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良 翁偉 劉志敏

【摘要】 目的 觀察陽春市支氣管哮喘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及解決對策。方法 選取陽春市16個鄉鎮按照隨機抽樣表進行隨機、分層、不等比及整群抽樣調查, 完成調查患者11000例, 調查區域包括:農村自然區、農村開發區、工業開發區及城鎮區域, 凡戶籍登陸在冊年齡所有人口均入選。采用全省統一的調查方法、步驟和問卷, 根據調查結果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結果 11000例患者中經篩選確認新發哮喘患者330例, 發病率為3.00%。陽春市男性支氣管哮喘患者發病率為3.28%, 顯著高于女性的2.3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陽春市確診的330例哮喘患者中男性256例, 女性74例;男、女性患者中哮喘多發于36~56歲年齡段。結論 陽春市支氣管哮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且36~56歲為高發年齡段, 應進行規范化治療, 提高患者激素吸入的依從性, 避免接觸過敏原, 降低發病率。
【關鍵詞】 陽春市;支氣管哮喘;流行病學;解決對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115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 且從嬰幼兒到學齡各個年齡段均有發病。數據報道顯示[1]:哮喘患病率呈現上升及年輕化趨勢, 并且我國0~14歲患兒哮喘患病率趨于上升趨勢。目前, 臨床上對于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更多的參考《患者哮喘防治指南》進行治療, 必須堅持長期、持續、規范及個體化治療原則, 以吸入療法為主, 加強患者哮喘預防、檢測及隨訪(規范化治療)[2]。作為全國患者哮喘流行病學調查的一部分, 陽春市患者哮喘協會應疾病控制中心要求對患者支氣管哮喘流行病學情況進行調查, 為支氣管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據和參考[3]。為了探討陽春市支氣管哮喘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及解決對策, 選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陽春市支2~86歲患者11000例進行哮喘流行學調查,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陽春市16個鄉鎮按照隨機抽樣表進行隨機、分層、不等比及整群抽樣調查, 完成調查患者11000例, 其中男7815例, 女3185例, 年齡2~86歲, 平均年齡(45.42±15.72)歲。入選患者均符合全國患者哮喘協會制定的關于患者哮喘臨床診斷標準。
1. 2 方法 本課題調查區域包括:農村自然區、農村開發區、工業開發區及城鎮區域, 凡戶籍登陸在冊年齡所有人口均入選。采用全省統一的調查方法、步驟和問卷, 內容包括:年齡、職業、支氣管哮喘的相關癥狀、危險因素、發作的激發因素以及對哮喘的認知程度等多個開放式問題。先由統一培訓后的初級醫護人員組成調查員對全部抽樣人群進行調查、等級。本研究中, 共發放11000份問卷調查, 回收11000份, 回收率為100.0%。問卷調查填寫前均由醫院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對于年齡較小患者, 可以由家屬代寫;對于文化程度較低患者家屬, 可以由工作人員根據患者情況代填[4, 5]。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發病率情況 11000例患者中經篩選確認330例患者哮喘, 發病率為3.00%。
2. 2 陽春市支氣管哮喘男女患者哮喘發病率比較 陽春市男性支氣管哮喘患者發病率為3.28%, 顯著高于女性的2.3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陽春市330例確診哮喘患者男、女年齡分布比較 陽春市確診的330例患者中男性256例, 女性74例。男、女患者中哮喘多發于36~56歲年齡段。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 它是由于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 并且成為全球范圍內威脅公眾健康的疾病。患者由于機體免疫力相對較低, 處于哮喘發作的敏感階段, 發病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 將會形成氣道重塑, 導致不可逆性氣道縮窄及肺功能損傷, 影響患者學習和生活, 嚴重者將威脅其生命。近年來,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 支氣管哮喘發生率呈現上升及年輕化趨勢, 并且患者哮喘死亡率有增加趨勢[6]。本研究中, 11000例患者中經篩選確認330例新發支氣管哮喘患者, 發病率為3.00%。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為:①陽春市城區城市進程化的加劇, 導致工業發展迅速, 從而引起空氣污染嚴重。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居民居住環境、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發生改變, 再加上種花草、海鮮等過敏原暴露增加, 導致呼吸道感染機會增多。③隨著患者哮喘防治工作的不斷推廣, 使得許多誤診為喘息性支氣管患者及時得到正確診斷。本研究結果中, 陽春市確診的33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男性256例, 女性74例。男性發病率為3.28%, 顯著高于女性的2.3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女性患者中哮喘多發于36~56歲年齡段。為了降低陽春市支氣管哮喘發病率, 應該避免患者寒冷、干燥兩種不良刺激, 根據天氣冷暖及時戴圍巾、口罩, 養成用鼻呼吸的好習慣, 盡量多進行室內運動, 可以選擇在潮濕的環境中進行游泳, 盡可能讓患者避免接觸基礎煙草污染, 提倡少吸煙或不吸煙, 尤其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員應該控制被動煙霧, 從而減少患者哮喘急性發作[7]。
綜上所述, 陽春市支氣管哮喘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 且36~56歲為高發年齡段, 應進行規范化治療, 提高患者激素吸入的依從性, 避免接觸過敏原, 降低發病率。
參考文獻
[1] 王春燕.匹多莫德聯合孟魯司特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導報, 2015, 12(29):82-85.
[2] 馮秋月. 懷柔區支氣管哮喘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5(4):24-26.
[3] 張蘊芳, 江麗萍, 陳光福.嬰兒喂養方式與患者支氣管哮喘關聯性的meta分析.臨床兒科雜志, 2013, 31(2):186-189.
[4] 唐素萍, 劉艷琳, 王世彪, 等.2010年福建省福州地區0-14歲患者哮喘患病情況調查.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2, 27(12):928-930.
[5] 沙莉, 邵明軍, 劉傳合, 等.2010年與2000年中國城市患者支氣管哮喘患病率比較.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5, 38(9):664-668.
[6] 潘珍珍, 李羚, 郭赟, 等.CD4+CD25+Foxp3+調節性T細胞與IL-33在患者哮喘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4, 16(12):1211-1214.
[7] Stelmaszczyk-Emmel A, Zawadzka-Krajewska A, Szypowska A, et al. Frequency and activation of CD4+CD25+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from children with atopic allergy.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13, 162(1):16-24.
[收稿日期: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