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飛
【摘要】 院內感染是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或者在醫院就診院內獲感染,或在院內獲得在出院后發生的感染,嚴重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威脅患者生命,婦產科患者屬于較為特殊的群體,通?;颊卟∏閺碗s,孕產婦的院內感染還會危及胎兒及新生兒的健康,一旦發生院內感染則后果較為嚴重。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院內感染的預防、管理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院內感染的防范力度及質量已成為評價一所醫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指標。本研究通過綜述近年來院內感染在婦產科病房中的發生危險因素,并對護理干預措施進行整理總結,為控制婦產科院內感染的發生提供依據。
【關鍵詞】 院內感染; 婦產科; 病房; 危險因素; 護理; 綜述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3.0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3-0153-03
【Abstract】 Hospital infection is hospitalized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or in the hospital hospital infection,or in the hospital to get the infection occurred after discharge,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atient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threatening the lives of patients,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ients are more special groups,usually patients with complex condition,maternal hospital infection will endanger the health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s,in the ev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s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edicine,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e prevention and qualit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 hospital infection.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ard in recent years,and summarize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controlling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Key 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ard; Risk factors; Nursing; Review
婦產科由于其特殊性,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極易發生院內感染??赡茉斐蓩D產科感染的因素較多,國內外文獻報道也較為一致,本研究通過綜述近年來婦產科綜合病房中發生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為臨床高?;颊叩脑簝雀腥痉乐翁峁┮罁1]。醫院感染一直是醫院管理過程中難以克服的困難,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綜合病房的住院人數不斷增加、抗菌藥物使用的增多及侵襲性治療方法的普及,有效控制院內感染,切實加大醫院的院內感染防護力度,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病率,降低死亡率,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減低婦產科綜合病房感染率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2]。全面、長期、系統、有計劃地對院內感染的發生情況、感染部位、危險因素、病原體、耐藥性的流行病學監測,是院內感染的主要職責與目標[3]。護理管理與干預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掌握臨床護理的各項操作技能,有效及有針對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及對策,并根據各項措施防治情況作出正確的分析及評價,從而可達到有效控制及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的目的[4]。本研究通過綜述近年來婦產科綜合病房院內感染的發生危險因素,并整理臨床報道的護理干預措施,為婦產科病房院內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持。
1 院內感染在婦產科綜合病房中的危險因素
1.1 婦產科院內感染發生的主要部位
泌尿系感染是婦產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獲得性感染的主要組成,由于婦產科患者在住院期間40%左右需要進行導尿,該部位的感染是婦產科院內感染獲得的主要原因,產科術后一般留置導尿管,導致泌尿系感染的發生,因此建議一般術后盡量縮短留置導尿管的時間,一般不應超過24 h[5]。研究發現婦產科泌尿系感染多數有導尿史,導尿屬于侵入性的操作,手術后留置導尿管,由于患者的配合等問題容易造成尿道黏膜的損傷,加上導尿管在尿道中的刺激可引起尿道黏膜炎癥,加上護理不當或者操作不規范等,都可能會造成婦產科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發生,導尿管的使用不當占尿路感染發生率的首要因素,且隨著導尿時間的延長,感染率隨之增加[6]。
呼吸道感染同樣也是婦產科感染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形式,由于婦產科綜合病房的住院患者大多數經歷了手術或分娩,機體虛弱,免疫力下降,若加上老年化,老年婦科患者的器官老化,細胞免疫力下降,黏膜纖毛的清除能力降低,加上婦產科手術麻醉方式多為全身麻醉,需要進行各種插管等侵襲性操作,容易破壞會厭部的正常屏障功能,損傷呼吸道誘發感染的發生增加[7]。產科患者由于傳統的產后習慣,在月子期間緊閉門窗,導致空氣的流通降低,加上產后探視人員較多,導致病房內的空氣混濁,容易帶入致病菌,導致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升高。
1.2 婦產科病房感染與年齡及住院天數的關系
大量研究報道,婦產科醫院感染病例當中年齡大于50歲的感染病例要明顯高于中青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的各方面器官機能減退,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帶病菌,發生院內感染率明顯增高,老年患者是婦科感染的高發人群。而產科患者中醫院感染的發病率與年齡關系并不明顯,無顯著相關性[8]。
研究表明,婦科患者住院的平均天數為8.56 d,發生院內感染后的平均住院天數為12.69 d,明顯高于未發生感染的住院天數;產科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為4.85 d,發生院內感染后住院天數為10.36 d,感染后明顯增加了住院天數[9];另外研究發生隨著患者住院時間的延長,發生院內感染的可能率越高,隨之帶來了醫療費用的增加[10]。
1.3 收治患者的病情與婦產科院內感染的關系
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婦產科院內感染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其中化療患者是婦產科住院患者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婦科腫瘤患者是常見的收治患者,需要化療藥物治療的婦科患者,由于藥物毒副作用,對正常組織細胞具有同樣的殺傷力,因此化療對機體的影響及損害極大,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長期化療治療后患者中性粒細胞明顯降低,感染途徑多通過黏膜和皮膚感染[11]。婦產科綜合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較重,且病種多樣,合并癥的婦產科產婦在妊娠期間和分娩期具有其獨特的生理特點及病理特點,如妊娠期合并血小板減少、妊高癥的低蛋白血癥、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等,加上需要激素治療,均可增加院內感染的可能[12]。
1.4 手術切口的感染與婦產科院內感染的關系
婦產科綜合病房接受了手術治療的患者具有較高的院內感染風險,手術切口與外界接觸,容易導致病毒、細菌的侵入,誘發院內感染的發生。另外孕婦無節制飲食,體重增加,腹部的脂肪組織增厚,容易發生術后脂肪液化,增加了感染的機率。另外抗菌藥物的不合理運用,增加了耐藥的風險,給院內感染的治療帶來了難題[13]。
2 婦產科院內感染的護理干預
2.1 建立健全醫院婦產科綜合病房院內感染的護理制度
婦產科綜合病房是發生院內感染較高的科室,由于患者的特殊性給院內感染防控帶來了困難[14]。護理管理是醫院院感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婦產科綜合病房的護理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制定護理人員的操作規范,規范護理操作,確保每項工作的有序進行,給患者護理實施無菌操作,減少術后住院期間院內感染的發生。護理人員還應當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以及時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間存在感染的風險,并作出及時的處理及日常的消毒殺菌工作,確保婦產科綜合病房處于潔凈狀態。護理人員在整個院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主要治療與操作的執行者,應當做好儀器、設備的消毒工作,制定好規范的探視制度,嚴格控制探視人員及探視時間,加強探視人員對感染的認識,減少外來人員與患者的接觸,做好護理與清潔工作[15]。
2.2 加強婦產科綜合病房的感染防范護理管理工作
為了防范術后的泌尿系感染,對能進行自行排尿的患者應當盡量減少導管插管,若需要必須進行導尿的患者,應當做好導管護理工作,插管的時候嚴格按照規范操作,避免損傷尿道黏膜,導管盡量選用硅膠導管,并且合適的型號,減少對黏膜的刺激。避免使用密閉式導管系統的打開和分離[16]。護理人員應當囑患者多飲水,促進排尿,減低尿路感染的發生,對不重視個人衛生的患者,應當給予特殊的護理,督促患者進行個人衛生的清潔工作,及時更換衣服,加強會陰部的護理,保持該部位的清潔,對尿道進行擦洗減低泌尿系感染的發生可能。
對每個病房應當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常規消毒,并做好通風工作,改善整個綜合病房的環境,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并讓護理工作者每天對病區進行有效氯消毒,做好空氣及病房公共設施的消毒擦洗工作。每天定時機械通氣換氣,保證病房的清潔,減少細菌及病毒的滋生。定期進行空氣的消毒,保證空氣的潔凈,預防呼吸道感染。對需要氣管及尿道插管的患者,要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動作要輕柔、熟練,避免在操作過程中由于護理人員過失而造成呼吸道或尿道的損傷。對于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由于術后麻醉、傷口疼痛等限制患者的咳痰,容易誘發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加強協助患者翻身,通過拍背促進咳痰,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治療協助排痰[17]。對于存在高危感染風險的患者家屬,應盡量減少探視時間,避免增加院內感染機率。
對化療患者應當加強口腔護理、飯后漱口等護理,住院期間給予患者優質護理,負責患者的飲食、活動及相關護理措施的落實,協助患者按時完成治療,積極預防感染的發生,并及時處理各項并發癥,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18]。
2.3 婦產科病房合理管理患者分布
為了便于管理,應當合理安排分區及床位分布,同一類型的患者入院時應當盡量安排在同一病房,對于免疫力低下、年老體弱的患者應當盡量給予單人病室或者人員較少的病室,對于危重患者,已經感染了致病菌的應當單獨安排,對于傳染性較高的患者,應當單獨隔離。患者分布的合理可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發生率,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19]。
2.4 做好與婦產科綜合病房患者的溝通與宣教工作
在婦產科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宣教力度,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各項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感染防范意識,告知患者治療的整個流程,如手術流程、術前準備、術后康復中的各項康復訓練措施,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細微的護理,并加強自身的防護,減少細菌對傷口的侵入,造成感染,避免發生交叉感染,減少探視人員的探視時間及人數,盡量避免外界病菌的帶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得到患者積極的配合,可有效促進婦科綜合病房的院感管理[20],以利于患者的康復。
3 小結
婦產科綜合病房是發生院內感染的高發科室,住院時間、導管使用率、呼吸機使用率、疾病類型等原因均是導致院內感染發生的高危因素,長期的住院及侵入性操作可為感染提供更多可能,侵入性操作通常破壞了局部器官的屏障作用,可能引起黏膜損傷,增加感染的發生可能。護理管理是院感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人員是執行醫療操作的主要人員,規范嚴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和消毒隔離制度,是降低院內感染的重要途徑,同時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侵入性操作,加強病區的清潔護理,均是有效降低院內感染的關鍵環節。
參考文獻
[1]劉洋,仲華,呂娟麗,等.婦產科圍手術期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的干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3):1709-1710.
[2]張素娟.婦產科院內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120.
[3]楊彩霞.婦產科護理過程中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2):63-64.
[4]馬惠蘭.護理管理與控制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1):2853.
[5]蒲丹,楊志軍,張衛東,等.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及應對措施[J].西部醫學,2009,21(1):146-147.
[6]盛傳倫,安治國.醫院感染現狀及應對策略[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12):2063-2064.
[7]韓黎,胡小華,尹麗霞.醫院感染控制-重要公共衛生問題[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9,8(5):331-335.
[8] Saranathan R,Vasanth V,Vasanth T,et al.Emergence of carbapenem non-susceptible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s of clonal coxplexes 103(B)and 92(B)harboring OXA-type carbapenemases and metallo-β-lactamases in Southern India[J].Microbiol Immunol,2015,59(5):277-284.
[9]常洪美,張丕,凌冬,等.感控干預在控制多重耐藥定植菌醫院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3,25(10):1152-1154.
[10]林金蘭,李六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現狀及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2):76-78.
[11]朱建春.婦產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相關因素及護理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22):182-183.
[12] Amano M,Tojo Y,Salcedo-Gómez P M,et al.A novel tricyclic ligand-containing nonpeptidic HIV-1 protease inhibitor,GRL-0739,effectively inhibits the replication of multidrug-resistant HIV-1 variants and has a desirabl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enetration property in vitro[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5,59(5):2625-2635.
[13]熊祝嘉,岳志剛,李小琪,等.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疾病預防與控制,2011,25(9):933-935.
[14]邢虎,葛慧芳.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3):517-518.
[15]么冉,曹淑芝.現代醫院感染管理與控制[J].當代醫學,2010,16(2):41-42.
[16]姜志連,肖靜.手術部位感染控制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143-146.
[17]陶珍陣,吳琪,徐艷.北京兩所醫院手術科室護士對手術部位感染預防知識掌握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2):171-174.
[18]李六億,賈會學,朱其鳳,等.綜合醫院感染管理科設置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1):1386-1387.
[19]馬代珍,王輝艷,宋秀俊,等.婦產科綜合病房院內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7):52-53.
[20]楊啟文,王輝,徐英春,等.2009年中國13家教學醫院院內感染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藥性監測[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1,34(5):422-430.
(收稿日期: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