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霞
摘 要:閱讀,不僅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多數科目學習的基本功,是汲取、消化所學知識不可或缺的根本路徑,還是拓展知識層次、提升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因而,小學各科教師都應高度關注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指導。
關鍵詞:小學;讀書;活動;原則;策略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的過程是每名小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和知識評判積累的過程。在小學的各科教學內容中,讀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小學教材中的內容無法滿足小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故而,通過拓展讀書,可使學生拓展知識、開闊視野,也就是說,拓展性的閱讀是教材內容的補充和拓展。當然,讀書對提高小學生的智力也是非常有益的。為有效提高小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激發其學習潛能,各學科教師都需要在引導學生讀書的實踐中精心設計和指導,其中班主任應付出更多精力來組織和指導。
一、小學讀書活動分析
在開展讀書活動時,由于小學生對書籍的選擇缺乏指導,易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的特征。小學生選擇閱讀的篇目或內容往往是圖好玩、圖熱鬧,跟風追星,大多學生沉迷于卡通或動漫書中,只有少數小學生能相對理性、客觀地選擇閱讀書籍。這是由小學生年齡、判斷力、價值觀的局限所決定的。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向,是小學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共同的責任。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者,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由于小學生知識水平、自身理解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握讀書方法,這時就需要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學生不合理的讀書方法,從而保證學生讀書的效率和質量。
小學生的讀書活動還受一些片面因素影響。如不少家長教育孩子重視課本忽視課外讀書,受追求考試分數的影響較為突出,這對學生的素質養成是極為不利的。
二、指導小學生讀書的原則和宗旨
小學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在指導小學生讀書活動中要把握正確的方向,那就是拓展知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自我進修能力及綜合素質。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學生中開展讀書活動,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讀書的需求及問題科學指導學生的讀書方向,合理推薦閱讀篇目和內容。
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開展讀書活動時不能急于求成,要明白讀書是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指導讀書時,應正確引導學生制訂合理的讀書計劃,一方面讀書的內容上應先淺后深,由易到難,另一方面讀書的進度要適度,不追求一口吃飽,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此外,在指導小學生讀書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不硬性追求學生讀書內容、讀書進度的整齊劃一。小學生只有在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篇目時,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讀書中,對自己不喜歡的書籍學生會產生反感,讀書的意愿就會被打壓下去。每名學生的興趣取向是不盡相同的,教師在正確引導的前提下應允許學生有個人的讀書偏愛,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其多讀一些有益的篇目。
三、指導小學生讀書活動的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小學生感興趣的書籍,學生心中才會產生讀書的意愿,從而主動去閱讀。所以,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書活動時,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出有趣的、輕松的讀書環境,激發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如,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教師設置一個與閱讀篇目相關的情境,通過黑板、墻報、多媒體等展示與篇目內容相關聯的圖片、音樂或動畫,還可在讀書前采用啟發式引導,給學生提出一個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到書中去找答案。
讀書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正確的讀書方法會事半功倍,錯誤的讀書方法會南轅北轍。小學生的讀書能力不高,教師要認真指導,教給他們閱讀方法。告訴學生,讀書過程中應注意對點和面的把握,關注作者的中心意圖,尋找文章中起承啟、點睛作用的段落或內容。只有在讀書過程中抓住重點、要點才能提高讀書效率。
在指導學生讀書時,教師要告誡學生不能“讀死書、死讀書”,指導學生大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發揮學生讀書的主體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去讀書,把讀書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弊x書是倡導個性的,教師要明白每名小學生都是有獨立情感的讀者而不是讀書機器。教師在正確指導的前提下,鼓勵小學生個性解讀書籍,多元化、有個性、有童趣的解讀是小學讀書活動中應大力提倡的。
此外指導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并且學會如何記筆記,是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指導讀書活動的必要功課。教師指導學生在讀書時對好的、經典的、重點的內容進行摘抄,允許學生在書上進行圈點批注,安排學生在讀書后寫出體會或總結,將讀書筆記作為學生積累的百寶箱。
參考文獻:
[1]江燕紅.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策略[J].學園,2014(34):111.
[2]梁春先.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