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治
摘要:使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在于科學技術的養成和成長是使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是實現經濟效益的中心領域。古往今來,我國增長方式主要靠自主創新的支撐,科技的較量處于弱勢。經濟發展必須要改變形式,要創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強自主創新動力;加強人才強國戰略,實行改革,使體制開放式,使國際合作更加和諧化。
關鍵詞:自主創新;轉變;科技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一、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目標轉移
這些年以來,我們以科學發展為導向,促進改革開放,使經濟發展方式改變迅速化,更好的解決國際經濟危機,培養更好地實施科學教育人才,加強科技創新,使過渡更迅速,更能使經濟、環境方面得到改善,服務更完善,人們生活越來越好,江蘇得到了更大的經濟成就。過去五年,江蘇經濟年均增長率達13.5%。2010,全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兆元以上,7700元;新產業銷售收入占工業銷售收入的2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33%,占GDP的比例在40%以上的服務業項目;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4%,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覆蓋率提高到20.6%和42%;社會發展和諧。目前,世界正處在大發展的調整和轉型,深入發展,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和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科學的進步和技術創新的主導力量,影響和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
在接下來的五年,是江蘇的富裕的方向,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期,也是實施創新戰略,加快轉變經濟掌握我們的工業和科技革命加速發展的新一輪新的機遇,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江蘇”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復合型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主要通過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戰略創新為核心,以科技、教育和人才強省戰略為核心,創新項目的實施,在科學和技術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
堅持高端引領,努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推動經濟建設,完成科技創新
1.使科學和技術形成的產業體系更加完善,加強產業的競爭力,使產業建設為主導的創新更有力度、以制造業和現代產業為基礎。推動產業發展要依靠科技創新。
2.集中所有資源,大力發展新式材料、生物質量和新型藥物、節約資源、服務和軟件外包、互聯網物質化與技術最新型等六大新式產業。主打高端技術,推進產業的研究課題,努力實現前沿技術、行業領先、核心方面的技術與應用產業技術。使技術高速發展,必須擴大規模。使高端科技實現突破,大力發展高人才密集型和科學知識,自主研發得到高效發展,實現產物鏈的完善。服務發展的關鍵在于科學技術。
3.傳統產業發展依靠科技創新,使信息相互融合化,提升裝備基礎水平,加強開發產品和品牌效應,使產業得到高效運行發展。
三、創新是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特征
1.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是我國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是我國企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必由之路。創新,像一個穩定的血液,如血液企業,并最終進入電力和競爭力的快速發展。
2.生產力水準的高低、企業競爭力的優劣、企業的素質建設完全依靠創新能力的高低,所以,創新能力極為重要。
那么,創新的形成機制是什么?產權經濟學家托扎爾·平喬維奇認為,創新往往是由個人發起的。這個人可以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中感受到創新的機會,激發創新靈感,并愿意把創新的風險轉化為經濟和社會制度帶來的,并把創新能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因此,企業的創新能力取決于企業員工的規模,尤其是科研人員的素質。因此,要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的途徑主要是通過企業、機構發展、適合本企業情況的政策和法規,加強員工的積極參與性,形成整體合力。
技術創新是一項新技術,新產品從研發到市場,再到應用共有一系列活動,它具有開拓性、綜合性和高風險性的特點。企業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企業創新能力是在市場勝出的關鍵,趕超甚至超越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加強競爭力的發展。然而,如今我們沒有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作用。我國企業創新能力存在動力不夠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幾個地方:一是企業用于鉆研和發育的金錢不足等不良因素,阻礙了企業應用的新的科技、新式工藝的動力;二是企業所必須要的配套的設備、設施不夠完善,人才資源的短缺;三是有些企業在投資戰略上只重視效果顯著的新的產業項目,不喜歡用錢和時間浪費在長期才能取得效益的項目,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四是某些企業在資金使用上看重產業擴大和產業的規模情況,不注意內部技術改造和機器的更新改造,使先天的物質基礎儲備不足,造成很大的影響,反而不重視技術創新的影響,阻礙科技的發展與企業的成長和效益的提高,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而且我們要嚴格重視員工之間的關系,關系融洽自然可以互相協作,推動科技創新與企業的發展。這些因素使企業員工技術十分稀缺,影響其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創造性,使企業創新能力的步伐嚴重被阻礙。
參考文獻:
[1]朱文雙.如何加強企業資金集約化管理[J].財會月刊(綜合),2007(1).
[2]易克等.公司資金集約化管理研究[J].當代經理人,2006(8).
[3]曹偉.中國經濟增長、匯率變動與對外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J].海南金融,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