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萍
【摘要】 目的 研究氣虛型便秘患者應用溫針灸治療的護理干預方式。方法 90例氣虛型便秘患者, 隨機分為常規組和溫針灸組, 每組45例。常規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和護理, 溫針灸組在常規組基礎上應用溫針灸治療和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氣虛型便秘治療效果;大便次數恢復正常時間、便質恢復正常時間、治療時間;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焦慮狀態的差異。結果 溫針灸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78%)高于常規組(82.2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焦慮狀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焦慮狀態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 且溫針灸組生活質量、焦慮狀態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溫針灸組大便次數恢復正常時間、便質恢復正常時間、治療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結論 氣虛型便秘患者應用溫針灸治療輔以相應的護理干預, 效果確切, 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提高生活質量, 縮短治療時間, 值得推廣。
【關鍵詞】 氣虛型便秘;溫針灸;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105
功能性便秘為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是非全身疾病或腸道疾病所致原發性便秘, 也為習慣性便秘, 目前多采用藥物治療, 但效果欠佳[1]。本研究分析氣虛型便秘患者應用溫針灸治療的護理干預方式,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氣虛型便秘患者, 隨機分為常規組和溫針灸組, 每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便秘診斷標準[2], 中醫辨證分型均符合氣虛型便秘。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精神疾病、原發性疾病、腸道器質性病變、出血傾向、血液疾病患者。溫針灸組患者男23例, 女22例;年齡34~78歲, 平均年齡(49.34±9.55)歲。病程6個月~14年, 平均病程(6.45±4.52)年。
常規組患者男24例, 女21例;年齡35~78歲, 平均年齡(49.92±9.36)歲。病程6個月~14年, 平均病程(6.46±4.5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和護理, 溫針灸組在常規組基礎上應用溫針灸治療和護理。①溫針灸治療。采用胃俞穴、氣海穴、天樞穴、脾俞、支溝穴和上虛穴, 常規消毒后用50 mm×0.35 mm華佗牌針灸針直刺2寸, 輕微提插捻轉直至產生酸脹感, 并用2.5 cm長艾條插在針柄上, 點燃進行溫針灸。每個穴位針灸4個艾段。②護理干預。指導患者進食豐富纖維素水果和蔬菜, 多飲水, 定時排便。給予腹部按摩, 順時針進行旋揉, 15 min/次, 力度均勻, 直至手下發熱為準。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使其樹立治療信心, 以良好的狀態接受治療, 并通過播放輕音樂和介紹成功治療病例等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氣虛型便秘治療效果,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大便次數正常, 便質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減輕, 大便次數增加, 便質好轉;無效:癥狀、大便次數和便質均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大便次數恢復正常時間、便質恢復正常時間、治療時間;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焦慮狀態的差異。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溫針灸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78%)高于常規組(82.2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焦慮狀態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焦慮狀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焦慮狀態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 且溫針灸組生活質量、焦慮狀態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大便次數恢復正常時間、便質恢復正常時間、治療時間比較 溫針灸組大便次數恢復正常時間、便質恢復正常時間、治療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功能性便秘的發生和腸道功能紊亂相關, 近年來, 其發病率逐年升高, 因功能性便秘所帶來的身心危害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部分高齡伴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若出現功能性便秘, 容易用力排便, 導致血壓在短時間內升高, 增加機體耗氧量, 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心絞痛和腦出血, 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目前臨床對于功能性便秘多采用刺激性瀉藥、直腸內給藥等方法進行治療, 但效果欠佳[4, 5]。
祖國醫學認為便秘可分為虛秘和實秘, 其中, 氣虛型便秘多跟氣虛無力、傷津耗液等所致腸道傳導無力相關, 治療需以潤燥通便、滋陰養血以及活血益氣為主要原則[6]。采用針刺治療可促進腸蠕動, 增強大腦皮質以及腰骶部脊髓中樞對排便反射的調節, 提高結腸平滑肌、肛提肌等的緊張性, 促進胃腸道平滑肌運動功能改善, 促進腸內廢物排出。加用艾葉進行溫針灸, 可發揮溫熱作用和艾絨藥理作用, 促使氣血流通、疏通筋脈, 可通調大腸腑氣, 促進大便排出。在溫針灸治療的同時輔以心理疏導、飲食護理等相關護理, 可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保持健康飲食[7, 8]。
本研究中, 常規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和護理, 溫針灸組在常規組基礎上應用溫針灸治療和護理。結果顯示, 溫針灸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78%)高于常規組(82.2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焦慮狀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焦慮狀態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 且溫針灸組生活質量、焦慮狀態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溫針灸組大便次數恢復正常時間、便質恢復正常時間、治療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
綜上所述, 氣虛型便秘患者應用溫針灸治療輔以相應的護理干預, 效果確切, 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提高生活質量, 縮短治療時間,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蘆織. 溫針灸對治療氣虛型便秘的護理干預. 光明中醫, 2014, 29(3):615-616.
[2] 謝德群. 溫針灸法治療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 當代醫藥論叢, 2012, 10(11):154-155.
[3] 孫彥輝, 孫永輝, 趙振栓, 等. 溫針灸對慢傳輸型便秘大鼠結腸P物質、血管活性腸肽表達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 2012, 32(21):4681-4682.
[4] 孫彥輝, 孫永輝, 肖紅玲, 等. 溫針灸對慢傳輸型便秘大鼠結腸肌電的影響. 時珍國醫國藥, 2012, 23(5):1176-1177.
[5] 任亞東. 溫針灸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36(2):60-62.
[6] 吳玉敏, 吳雪梅, 丁文濤, 等. 頭針配合溫針灸天樞、關元穴治療中風后便秘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2, 10(21):230-231.
[7] 吳巧瓏, 蘇淋. 溫針灸聯合穴位帖敷治療缺血性卒中后便秘102例. 泰山醫學院學報, 2016, 37(3):317-318.
[8] 徐秋霞. 溫針灸聯合濟川煎加減治療陽虛型便秘35例臨床觀察. 湖南中醫雜志, 2016, 32(9):92-94.
[收稿日期: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