愛心,期以耐心,持之以恒,在不斷的積累中充實,在不斷的思考中完善,用愛心和耐心激發潛能生的求知欲,養成潛能生的好習慣,挖掘出潛能,不讓每一個同學掉隊,使班級管理在智慧和詩意中突飛猛進。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新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