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我國網絡媒體的發展,諸多有關大學生安全的問題被大眾所討論。而如何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其管理工作的效率,成為了高校更加重視的一個課題。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現如今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提出相應的工作原則與改善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 安全教育 措施
一、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我國各大高校的了解,我們發現當中存在以下共同的問題:
(一)根據自身經驗形成的管理模式
我國大部分高校目前的安全教育工作主要是根據經驗來形成其管理模式,將高校管理者的以往經驗作為管理中決策的主要依據。這種管理模式就需要所有的管理者都有及其豐富的閱歷和經驗。依實際情況看,這種經驗管理模式確實有著它的獨特優勢。首先,這種管理模式更加的人性化。高校中的安全教育對象復雜多變,經驗管理模式能夠更加靈活的調整方式。其次這種管理模式能夠及時的避免不必要的錯誤,提高工作效率。然而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其局限性越來越突出。一方面這種模式更加的感性,不能夠理性的思考問題,難以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與管理體制。另一方面經驗管理其局限性很大,難以進行普遍應用和推廣。
(二)安全意識教育中存在重大缺陷
通過調查了解,我們得知,學校的不同部門之間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存在不同的側重。例如學校保衛處注重對學生的入學安全教育,而學生工作辦公室則注重在報紙,網站或者宣傳欄當中進行體現。并且很多都是在安全事故發生之后才進行安全意識教育的宣傳,具有極大的臨時性。在學生日常的課堂教育和社團活動中出現以安全為主題的現象,學生們也都是被動的了解相關安全知識,不能夠聯系實際,從內心深處形成有效的安全意識。
二、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需遵循的原則
有意識的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需要大量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這就要大家共同遵守一樣的教育原則。
(一)要以人為本,將預防擺在首位
想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保證遵循國家的科學發展觀,將以人為本作為發展核心。而所謂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就是加強對人的關懷,就是要保證大學生能夠健康安全的成長。而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將威脅大學生人身安全健康的因素,扼殺在搖籃之中,在威脅發生之前就及時的發現并消除。正如中國古話所說“防患于未然”。因此,我國高校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應當把學生作為主體,制定切合實際的制度與相應舉措,及時發現隱患,消除隱患。
(二)堅持教育為主,管理為輔的原則
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令他們建立正確的安全防范意識,主動掌握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技能。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堅持以教育為主,管理為輔的原則。將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任務當中,令學生耳濡目染,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增強安全意識。將自身的健康安全與個人一生發展相結合,不斷的提高責任意識。不僅如此,還要讓學生將安全意識與實踐相結合,養成良好的安全防范習慣。
(三)明確齊管齊抓,保證效果的原則
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性的工作,尤其的高校中的安全教育工作,涉及群體,部門都非常的廣泛。群體中有學生,老師,管理者等;部門不僅有保衛處,學生工作辦公室,教務處等;不僅如此,學生的社會實踐也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點。
三、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具體措施
將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必要與實際相結合,制定嚴格的制度與規范,強化管理,建立有效的,科學的安全教育機制。針對我國安全教育制度當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相應措施。
(一)建立科學有效的安全教育機制
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安全教育機制。首先要建立一個學生安全工作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校園制度的約束性,制定例如《學生日常規范》、《學生違紀處分條例》等制度,從而保證校園的安全與和諧。其次,也要預先考慮可能發生的威脅學生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并針對各種情況制定預案。對事件發生前,過程中,事件發生后的具體舉措做出明確的規定。內容要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職責任務,信息系統等。最后,進行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責任制,讓學校,學院,專業,班級層層負責,充分發揮各層人員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職能。
(二)深化安全教育
我們可以將深化學生在校的安全教育分成三部分:第一是學生的入學教育。新生入學教育是學生進入大學校門的第一堂課,將安全教育作為主要內容是相當必要的。第二是學生在讀期間,應當開設安全教育必修課。第三是做好畢業生安全教育。畢業生即將進入社會,將會面對社會當中各式各樣的風險,如果不能做好這一階段的安全教育,將影響畢業生的未來發展。因此學校應當針對畢業生的特點,組織主題鮮明的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對傳銷等非法組織團地的識別能力。班級輔導員要經常性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畢業生的心理狀況,確保安全畢業,文明離校。
(三)強化安全管理
一個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統,首先應當建立一個由學校,學院,專業,班級層層負責的信息收集反饋機制。班級輔導員深入學生群體,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狀況,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并及時上報。學校及時對學校整體的學生安全思想狀況進行評價,進行宏觀的控制,防止出現大規模的學生安全事故。其次,要加強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保證上課出勤率,提高宿舍衛生與文明質量。令學生養成一個健康生活的習慣,使學生有一個自我管理,自我該散的心態。另外對學生當中的特殊群體要特殊對待,定期的進行安全隱患排查,要及時發現學生生活當中的異常情況,并采取措施,抑制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結語
總的來說,由于社會的迅猛發展,社會當中影響學生生命健康的因素越來越多,有關高校大學生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高校教育工作者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保證大學生的人身安全,為我國未來發展提高大量人才是我國高校的根本任務。而如何加強,在本文中只做了簡單的討論。不過我相信在無數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教育與管理機制,隨時隨地的保障我國大學生的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肖碧云.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問題探討[J].湘潮(下半月),2016,(06).
[2]楊振權.淺談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1).
[3]王禹.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J].湘潮(下半月),2014,(09).
[4]崔常銘,劉偉,劉冠廷.淺談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13,(03).
(本文為2016年度廣西教育系統維護學校安全穩定立項研究課題(高校組)科研項目B類課題《新時期高校安全教育“延擴教學時空”課程體系模式的構建創新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20161B043);作者簡介:龐小銘,檔案館員職稱,研究生學歷,就職于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研究方向:高校安全管理、學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