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
摘要:班主任在學校管理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它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影響學校工作的質量,影響著未來人才的素質。
關鍵詞:師生關系;溝通交流;班級管理
提到班級管理,我們首先會想到班主任和學生工作。由此看出,一個優秀的班級管理離不開班主任工作和學生工作。既然我們說到班主任工作,那究竟該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我想這是每位教師都會面臨并且思考的問題。班主任工作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是和學生密切相關的,而學生是個體,有自己的天性,有自己的思維,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項“活”的工作,我們要多去總結、反思,找到一條適合自己進行班級管理的道路。
一、我們要做到的是要了解學生,從點滴做起,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在生活上關心愛護學生
在同一片樹林里,總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在我教的班級中,有的學生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有的學生因家長的離異或者其他的原因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對于這些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我們一定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給予關心和幫助。
(二)學習上關心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
陶行知先生說“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教師有了愛,學校成了樂園,師生成了朋友,教育就能取得最佳效果。”每個班級都有不同程度的學生,我們決不能幻想以一個完全統一的標準來管理參差不齊的學生。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愛“優”等生,更要愛“差等”生,把愛撒向每個學生。班主任不能對“優”生有任何的偏愛,這樣的偏愛會使差生不平、自尊心受到傷害、對學習失去信心,從而對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只有對差生更多的關愛,才能有助于我們的教育工作。
二、主動和家長交流溝通
在上面我們就提到要去了解學生,而和家長交流溝通則是其中一條重要的渠道。班主任作為學校全面負責班級教育工作的教師,處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中心,是聯結三方面教育力量和影響的核心。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長是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學生教好,使學生成才。班主任必須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避免或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積極主動地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學生,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趨于一致。有家長和老師的配合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三、緊抓常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重在教師的堅持,為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的形成,與班主任善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分不開。班級是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主要陣地。學習生活常規管理得好,可以培養優良的學風,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因此,我在剛接新班時,總會將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在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上。從要求學生的站姿和坐姿開始,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對學生加以規范,讓學生時時刻刻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嚴格要求自己。”
四、選拔和培養一支優秀的班干部隊伍
要建設一個積極向上、團潔友愛的班集體,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有一個得力的班級助手,這個助手就是班級干部。班干部隊伍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班風。因此,選拔班干部要以知識、能力、品行等多方面嚴格要求考核。在充分尊重大多數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真正選拔出一批工作能力強、吃苦耐勞、遵紀守法、以身作則的班干部來。班干部隊伍形成后,要盡量放手讓班干部去開展工作,要隨時觀察班干部的表現,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給他們指導工作方法,對他們既要熱情鼓勵,又要嚴格要求。只有這樣上下齊心,才能共同建設好班級。
五、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一)師生交流促情感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的體驗,情感和需要是密不可分的。
(二)講究方法護自尊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班級管理中是有導向作用的。后進生也是個有豐富的思想感情和可能獨立的人。平時我能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在動用表揚和批評的方法時,因人而異,注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創造機會立自信
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學生都有極強的表現欲望,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和肯定。在班級活動中,特別要注意那些后進生,別忘了他們也是班級活動的主人。
六、離不開和本班其他老師的協作,勤交流勤溝溝通
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是班級管理的成功前提。有這樣一句話:“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一捆筷子,折也折不斷”,在班級這個“小家”里,班級教師間的交流是學生交流的重要榜樣。教師間的團結、合作、撫慰、友善等行為,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孩子就更容易產生這種行為方式并且長期穩定下來。
總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是持之以恒的工作。我們只要有一顆博大的愛心,真正做好學生的引路人。讓我們共同編織一條愛的河流,讓那涓涓細流流入每個學生的心田,在那里生根、發芽、結出碩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將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