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熱古力·拍孜拉+++克熱木江·阿布都熱合曼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少數民族教育業越來越被重視,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來內地求學。但是由于新疆各少數民族歷史、地理、宗教、語言、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在心理、價值觀、道德觀和思想方面都與漢族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甚至出現無法和睦相處的現象。本文結合作者較豐富的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管理工作經驗,為改善目前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之間的關系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新疆;少數民族;漢族;高校
盡管各所內地高校都已經招收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但是因為在教育上與漢族學生一視同仁,沒有關注到其自身存在的差異性,使目前大部分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缺少必要的交際能力和學習能力,對現代科學技術了解較膚淺等問題,甚至曾經出現過漢族和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發生比較激烈的沖突和矛盾,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并社會穩定發展。急需解決這一問題迫在眉睫。
一、當前內地高校的漢族與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文化存在的差異。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都來自民族聚居區,從小受到父母及周邊人群的影響,所學習的也都是本民族文化、傳統習俗以及語言,對本民族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與認同感。因此,盡管少數民族學生離開家鄉來到新環境求學和生活,但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和習慣很難改變,并且不容侵犯。而漢族的大學生因為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旦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出現意識沖突,潛在的民族意識也會被激發,無意識地捍衛本民族文化,但是這種行為很容易演變成為較嚴重的矛盾。
(二)缺乏集體觀念。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大多數喜歡與本民族同學交往,尤其是低年級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交際圈基本都是本民族同學。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同民族的學生成長經歷、文化習俗等大同小異,互相交流較為順暢。而且語言障礙、文化差異、風俗差異等因素造成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為主的其他民族學生之間的隔閡,他們不愿意與其他民族學生密切的交往。這是目前內地高校校園里常見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小圈子形成的主要原因,他們喜歡和伙伴、一起吃飯、組織活動、搞各種老鄉會。漸漸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不愿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班級活動、各種有意義的社團缺,也很少與其它民族學生來往,甚至與舍友不能和睦相處。
(三)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來到高校學習,是他們第一次背鄉離井,脫離了原來濃厚民族風味及生活環境,反而內地的自然環境,內地高校的生活環境、學習氣氛、飲食習慣等因素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些都會讓他們產生孤寂的感覺,自我感覺缺乏朋友,大家都與他格格不入,而且因為學業上的差距,使得少數民族學生萌生出被排斥的感覺,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少數民族學生逐漸變得性格抑郁、失去交際能力、多疑、自卑和暴躁。
(四)學習效率低。內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大部分來自和田、喀什等偏遠地區,其教育水平、教育條件及與師資力量與內地發達地區的差異天壤之別,沒能夠享受高素質教育。這些都是導致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方法不太合理的客觀影響因素。況且,內地高校在管理方式較為寬松,這些差距會再度被放大,諸如英語、計算機、數理化等。盡管大部分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持著求知若渴的精神來投入學習,但成績和投入不相符。各類考試不及格的學生當中,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占據較大比例。這不僅降低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在逐漸破壞新疆籍少數民族學與漢族學生之間的和諧氛圍。
二、引導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和諧相處的措施
下面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以入學教育為突破口,做好民族團結教育。大學入學教育,是促進新生有高中階段向大學階段轉變的重要教育環境,做好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同時能預防和消滅處于萌芽狀態的民族隔閡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內地高校應將新疆籍少數民新生的教育納入學校入學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使各民族新生相互了解各彼此的風俗習慣、飲食習慣、服飾文化等,引導他們在今后的集體學習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關懷,真正做到民族團結的標兵。
(二)專設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咨詢室。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容易受到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內地高校務必要做好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逐漸的幫助其消除自卑、抑郁等多不良的心理情緒。定期與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其近期的心理狀況,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疏導,對于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應當安排一到兩位心理教師專門負責。除此之外,還可以充分運用網站、微信、微博、QQ、手機客戶端等現代化手段,做好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使他們自然并歡快地融入到漢族學生為主的大集體,給大學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
(三)設立專職輔導員。以專職輔導員為牽頭,通過各種渠道開展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專職輔導員首先應當提升政治意識和綜合素質,把自己打造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充分了解每一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詳細情況給他們建檔立卡。通過舉行多樣化活動,例如,主題班會、民族習俗及文化展等形式,促進漢族學生與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加感情、相互溝通、相交朋友。
(四)為新疆籍數民族學生增設基礎培訓班。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可是,如果學習成績與漢族學生差距過大,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自然會出現不良的心理情緒,這直接導致他們無法與漢族學生和諧相處。所以,內地高校相關部門可以專門為基礎薄弱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開設培訓班。例如,英語培訓班、普通話培訓班等,針對性的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盡快提高學習成績,避免不良心理情緒的出現,間接地實現學生間的和諧相處。
三、總結
綜上所述,內地高校應把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相關工作擺在首要位置,重視度提高到校級領導層面,主動尋找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只有這樣做,內地高校才能為新疆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的有用之才,使他們在未來生活和工作當中與漢族同胞之間起著橋梁作用,為新疆的長治久安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 楊波.淺論損益性少數民族輿情的成因[J].視聽.2017(03)
備注:作者是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服務管理教師,派駐單位分別為河北師范大學和河北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