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艷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越來越重視,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給學生創造發展個性的條件,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個性;全面發展;學生
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是以獨立的個體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這是學生發展的基本需求。學校階段是學生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讓學生得到綜合性發展。為了有效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有效發展個性
在我國的傳統教育中,教師總是以一種威嚴的形象出現,這一直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無法像朋友那樣親密相處。為了有效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營造一種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像朋友一樣和學生相處,這樣學生就不會屈居于教師的威嚴之下,敢于大膽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個性,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以一副和顏悅色的面孔出現,即使有的學生調皮搗蛋也要耐著性子對其進行教導,不能經常發脾氣,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溫暖,愿意敞開心扉和教師交朋友,這樣就能營造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個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
二、因材施教,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一位學生的性格也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得學生德、智、體、美、勞等能得到綜合性發展,幫助每一位學生都獲得全面發展。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同,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例如,某些學生平時性格很內斂,但是具有一定的特長,那么在舉辦一些活動時,教師就可以安排這些具有特長的學生參與到其中,有效鍛煉他們的性格,使得他們敢于表現自己、樂于表現自己,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長處有效展示出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性格內斂的學生逐漸變得開朗起來,幫助學生獲得全面成長。同時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根據學生的性格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比如某些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向這些學生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使他們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自信心,這樣也有利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態,有效喚起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讓學生得到綜合性發展。
三、樹立科學的學生觀,為學生良好的個性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因為學生的個性差異而對學生進行區別對待,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應該一視同仁,給予每一位學生同等的展現個性的機會,給予每一位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多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使得學生可以有效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展示自己的個性,也能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樹立科學的學生觀,也是認真踐行以人為本教育觀念的體現,它可以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有效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不斷成長。
四、建立有效評價機制,為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為了有效引導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在教學時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有效監督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情況,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全面提升,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表現給出公正合理的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個性發展的不足之處,使得學生能養成良好的個性習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使學生能夠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挖掘別人的閃光點,有效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對他人的認同感,讓學生積極汲取別人的優點,不斷完善自己。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發展得更為完善,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
總之,在學校教育中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做到的。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教師要多為學生創造個性發展的條件,有效引導學生發展良好個性,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成為一個綜合性人才,將來好為祖國的建設發展出力。
參考文獻:
[1]吳鳳剛.人的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
[2]孟會杰.實施素質教育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J].經濟師,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