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稔
【摘 要】相較于普通教育,中職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它與學生步入社會的就業情況息息相關,需要符合社會需求,體現專業性,這就要求中職教育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就中職語文教育課程而言,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語文基本素養的培養,還應有符合自身實踐的相關語文能力培養。本文就中職語文教育差異化教學的必要性,及其內涵分析,闡述中職語文教學差異化策略。
【關鍵詞】中職語文;差異化教學;內涵分析;教學策略
中職教育有別于普通教育,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但是長期以來,中職語文教育都是一層不變的教育模式,統一的教學目標,忽視了學生們存在的個體差異,不能滿足中職學生的具體需求。因此,差異化教學應運而生。中職語文教學實行差異化教學十分必要,并極其具有內涵。
1中職語文差異化教學的必要性
1.1時代發展需要差異教學
當今時代高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當代社會需要的是不斷開拓創新的新世紀人才,而傳統的標準教學已經不能滿足這一需求,“以不同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則尤其必要,給學生們提供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式,這就需要差異化教學來成就。
1.2中職語文教學更加需要差異教學
由于中職學生語文學習基礎、興趣大有不同,不同的專業對應語文的具體需求差異較大,這對于中職語文教學難度較大,同時中職畢業學生除了直接工作外,還可以繼續深造,這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對中職語文教學的不同要求。總之,中職語文教學應更加重視差異教學模式,一旦忽視,選擇傳統的單一模式,勢必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身個性。而采用差異教學不僅能化解中職語文教學尷尬的境地,還能培養出更具專業性和創造型人才,符合社會需求。
2中職語文教學差異化策略內涵分析
華國棟先生曾經說過:“差異教學指的是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從他的話得知,既然是差異教學,那么立足點就是學生的個性差異,包括學生的性格、興趣等各個方面。我們在教學中,應當正視差異,為學生提供合適其自身發展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促進學生進步。對于差異教學,美國學者湯姆林森、我國學者張福生等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結合前人的思考,那么中職語文差異化教學又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正視學生差距,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專業,老師應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務必做到滿足學生不同需求。但這并不意味著消極適應,中職語文教學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方面個體差異,還要結合不同專業特點,實施差異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這才是中職語文叫差異化教學的突出特點,也是重要目的。
3中職語文差異教學實施條件
3.1轉變中職語文教師觀念
在中職語文課堂上,差異無處不在,面對這些差異,老師的態度如何?忽視他們,隨之而來的是教學障礙和老師心中無法舒緩的抱怨。那么,就正視他們,并加以利用,讓這些差異成為老師手中的一把利器和教育出更好學生的重要資源。在當代課堂中應當形成一種理念: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是一種教學資源,應充分重視并積極開發。因此,要想差異化教學良好進行,首先要轉變的就是中職語文教師的觀念,從意識形態上開始改變,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相互進步。
3.2增強教師教學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作為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知識傳授者,在教學上統一教學,從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要求較低。但在實行差異教學的中職語文課程中,對教師能力方面的要求大大提升,中職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評估學生差異能力,還要同時具備設計差異教學課程能力、管理差異教學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整合能力。因此,要想差異教學有效進行,老師們的當務之急就是通過各種知識途徑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增強差異教學能力。
3.3全面了解學生,提供差異教學依據
一是對學生多加觀察,不僅是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還有日常行為狀態,以獲取學生全面的信息,并記錄相應情況,整理分析;二是加強與學生交流,促進師生之間的信任關系。日常觀察獲取的信息畢竟有限,老師應多加與學生交流,這時,老師就不僅僅只是教授者,二是可以站在平等的角度上,甚至是朋友關系,獲取學生的信任,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然后敞開心扉,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三是可以通過學生家長了解學生。學生在學校的時間畢竟有限,老師可以通過家長會或私下交流等方式收集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不僅可以全面了解學生,也能與家長建立一定的友好信任關系,相互交流學生信息,共同探討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總而言之,差異化教學的基本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充分利用差異資源,達到差異化教學的最終目的。
4中職語文教學差異化策略
差異化教學強調的是為不同學生提供合適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機械化的教學模式。
4.1目標差異,重新定位
中職學校的目標是培養社會型人才,為社會提供專業性強的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與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大不同,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還是教學方式、教學評估。但長期以來按照傳統模式進行教學的中職語文教學而言,已經漸漸偏離中職學校的目標,所以,應當明白這一已經存在的目標偏離,在語文差異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基礎的語文素養,還要致力于社會求職等方面的語文能力,更重要的是適應不同職業進行教學,突出職業特征。
4.2專業差異,因材施教
中職學校為適應社會需求,設置的專業種類繁多,不同專業對于語文素養的要求不同,因此針對相應的專業差異,需要靈活地展開教學。一是根據專業差異,需要制定差異教學目標。例如,口語交際教學,旅游、教師等的教學目標相較于技工等專業要高得多。除此之外,導游等不僅要掌握交流、講解等口語技巧,還要做到熟練掌握與應用,而技工等更重視的則是手上技能;二是根據專業差異,制定靈活的教學內容。采用傳統語文教學模式,會漸漸忽視中職語文教學為專業服務的目標,中職語文教學應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目標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加以側重,并選用合適輔導教學材料,使學生深刻了解教學內涵,并加以吸收利用;三是根據專業差距,靈活選擇教學方式。語文教學有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內容,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側重,教學方式也要靈活選用,如導游的教學可以不僅限于課堂,選擇走出課堂的實踐形式也能鍛煉學生“說”的技巧。
4.3個性差距
正如世界上找不出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學生也不是同一模板拓印出來的,不同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各式各樣個性的學生,學生們不僅有語文學習基礎上的差異,還有性格、興趣等方面的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設計適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顯得尤其重要。
4.4差異評價
中職學校的大部分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因此,傳統的教學評價不再適用他們,會傷害他們的信心與繼續奮斗的積極性。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采用差異評價,適合學生個性發展。既要多方式、多層次的評價,又要多主體、多形式評價。
5總結
中學語文差異化教學給中職教育帶來巨大改變,不再把中職學生的差異當作負擔,而是充分利用這一新型的教學資源,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生,選擇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并進行差異評價,真正實現中職學生的特色,得到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兆鈞.“以生定教”理念指導下中職語文差異化教學的案例研究[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5,(6):7-8,9.
[2]丘素珍.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差異化策略分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6,(7):82-82,105.
[3]姜玉梅.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差異化策略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11):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