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珠
摘 要: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與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存在較大的差異。初中階段的語文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有所拓展,需要學生學習、記憶的新內容增加了很多。相比基礎知識,對閱讀與寫作的要求也明顯提升了。學生也更應該加強這兩方面的能力與功底。從閱讀能力入手來探討初中一年級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方法。文章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作用。第二部分主要說明老師帶領學生閱讀的意義。第三部分則探討學生寫讀書筆記的好處。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并且提出作者觀點。
關鍵詞:閱讀興趣;初中語文;讀書筆記
一、提升學生興趣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好奇心去不斷探索,并且以此為樂趣。在這種興趣的激勵下,也才有可能創造出一定的成就。老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時候,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若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就能夠主動去閱讀,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自然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那么老師如何提升學生的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名人名言的激勵很重要。不論是中國的著名學者還是國外的詩人、哲學家等,歷朝歷代都有眾多推崇讀書的人們,也留下了很多名言警句。諸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等,都在告訴后人讀書的重要意義以及讀書對于提升個人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學生在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之前,應該首先學習這些名人名言,以在心中形成“讀書使人明智”的印象。其次,為學生介紹經典名著。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說明其內容、形式都有超出其他書籍的優勢。所以為學生介紹名著可以幫助學生從讀名著開始逐漸打開閱讀的世界,提升學生讀書的興趣,讀名著、讀經典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也一定是深遠而持久的。
二、老師帶領學生閱讀
語文老師有較大的閱讀量,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與其只是耳提面命地讓學生讀書,還不如帶領學生共同閱讀。老師可以將自己覺得好的書推薦給學生,并且利用自習課的時間,每周一到兩次,帶著學生一起讀。也可以到講臺前為全班學生閱讀,每讀完一個章節后,與學生分享體會。采取這種師生一起閱讀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熱情以及參與度,使學生閱讀的效率提升,閱讀的質量提高。此外,還可以利用中午自習的時間,一般是二十分鐘左右,固定或不固定叫一個同學為其他學生閱讀。實際上,大部分不喜歡讀書的學生也并不是多么討厭讀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覺得自己讀書沒有意思,而且也堅持不下來。所以老師帶著學生一起讀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讓學生每天都能讀幾頁書,長此以往,對學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堅持寫讀書筆記
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應該寫讀書筆記。在寫讀書筆記之前,應該首先明確讀書筆記的內容以及作用。讀書筆記總體上應該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書中運用得非常妙的描寫,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幾句話,甚至是一個詞。在積累這樣的內容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知識也會逐漸豐富起來。另一部分則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思考、與作者的共鳴。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一些思考和共鳴,這些思想的火花一定要及時記錄。隨著思考的不斷積累,學生的思想也會逐漸變得深邃,思考范圍也會逐步變寬、變廣。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應對閱讀理解的題型,更能夠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構筑完整的思維方式,完善學生的人格。總而言之,讀書筆記的意義非凡,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理解。首先,它是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好辦法,從這一點來說,其作用相當于積累本。其次,是學生記錄生活,記錄思考和情感的載體,也會在日積月累中逐漸豐富起來,使學生日漸成熟。因此,老師應該督促學生寫好讀書筆記,記錄下每一個思考過程。
總之,初中一年級階段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異常重要,對學生日后語文的學習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個階段,要想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需要從以上所提及的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以提升學生的興趣為抓手,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之后,學生就能夠做到主動閱讀,在閱讀中思考。其次,老師要身先士卒,帶領學生閱讀,為學生樹立榜樣。最后,要求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這將會對學生日后的人格形成以及思維培養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都需要學生長久地堅持。
參考文獻:
[1]劉斐斐.初中語文現代文句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蘇青.新課標下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8.
[3]陳為信.淺談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J].閱讀與寫作,2013(42):15-17.
[4]肖越曦.中考現代文閱讀答題誤區及初中閱讀教學方法研究:以呼市今年中考語文試題為例[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5]培根.培根隨筆[M].北京:商務出版社,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