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文

漫長的人類歷史中,腫瘤一直是對生命的巨大威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惡性腫瘤在近半個世紀以來,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與心腦血管病一并成為引起死亡的兩類主要疾病。從醫學史的記載上,亦可見醫生不斷嘗試的各種治療方法。
于是,近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學研究水平的提升,在這場生與死的較量之中的基礎上,催生出了醫學學科的一個重要獨立學科——腫瘤免疫學,如今已形成眾多細化分支研究領域。
如今,我國腫瘤免疫學有哪些新進展,對抗腫瘤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探索?記者帶著這些疑問,對深耕腫瘤免疫學研究22年的王明軍進行了專訪。
王明軍現任深圳市因諾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對腫瘤免疫學有著深入的研究,他還是深圳“孔雀計劃”腫瘤生物標志物和免疫治療技術團隊的核心成員。
“醫者仁心”:臨床與研究殊途同歸
如今,王明軍在腫瘤免疫學研究領域做出了許多的貢獻,若想全面了解他的眾多科研成果的源頭,還要回溯到20幾年前。正是一步步勤學篤實的踏實作風,才有了此后不斷涌現的碩果。
1994年,王明軍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習。5年的臨床醫學課程,讓王明軍做足了當一名好醫生的準備。
王明軍說:“當時,做一名外科醫生是我的理想,也是醫學院所有男生的理想。理由很簡單——能夠救死扶傷。”
1999年,一個碩士研究生免試保送機會改變了王明軍的事業軌跡。外科醫生沒做成,卻從此和腫瘤免疫學結下深厚的緣分。
當時,成績優異的王明軍被保送本校繼續攻讀腫瘤免疫學碩士研究生,而他的導師便是一位曾留學丹麥的免疫學學科的帶頭人。跟隨導師進行學習研究的時候,王明軍對腫瘤免疫學有了進一步的認知,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腫瘤免疫學研究的突破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福音。醫學研究和臨床醫學一樣,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救死扶傷。明確這一點之后,王明軍努力學習、認真科研的勁頭更足了。
“因為碩士研究生導師與丹麥的合作關系,碩士研究生三年級的時候,我得到一個去哥本哈根大學做研究生碩士課題的機會。”王明軍說,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那次機會讓他結識了此后他的博士生導師Mogens H.Claesson博士和Mogens H.Nissen博士。
2001年到2002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學院深造一年的王明軍,如期完成了他的碩士課題,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但此時,丹麥學習生活的那一年讓他感受頗多,先進的醫學技術、良好的實驗室環境,在他心中縈繞不去。最終,他決定返回丹麥繼續學習、深造。
回到哥本哈根大學后,王明軍還在做碩士課題的那個實驗室,跟隨他的丹麥導師Claesson博士和Nissen博士,而他的身份是客座研究員。
“在丹麥讀博士和國內不一樣,寬進嚴出。進之前要申請,但在那里博士相當一個工作職位,工資待遇很不錯。所以,申請的時候,實驗室需要相應的經費。我一直努力申請,2006年有機會拿到美國的一個研究項目的經費,跟隨丹麥導師進行博士學習、研究。”王明軍說,從2001年到2009年博士畢業,他和丹麥導師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師生友誼,導師的為人處世和做學問的態度足以影響他一生,至今,他還一直和丹麥導師保持密切聯系。
在丹麥的8年時間,王明軍取得了丹麥綠卡,獲得永久居留、工作的權利。在丹麥這樣一個綜合幸福指數非常高的國度,王明軍收獲了學業、事業、愛情和家庭。
“丹麥的8年時間是我此生最難忘的美好時光之一,我在丹麥遇到了我的愛人一一個北京女孩,在那里成家、定居,可以說是家庭事業雙豐收。博士快畢業的時候,無論生活還是工作,確實都非常。舒服。”王明軍頓了頓,繼續說:“但我當時想,如果我們繼續這么待下去,在這樣安逸的環境中,我似乎已經看得到遙遠的未來是什么樣子了!”
有一股闖勁的王明軍和妻子商量后,決定暫時告別安逸的生活環境,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決定換一種生活方式,換一個國家看看,3年后再回來。我打算找一家頂尖的實驗室,繼續深造,讓自己在專業技能上得到提升。”王明軍說。
最后,王明軍認準了美國貝勒醫學院終身教授、國際著名腫瘤免疫學家王榮福教授。“王榮福教授是美國貝勒醫學院知名教授,是腫瘤免疫學的大家,他曾與細胞免疫治療開創人stevenRosenberg博士工作多年,在國際上聲望很高。而且,我當時希望選擇華人科學家的實驗室,還有一重考慮,就是希望將來有機會回國合作,和國內接軌。”王明軍說,雖然到美國后,工資只有丹麥做博士后的一半,但是他的初衷很明確,為了提升專業技能,為了發展事業,他干勁十足。
2009年7月,王明軍到達美國貝勒醫學院,進入王榮福教授的實驗室。在這個來自于世界各地科學家的大團隊里,王明軍的研究方向最終確定為腫瘤免疫的相關研究。
2012年,3年期滿,王明軍帶著愛人和美國出生的女兒再次回到了丹麥。和丹麥導師交流后,他本打算在哥本哈根大學Herlev醫院癌癥免疫治療中心做腫瘤臨床研究工作。這個時候,美國導師的一個電話再一次改變了王明軍的事業軌跡。
“孔雀計劃”:助力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
美國導師電話里說的,就是深圳市“孔雀計劃”項目。
“孔雀計劃”重點圍繞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戰略目標,以推動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產業,培育新能源、互聯網、生物、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聚集一大批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而王明軍在腫瘤免疫學領域的相關研究,無疑成為該計劃關注的發展方向。鑒于當時YCR-T和CAR-T細胞免疫治療在歐美臨床試驗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療效,而國內腫瘤免疫治療水平相對落后,對這先進技術還知之甚少。王明軍說“我們已經意識到腫瘤特異性免疫治療必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國內患者多,市場需求巨大。我們團隊在這個領域研發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