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11年3月,國家正式將深圳前海開發納入“十二五”規劃綱要。開發建設前海,是國家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三十周年的歷史結點上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前海將以“創新、市場化、與國際接軌”為指導思想,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體制創新、科學高效,高端引領、集約發展,統籌規劃、輻射示范的原則,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努力打造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范區。
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離京視察第一站就到前海,對前海開發開放作出重要指示:前海開發開放是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的新契機、轉型升級的新推力、改革開放的新起點、粵港深港合作的新平臺:將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充分發揚特區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落實比特區還要特的先行先試政策。
前海合作區位于深圳西部蛇口半島的西側,珠江口東岸,地處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主軸和沿海功能拓展帶的十字交匯處,毗鄰香港、澳門,由雙界河、月亮灣大道、媽灣大道、寶安大道和西部岸線合圍而成,占地面積14.92平方公里。前海合作區是未來珠三角地區的超級綜合交通樞紐,擁有覆蓋華南沿海數十個港口的公共駁船快線,匯聚了多條高速、快速路及12條軌道交通線,10分鐘內可抵達深圳國際機場,30分鐘內可抵達香港港和香港國際機場,形成了銜接深港、覆蓋珠三角、通達亞太、輻射全球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具有服務全國及全球市場的優越交通條件。
前海的功能定位為現代服務業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珠三角產業升級的引領區: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及其他專業服務四大產業。到2020年,建成基礎設施完備、國際一流的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具備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體制機制和法律環境,形成結構合理、國際化程度高、輻射能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體系,聚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企業,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在全球現代服務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
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
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位于深圳西部港區、珠江入海口東側,背依大、小南山,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保稅港區于2008年10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2009年7月1013通過驗收,2009年年底正式封關運作。保稅港區規劃面積3.71平方公里,一期圍網封關面積1.176平方公里,包括港口作業區(媽灣港區集裝箱碼頭5、6、7號泊位)0.456平方公里和物流園區0.72平方公里兩部分,以“物理圍網+電子圍網”方式進行監管。截至2014年底,保稅港區內已經建成現代化倉庫8棟,建筑面積約48萬平方米,其中保稅冷庫約1.2萬平米,單位面積產出效益在全國保稅港區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區內已建成7座總面積達4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供應鏈設施及辦公場所,最終規模將達到1007萬平方米。
前海灣保稅港區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先行啟動區和重要功能區,未來將按照深港共建全球性物流中心的目標,積極借鑒國際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通行的規則,探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由貿易港區,打造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有重要影響的航運服務基地、供應鏈管理中心和國際貿易平臺。根據前海總體發展規劃要求,保稅港區將重點發展航運服務、供應鏈物流、國際貿易、創新金融四大主導產業,具有以“保稅”為主要特征的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功能,主要開展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中轉、國際轉口貿易以及與之相應的金融、保險、代理、展示、檢測、維修、航運服務等服務貿易。
保稅港區是中國國內開放程度最高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前海合作區是深港合作的國家戰略區域,實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實行特殊的財稅政策、探索試點跨境貸款、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等。前海灣保稅港區位于前海合作區范圍內,既享有保稅港區的特殊功能,又享有前海合作區的特殊優惠政策,是中國國內政策最優惠、運作成本最低、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特殊區域之一。
前海合作區是“特區中的特區”,承擔為國家在新時期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引路的重要歷史使命,將堅持機制創新、先行先試,積極借鑒國際慣例和成熟運作經驗,充分發揮香港在前海開放中的獨特作用,在粵港合作框架下,形成兩地產業互補、經濟一體和社會共融的發展格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于2015年4月27日掛牌成立,是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港經濟深度合作的主要板塊,規劃面積28.2平方公里,分為前海區塊(15平方公里,含前海灣保稅港區3.71平方公里)和蛇口區塊(13.2平方公里)。該片區將把自貿區體制機制創新、前海國家服務業開放發展戰略平臺功能、蛇口發達的港口航運產業基礎更好結合起來,形成區位、政策、體制和產業的疊加優勢,進一步發揮新時期深圳經濟特區先行先試作用,更好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前海蛇口自貿區根據產業形態分為三個功能區:一是前海金融商務區,即前海區塊中除保稅港區之外的其他區域,主要承接服務貿易功能,重點發展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和專業服務,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亞太地區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二是以前海灣保稅港區為核心的深圳西部港區,重點發展港口物流、國際貿易、供應鏈管理與高端航運服務,承接貨物貿易功能,努力打造國際性樞紐港。三是蛇口商務區,即蛇口區塊中除西部港區之外的其他區域,重點發展網絡信息、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與前海區塊形成產業聯動、優勢互補。
前海蛇口自貿區將更加注重金融功能,疊加自貿區政策后,前海蛇口片區將圍繞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及匯率市場化改革,重點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深港金融市場互融互通、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試,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
前海蛇口自貿區將重點做好包括法治建設、行政服務、深港澳合作、金融開放與創新、國際貿易集成功能、航運物流等方面的六大改革創新,推動以“深港組合港”形式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樞紐和重要門戶,打造自貿試驗區新的標桿,加快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世界貿易重要基地和國際樞紐港,努力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支點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為我國實施自貿區戰略,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積累新經驗、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