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黎
【摘要】“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微”,因此詩歌鑒賞是審美能力培養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將現代詩歌與散文以及古典詩歌相區分,結合現代詩歌的特殊性進行教學設計,加強學生學習詩歌中的情感體驗。在情感滲透的基礎上結合文體特點,鑒賞現代詩歌傳遞情感的獨特藝術手法。
【關鍵詞】現代詩歌;以情入境;以境化情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將詩歌與散文對舉,對這兩種問題的教學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即“培養鑒賞詩歌和散文作品的濃厚興趣, 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將目標進行并列陳述,使得詩歌區別于散文的教學獨特性無法得到展現,直接導致在課堂實踐中詩歌體裁的特殊性沒能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彰顯。同時,《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現代詩歌卻沒有明確的要求,使得現代詩歌的教學與古典詩歌的區分度不夠?,F代詩歌在承襲古典詩歌特質的基礎上又加入了許多新的元素,在內容、手法、表現力與意境方面需要學生有一定幅度的文學思維跨越,因此雖然現代詩歌的語言形式解讀較為簡單,但在內容解讀上較之古典詩歌難度有所加大。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當注重現代詩歌教學的特殊性,應當注重從這些區別中去把握現代詩歌的獨特審美體驗。
一、以情入境
鐘嶸在《詩品》中曾言:“動天地,泣鬼神,莫近于詩?!币庠谡f明詩歌是文學作品中表情達意的最高形式,令讀者涵詠體味?,F代詩歌教學的難點就在于穿越現代詩歌淺易的語言外表,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然而學生的情感投入需要一個情感鋪敘的過程。
(一)配樂誦讀
“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痹娕c音樂淵源深厚,詩最初為歌詞,配樂演唱,現代詩歌的教學不妨還原詩與音樂的原初關系,選擇適宜的音樂伴奏來詮釋詩歌的意境,輔助學生在誦讀中增強對詩歌的理解,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更快進入詩歌意境。
配樂誦讀雖然是一種較為傳統的詩歌教學方式,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沒有充分發揮出配樂在理解詩歌的過程中可以起到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得以發揮的前提是為詩歌選擇契合度高的配樂。在音樂伴奏中,學生齊讀時常出現的節奏快慢不適宜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在第一遍朗讀結束之后,學生對詩歌的情感基調有了初步把握。為了加深學生對詩歌自發的情感體驗,在正式講解詩歌之前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在音樂伴奏中運用自己獨特的想象在腦海中呈現詩歌所表現的畫面與情境,嘗試對作者的情感加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腦海中所浮現的畫面。在這樣連貫的情緒引導之下,學生便很容易進入詩歌情境之中。
(二)創設情境
現代詩歌語言雖然淺顯易懂,但是隱藏于其中的情感卻是深不可測,理解現代詩歌的關鍵在于理解詩人的心境,可以通過創設情境鋪墊情感,來逐漸達成學生與詩人的情感共鳴。
情動于衷而形于言。經典的現代詩歌都是詩人內心受到強烈觸動,有感而發,因此情感真摯動人,極具感染力。在教學中適當介紹與詩歌相關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經歷,不僅可以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投入感,而且可以成為之后解詩的基礎,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在《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教學中,詩歌背景介紹就顯得十分必要,這直接關乎學生對詩歌具體內容以及詩人情感的理解?!对賱e康橋》中詩人在康橋學習與生活的時光是解讀這首詩的必備注腳,不能理解康橋之于徐志摩,就無法理解詩歌中的情感起伏變化,以及彌漫于整首詩歌哀而不傷的情感基調。
當詩歌的創作背景不成為理解詩歌情感的必要因素,便可在導入中喚起學生類似的情感經歷,拉近與詩歌的情感距離,與詩人產生情感共鳴?!队晗铩返膶懽餍木巢⒉皇呛苊鞔_,因此詩歌的主題歷來存在爭議,在處理這類朦朧詩時,應當以同理心引導學生喚起自身體驗進入詩歌的情感中?!霸谌撕苌贂r,偶爾有個人會與你擦肩而過,那一刻距離的拉近會讓人產生可以和那個人成為知己的錯覺?!边@是一位青春寫手曾經描摹的一種心境,許多人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時常會有這樣的微妙情感體驗。由這句話與《雨巷》建立起心境聯系,較之情感的直接引入,學生進入詩歌情境的狀態較為良好。
情感鋪敘使學生飽含情感進入詩歌的境遇中,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因此,作為現代詩歌情感體驗的環節是十分必要的。更多的方式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探索。
二、以境化情
與“以情入境”的感悟不同,“以境化情”是情境感悟之后的理性反觀,即詩人是如何在詩歌中傳達這種情感的。詩歌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是通過凝練的語言加以表現的,但表意通常因不連貫而呈現跳躍性的特征,以意象來溝通外界與內心,現代詩歌一脈相承。因此,要深入理解現代詩歌的內涵,不僅要對其精練的語言進行剖析鑒賞,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加強對其中重要意象的理解。意象與意境分析是在感受了詩人所表現的情感之后的一種思維反向,明確詩人是如何將這樣的情感融化在客觀與主觀交融的意象中的。經過這一步,學生便可以找到創作、解讀現代詩歌的鑰匙。人教版新課標語文教材必修一中就將“情感與意象”作為現代詩歌單元標題,將意象與情感緊密聯系。值得注意的是,現代詩歌中的意象不像古典詩歌中的意象那樣表意鮮明、廣為讀者接受,詩人取象較為廣泛,在意象的解讀上并不如古典詩歌典型意象確定,存在著多種解析角度。因此,教師需要加以點撥,不至于對較為新鮮的意象分析漫無邊際,力求在個性解讀中尋找共性的情感體驗。
小結
在審美能力拔高關鍵期的高中,現代詩歌作為語文教學的第一單元,應當起到相應的審美教育作用,而這種審美能力的提升是通過情感體驗來完成的,這便是現代詩歌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特殊性。
參考文獻
[1]賀愛春,卜衛東.一支帶刺的玫瑰——關于中學現代詩歌教學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10(20).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