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中
在小學生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強,這對進一步學習數學造成了巨大的障礙。計算是數學學習能順利進行的根本和保障。隨著年級的增高,計算難度會成倍地增加,這就需要學生能根據題目的特征,應用運算定律和一些運算性質,對煩瑣的計算和多種運算方法進行優化,這樣的優化將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提升。而培養學生的計算優化意識就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對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探究和總結。
一、問題現狀
現在的學生計算能力總體下降,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很順利地正確運算一道計算題,有些解決問題,學生明明列對了算式,可得出的結果總是不對。我仔細研究后發現,學生在計算中非常欠缺計算的靈活性,只習慣于埋頭苦“算”,而缺失的恰恰是最為重要的“計”,即缺失計算的優化意識。因此,培養學生根據題目特征,進行算法意識的優化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成因探尋
1.受計算法則的影響
計算法則是所有計算的根本準則,所有教師上課時都會非常重視,不斷強調。從教學“四則混合運算”開始,就要求學生牢固掌握計算法則,同級的怎樣算,有兩級的或有括號的又該怎樣算,學生已形成了計算定式。要打破這種定式,是需要耐心和方法的。因為部分學生心里總是覺得所有計算類題目我能算,從內心深處不愿理解并體會各式各樣的優化算法所帶來的好處,甚至是不屑一顧,所以根本不可能有優化算法的意識。
2.“算法多樣化”與“計算優化”的沖突
新課標對計算教學的明確要求是“重視口算,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但恰恰對“計算優化意識”的培養沒有提及,這就造成了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上對“優化意識”培養的弱化,長此以往,勢必造成學生計算中“優化意識”的缺失。
“算法多樣化”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起到了溝通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和構建知識網絡的重要作用。“算法優化”是計算的升華,是計算想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兩者相輔相成,并不矛盾,所以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使“算法多樣化”和“算法優化”達到和諧統一。
3.各種“要求”的限制和影響
縱觀各冊教材、各種教輔用書以及各類測試題,其中有關計算題的要求,大致有三種:一是“應用運算定律或規律計算”,二是“用簡便方法計算”,三是“能簡算的要用簡便方法算”。這樣的計算要求,實際上是對學生進行簡算的一種提醒,就是說所給的題目都要想辦法簡算,而沒有這種要求的題目則不用考慮簡算。正是由于這樣的計算“提醒”和“要求”,看似人性化,實則是對學生思維發展的禁錮,長此以往,勢必造成學生優化計算自覺意識的缺失。
三、解決策略
1.鼓勵算法多樣,加強算法優化引導
鼓勵算法多樣化,但并非多多益善。有時一道計算題的算法,學生可以想出七八種,甚至更多。這時需要教師進行有效合理的整合,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交流,明了各種計算方法的思路。同時可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一兩種有代表性的算法,真正理解這種算法的優點所在,逐漸培養學生優化計算的意識。
2.淡化“計算要求”,培養優化計算的自覺意識
(1)培養學生計算的自覺優化意識。針對學生唯有看到“簡便計算”這一要求才實施簡算的現象,教師要用各種辦法使學生認識到所有的計算,不管有無計算優化的要求,都要激活計算的優化意識,選擇合理靈活的方法,提高計算的效率與質量。長此以往,學生才能形成計算的自覺優化意識。
(2)培養學生自覺優化計算的能力。能力是意識的支撐,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能力,才能讓意識得以實現。而實現這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便是“口算”,口算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計算能力的強弱。在我的課堂中,只要是符合口算條件的題目,我都盡量帶領學生一起口算,讓口算教學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這樣一來,只要觸及某個數,學生大腦中就能聯想出與之相關的計算。如看到25會想到4,看到125就會想到8,等等。
3.拓展優化意識,優化解題過程
將計算的優化意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其意義遠不止使計算更簡便、更高效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對解決問題方法的優化,進一步拓展解題思路,使學生對各種問題理解得更透徹、更深刻、更有助于數學優化意識的培養。
總之,培養學生的計算優化意識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個過程應貫穿于整個小學數學學習階段,最終目的則是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自覺地形成優化思想,逐步地提高計算技能,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春玲.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3):20—22.
[2]丁玉俊.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探析[J].才智,2016(30):63-64.
(作者單位:重慶市永川區紅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