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要】目的 為了對手術室腹部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原因及其處理辦法予以探討。方法 對普通外科施行的腹部手術而言,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無菌技術管理不完善、手術切口皮膚保護不到位、術中低體溫、病人、環境、器械物品、手術人員等因素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結果 注重對每一個環節的監控,才能達到有效降低腹部手術感染的發生。結論 加強手術室中的護理措施,可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控制腹部手術感染。
【關鍵詞】手術室;切口感染;手術時程;抗生素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2
1 引發感染的危險因素
1.1 病人的自身因素
肥胖病人的脂肪組織會嚴重影響手術的操作與暴露,導致手術時間的延長,另外,因其血脂過高,所以其血容量、血流量均較低,供血不足的組織就容易被感染。脂肪層內無法被存留的無效腔,會讓脂肪的壞死,液化與產生積液,引起細菌在此處的定植,最終就會發生切口感染。而且在手術中,因為使用了高頻電刀,它的高溫本身就會導致切口附近的組織被碳化、氣化,讓液化、壞死現象更加嚴重。
1.2 環境的因素
一旦手術室的自凈時間達不到標準的要求,那么懸浮在手術室內的塵埃、飛沫中都可能帶有病原體,這些致病微生物可能會落到敷料、器械上,也可能在手術過程中直接進入切口,最終污染切口[1];因為條件所限,一個手術間內經常需要進行接臺手術,這時,就沒有時間對手術間的室內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打掃,其室內環境就很難符合標準。
1.3 物品的因素
經常會有些一次性手術用品,出現包裝破損或過期的情況,不一定會被及時發現、處理。而非一次性物品,可能未合格滅菌,比如已污染物品、器械的繼續使用,或者切口周邊的無菌敷料發生浸濕,尤其是胃腸道類的手術中,手術中使用的物品、器械,很容易就會接觸到內容物,但是卻往往都無法保證隨時更換,有些器具可能就會繼續使用,直到手術結束。
1.4 人員的因素
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中,因操作失誤或未能嚴格的按照無菌技術操作規范來執行。比如:術前消毒、口罩、帽子、手套配戴不規范,或未能及時發現手術衣物的破損等。
1.5 管理不完善
手術中手術間門開關頻繁,手術人員相互串門,會造成凈化空氣的局部亂流、渦流引起揚塵及微生物粒子。帶教實習生不嚴格,導致實習生不具備無菌技術觀念。
1.6 防護不到位
位于手術切口周遭的皮膚,都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細致的防護,如果沒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或者采取的防護措施出現疏漏,就會導致手術的切口部位愈合不良,如此一來,切口就很容易被,外部細菌或腹腔感染性液體、甚至是膽汁等物給污染到,產生嚴重的后果。
1.7 手術時間、切口長度對感染的影響
手術所用時間越久,切口的暴露時間就越長,接觸到細菌的機會就越多。切口的長時間暴露,以及麻醉、出血時間的延長,都會引起人體免疫能力的降低。而且切口長度越大,各不同來源的細菌,與切口接觸的機會就越多,切口被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1.8 手術中的低體溫
由于術中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致使病人在術中體溫過低,降低了病人體內攝入氧的能力,極大程度的破壞了患者自身的殺菌能力,從而降低了切口的愈合張力,也導致病人抵抗感染能力降低。
2 預防措施
2.1 高超的技術
肥胖人群腹部的手術切口,有著明顯要高于普通人群的開裂幾率,因為他們的皮下脂肪層實在是太厚了,其脂肪發生液化而裂開,對這類病人進行腹膜縫合后,需要用無菌生理鹽水對切口反復沖洗,盡量清洗掉無效腔。對污染癥狀進行處理的時候,應該對其周遭正常的組織進行保護,要用含消毒劑的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口,這樣可以殺菌并減少細菌數量。
2.2 物品的管理
手術物品必械須嚴格消毒。使用前,必須通過高壓蒸汽方式,對全部手術用品滅菌;加強一次性用品的檢查力度,不得使用有任何不合格現象的物品;安排專人,對所有無菌物品,定期進行嚴格檢查。
2.3 環境管理
手術間的環境管理包括,提前、充分的準備好手術所需器械、物品;合理安排參與手術的人員,杜絕不必要的串崗,盡量減少手術間門的開合次數;控制好無菌手術室與污染手術室的分離,實在無法分室進行時,要保證先無菌、后污染。手術進行中手術間的門應保持關閉狀態,接臺手術之間,需濕式打掃后達到自凈時間后方將接臺手術病人接近手術間,準備下一臺手術物品。
2.4 加強清潔人員管理
感染與清潔工作緊密相關,醫院可以對清潔人員進行培訓,保證其了解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熟悉手術間清潔工作的操作規范,提升清潔人員的專業水準,經常抽查清潔人員的手部衛生與表面物品的消毒情況。
2.5 建立、落實監測制度
安排專人對于每天的術后歸位情況,衛生清掃、消毒情況以及物表、地面的清潔情況,還有每周輔助間與手術間的徹清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每月進行1次物表與空氣培養,對制度執行結果良好的予以保持,對于不足之處,及時改進。
3 總 結
預防腹部手術的切口感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的,這是一項持久性任務,因為造成感染的因素,來源,多種多樣,而且在各環節中都有,要杜絕感染的發生,提高手術質量,必須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進行預防。
參考文獻
[1] 梁飛齡.細節護理對手術室感染的預防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861-862.
[2] 王西玲,王 宇,殷亞亞,等.護理干預對預防手術室感染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8):41.
[3] 周秀娟,高建萍.預防手術室相關感染因素的護理干預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426.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