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萍
摘 要:電子白板的使用讓現代化小學教育模式更加靈活豐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啟發學生的思維,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學習束縛,讓學生在自我認知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將電子白板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合,可以促進學生數學理論化知識的實踐提升。就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電子白板;小學數學課堂;運用
電子白板的教學模式延續了傳統黑板教學方式,靈活性和互動性的有效結合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靈活多變,通過互動實踐加強數學理論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都有明顯提升。
一、電子白板教學模式概述
電子白板的教學模式是延續了過去的黑板教學模式,加入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從而利用電子白板、投影儀、電腦構成的三位一體交互式多媒體教學,替代了黑板和粉筆的教學方式,通過投影儀將電腦中的課件投放在電子白板上,供學生觀看學習,重難點問題可以利用電子筆畫出,靈活性和互動性較好,深受現代化課堂教學的推崇。
二、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
1.提高課堂的靈活性
傳統的多媒體教學大多是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師圍繞課件進行知識講授,學生被動單一地進行學習,學習效果較差,很多不懂的問題也得不到及時的反饋,造成學生的誤解,學習態度大大降低。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于數學這門靈活的理論課程,采用了電子白板的教學方式,通過數學課件的投放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不懂的問題進行即時回放和探討,讓課堂更具靈活性。
教師過去在課堂上教學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很少有即興發揮,單一的教學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如今的電子白板式教學,可以將課件資料保存到資料庫中,需要哪個課件就把它投放出來,可以來回觀看,而且對重點問題教師可以用電子筆及時畫出,保證學生真正理解再繼續開展下面的課程,靈活地將書本課件資料變為教師講課時的協助工具,書本資料不再成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可以有效吸收。
比如說,在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第三單元“圖形與變換”中,把鈍角和銳角的例題資源保存到電子白板資料庫中,通過投影儀的投放可以清晰看到鈍角與銳角的數學模型,利用三角板在電子白板上給學生測量示范,讓學生在與實際實踐過程結合的方式下,理解鈍角和銳角的區別。
2.注重教學的互動性
課堂互動更加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方案設計,圖文并茂地展示故事案例,學生會提高學習熱情,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模型更加有探知欲望。在投放過程中,及時使用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勾畫功能、拉屏功能、聚焦功能、計時功能等都可以吸引學生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將不懂的問題放大,細致地進行問題講述,并通過問答等互動方式增加課堂的教學互動,使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時提起精神,認真學習。
比如說,在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數學廣角——搭配問題”中,在排列數和組合數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排列實踐,并通過電子白板進行評分,學生在實踐互動的學習下積極參與,使他們在愉快中收獲知識。針對不同圖形學生太容易遺忘,利用電子白板的拍照功能,放進資料庫中,隨時可以拿出來進行提問講解,并反復進行互動交流,延續黑板和粉筆的互動性,在互動中學習知識,才能將學習的主體確定在學生身上,教師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讓新媒體設備和電子白板在與課本知識的互動配合狀態下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小學生記憶力好,但忘的速度也快,反復的記憶訓練對他們的記憶非常有效,電子白板的資料庫保存功能,就是將學生的瞬時記憶鍛煉為長久記憶的最好方式。利用電子白板的資料庫將學生容易遺忘的重點、難點保存起來,在每堂課開始之前先進行練習鞏固,反復的記憶模式會對大腦產生刺激,讓學生對知識點記憶成為一種習慣,自然這個知識點就會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長久記憶,鍛煉學生的思維。
比如,在分數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對于整數記憶深刻,但是分數始終理解不好,分數的學習記憶容易遺忘。因此,利用電子白板的教學方式,將分數知識保存到資料庫中,在每堂課的課前進行分數的講解,并利用幾何圖形協助學生理解分數知識,運用例題鍛煉學生對分數知識的實踐運算理解,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理解記憶,達到長久記憶分數的效果。
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運用是建立在教師的教學意識和課堂氛圍上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必須擺脫傳統教案和課本的束縛,不依賴新媒體設備的使用,利用簡單的電子白板,進行學生和教師間的互動,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推動現代化教學課程的進度,讓電子白板的靈活教學模式發揮出最大作用。
參考文獻:
[1]余靜.淺談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2015(4).
[2]夏錦高,姚平.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方略[J].師范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