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創新朗讀教學的形式和方法,通過有效的應對措施積極解決朗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朗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最為重要的構成部分,學生的朗讀水平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決定著學生對于課文閱讀的整體效果和理解程度。朗讀時學生掌握語文課文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進行有效對話和交流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綜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朗讀教學的根本意義。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一、初中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影響朗讀教學順利開展的種種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朗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具體存在以下方面:
(一)朗讀教學時間匱乏
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確保學生具備充足的時間來閱讀課程文章,然而,在以往長時間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大部分老師與學生、學生家長僅僅關注考試成績和分數,并不在乎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而導致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為了疏通整個文章段落和中心思想,不斷重復講解著本文的主旨和重點內容,并沒有將教學內容關注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此外,老師通常采取問題教學法逐一講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匯和語句。同時,由于課堂教學任務繁重,老師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課堂閱讀,即使將朗讀課文作為課后作業,也達不到一個理想的朗讀效果。例如:在《草》一課的講解過程中,教學大綱中已經明確指出,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注重文章中的人物對話和情感交流,但是,老師只是一味地講述文章的整體結構、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使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了角色朗讀的環節,也并沒有充分發揮朗讀課文的最終意義。因此,朗讀教學的課堂時間十分匱乏,是造成學生自由朗讀效率不高的前提,同時,嚴重阻礙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中的優美文字、思想內涵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二)教學設計缺失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語文老師對于課堂朗讀教學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解和偏差,充分體現在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即使增加朗讀教學環節,也僅僅是依附于表面形式的改變,并沒有從根本上體現出朗讀教學的重要意義。例如齊讀、分配角色朗讀以及范讀等方式,或者利用多媒體設備豐富朗讀氛圍,上述做法,只是將朗讀作為一項單純的語文任務而完成的,并沒有從學生的發展特點和認知需求等方面出發,僅僅是作為一種渲染課堂氣氛的手段和形式,最終導致朗讀教學失去本身意義和價值。除此之外,部分課堂教學模式為了能夠顯示出已經轉變為以學生為課堂主導的教學形式,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并沒有老師親身示范和領讀等,進而導致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出現朗讀錯誤、發音混淆等情況,對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未及時進行糾正和改正,嚴重缺少朗讀的示范性。長此以往,將會導致學生不僅不能夠提高朗讀水平,同時,還將會浪費大量的課堂學習時間。
二、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解決對策
(一)開展多種朗讀形式
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老師應該注重朗讀教學的整體形式和教學內容,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發展特點和趣味性強的教學形式和內容,除了基本的范讀和領讀外,還可以采取小組分組朗讀、競賽朗讀、分角色朗讀、舞臺劇表演以及接力賽朗讀的方式,積極為學生提供更為有趣和豐富的朗讀方式。例如《長征》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選擇其中一個重要場景,對學生進行分角色的朗讀和表演,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到朗讀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能夠使得學生充分感受到紅軍不怕困難、不怕嚴寒的精神思想。
(二)灌注真情實感
老師在朗讀示范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真情實感的朗讀示范將會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課文閱讀的興趣和愛好,學生將會以一種飽滿的心情開始朗讀文章。部分老師已經深刻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意義,但是基于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將網絡上下載的現成朗讀示范直接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并不能夠從情感上領略到文章的內涵和情感,過于機械化的朗讀示范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因此,老師需要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多媒體設備作為營造朗讀氛圍的重要工具積極應用于朗讀教學的過程中。如在《長征》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紅軍長征的歌曲,積極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躊躇壯志,為學生構建一個十分真實的愛國情境和朗讀氛圍,在愛國音樂中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和示范,隨后指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訓練。
(三)指導朗讀技巧
朗讀過程從根本上而言,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是學生與語文課文之中的情感。缺乏內在情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不能夠稱之為真正的朗讀學習,因此,老師應該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情感的表達離不開朗讀技巧的指導和運用,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指導學生正確應用朗讀技巧,如停頓、重音、語氣表達等,積極應用各種朗讀技巧進行課文的朗讀。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創新朗讀教學形式和方法,通過有效的應對措施積極解決朗讀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學.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問題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2]唐少群.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5(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