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娟
摘 要:將興趣教學法巧妙地應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既能讓學生與教師產生很好的交流和互動,還能讓初中美術教學質量得以提升。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在美術課程中的主體地位,不受制于教室的約束,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興趣教學法;應用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現今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美術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基礎美術知識與繪畫技巧,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
一、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必要性
1.美術課程作為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應用興趣教學法顯得尤為必要。興趣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積極性與熱情,提高美術課程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從而提升初中課程體系發揮作用。
2.在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得比較遠,缺少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自然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教學法引入初中美術教學中后,教師則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學生的興趣點所在,更好地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的興趣也會因為教師的正確引導重新激發出來,從而逐漸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多,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更有利于興趣教學法的開展。
3.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不僅可以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還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實現提高美術教學效果的目的。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才能進一步讓學生掌握教學目標中的美術知識,開闊美術視野,提升藝術修養。
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的措施
1.結合情境創設教學法,為課堂增添興趣點
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中,情境創設教學法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師通過對情境的預設,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完成美術作品的同時飽含對美的感受,從而各自感悟發現不同的美,提高個人的審美意識。例如,在“艱苦的歲月”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紅軍在長征時期的艱難困苦,通過這一情境的設定,讓學生體會到紅軍不遠萬里的艱辛,然后再正式進入課題。這樣一來,學生在觀察雕塑時,就會透過雕塑感受到長征精神的可貴以及在如此艱苦條件下紅軍的堅定信念,對紅軍的崇敬之感油然而生。又如,在教學凡高的名作《向日葵》時,教師可以進行實地教學,將學生帶到實地去觀察向日葵地,讓學生在欣賞震撼美景的同時,感受作者內心激情澎湃的世界。這時,學生再去觀察這幅名作,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激動人心以及靈動感,理解到畫中的向日葵不僅僅是表面的寫生,更是一種對原始生命力的熱情向往。
2.利用教學資源輔助,提升教學成效
傳統的黑板加講臺的模式已經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了,自然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學校要對美術課程提高重視度,并結合各類教學資源的輔助,才能讓美術課程真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現在很多學生對漫畫特別感興趣,漫畫作為美術領域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講解與漫畫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樣學生既對所教內容感興趣,還能學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知識。與此同時,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直觀感受的過程,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與欣賞水平,對提升學生的審美觀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3.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參與教學中
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改變傳統的一味灌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美術教師在應用興趣教學法后,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美術知識與作圖技巧,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教師作為引導者,要以培養學生基本的美術知識和審美鑒賞能力為目標。例如,在講解“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伏爾加船夫曲》為學生營造情境,在學生提高興趣之后,再為學生描述纖夫的艱辛與不易,這樣學生會迅速進入審美狀態,感同身受之余,則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綜上所述,讓學生掌握基礎美術知識和提高學生在美術領域的綜合素質,是目前初中美術的基本教學目標。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引入興趣教學法,以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導向,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美術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美術知識和繪畫技巧的目標。同時,興趣教學法的引導,會讓部分學生從小對美術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我國的美術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汪益紅.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24):61.
[2]游桂蘭.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才智,2015(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