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我國水資源應用和開發現狀不容樂觀,想要實現水資源的持續開發和利用還有相當艱難的一條路要走。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本文結合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探討了在水資源合理分配、有效保護、科學優化以及高效利用等方面應采取的措施。文章指出只有大力推行節水政策,不斷優化水資源結構,加強制度管理,因地制宜的科學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水資源的持續開發與利用。
關鍵詞:水資源 開發 利用 方略 現狀 可持續發展 措施
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的年代,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承受的壓力越來越重。如何利用先進科技對水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如何從根本上改善水資源現狀,如何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等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重點關注的話題。為了維持水資源的持續開發和利用,本文結合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實際情況對水資源持續開發利用的方略進行了研究。
一、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總量相對較少,空間、時空分布也不均勻。以內蒙古為例,其降水量由東到西不斷減少,大興安嶺北部東側年降水量可達500毫米,但是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卻僅有37毫米。在每年6月至9月,內蒙古的降水比較集中,其徑流量占據全年徑流總量的60%至85%。盡管目前內蒙古在水利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擁有近500座的水庫,總庫容達到72.8億平方米,但是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依然日漸突出,水資源缺乏已經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水資源持續利用的措施及對策
(一)加強宣傳,增強全民水法律意識
欲實現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必須從人類個體入手,只有人人都將節水意識銘記于心,都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才能夠讓水資源的持續利用成為可能。所以,應在學校、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中大力宣傳和推行節水措施,不斷深化人們對水資源的理解與認識,讓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意識到水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必需品,節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是每一位公民的義務與責任。另外,灌輸與推行和水資源相關的法律、法規、條例以及規范等,向社會公民深入貫徹與落實水資源的保護策略也是必要的。只有真正重視水資源的科學應用和開發,才能夠為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二)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
水資源統一管理有利于全面掌控水資源情況,合理調用水資源,優化水資源結構,改進水資源現狀以及及時治理水資源污染。所以,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基于以上分析,首先要實現地表水和地下水、江河和湖庫水域以及水質和水量等的統一管理,并且要通過建立與完善相關的管理規范與要求,不斷優化水資源的分配結構和使用模式。有關部門要建立配套的節水與用水指標以促進計劃用水,通過推行取水許可制度以及供水調配管理制度,對需水和用水等方面的管理進行全面、嚴格的監督。
(三)節約用水與工程配套改造并舉
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具有均勻性,并且各年、各月的分布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局部區域缺水十分嚴重,有的地方還存在水質性缺水。因此,無論從資源上講還是從品質上講,我國水資源持續開發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資源性水匱乏和水質性水匱乏問題,有必要大力提倡節約用水,不斷改善用水結構。與此同時,可以不斷完善水利工程,興修水利工程,保障所有水利工程都達到規范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與管理人員要盡最大努力挖掘水利工程的潛力,通過節約用水和工程配套改造并舉的方法,使水資源的質量與配備方式得到優化。
(四)加大節水與污水資源化力度
就我國水資源的應用現狀而言,目前我國水資源的使用處于較低水平,其利用率也比較低,因此高效、科學用水與節約用水是目前我國水資源管理的重中之重。為了實現節約用水的目標,一方面可以大力開展節水教育,增強節水宣傳力度,合理調整水費,征收水資源費,推行取水許可制度,采取計劃供水措施。另一方面,要想方設法凈化污水,使污水資源化。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與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江河不僅僅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還會引起環境污染與破壞。據統計,我國在1993年城市用水與工業用水就已經突破了1100億立方米,廢水排放量更是超過了577億噸,相當于每天差不多有1.6億噸的污水和廢水排入河道。至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城市用水量和工業用水量更是急劇增加,水資源壓力與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然而,如果將這些廢水、污水加以處理和凈化,使其達到環境允許的排放標準,這不但可以有效治理污染,還可以使廢水、污水資源化,大大改善水資源缺乏的問題。盡管廢水、污水的治理費用通常比較高,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對于治理水環境與緩解我國水資源匱乏問題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五)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機制
根據不同的地形特點和資源分布狀況,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措施與政策對于水資源持續開發利用有積極意義。對水資源比較充足的區域,可以結合防洪在科學調度現有的蓄水工程的同時興修蓄水工程,從而在提高蓄水能力的同時盡可能節約用水,實現水資源保護的最大可能性。而對于較為缺水的地區,必須全面加強水資源的保護力度,努力宣傳與推廣節水方法。另外,在高效應用當地水資源的同時應該深入探究跨流域調水工程,以填充水源的不足。對于大江大河流域應當特別注意水土保持,并且可以科學建設集雨工程,從而增強對雨洪的利用能力。
三、結語
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與義務。為了實現水資源的持續開發和利用,必須清晰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節水意識和保護意識,并且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從行動上落實水資源保護策略。相關部門要制定必要的監督與約束策略,為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合理分配提供支持。另外,為提高水資源的利用能力,必須充分挖掘各個水利工程的功能,并興建高質量的水利工程,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馮長紅.河北省土地沙化狀況及治理對策[J].河北林業科技,2005,(01).
[2]翟浩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推進現代水利建設[J].水利發展研究,2007,(01).
[3]陳夢玉.水資源開發利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7.
[4]李樹德.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內蒙古牙克石市水利局水資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