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伏
摘要:應用型本科教育對于滿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和服務地方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職業素養以及就業競爭力重要途徑。
關鍵詞:應用型;教學實踐;教學改革
稅收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當前稅制改革的形勢下,必將對稅法的教學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圍繞提高稅法教學質量,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立足廣西東盟自由貿易區,服務當地經濟。
一、高等院校稅法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課程設置不合理,沒有突出課程重要性。
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時,對稅法課程課時量的設置不夠,僅僅是把稅法作為會計的輔助學科來對待。由于課時量的限制,在教學時只能揀重要的、對會計核算有重要影響的內容進行講解,例如側重對主體稅種法律法規和稅額計算方法的講解,忽略對稅法法理的剖析,使得稅法教學缺乏連貫性和深刻性,學生在思想上也會認為稅法課程不夠重要,學習積極性不高。
2.教學內容過于偏重理論學習,脫離社會實際。
稅法課程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應強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但事實并非如此。開設稅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市場經濟的需要,為社會培養懂得并能夠正確運用稅收相關法律為企業辦理各種納稅事項、辦理納稅申報的專業技術型符合人才。但是目前的稅法教學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實踐操作的指導,例如,很多學生學習稅法后,只會進行稅額的計算,但卻不會填報納稅申報表以及進行網上電子納稅申報,不能學以致用,缺乏獨立從事涉稅事項處理能力。
3.稅法更新速度快,但教材更新速度緩慢。
受行業、地域以及宏觀政策的影響,我國的稅收制度一直處于變化和改革中,尤其是當下加強稅制改革新形勢下,稅收制度的變化日新月異,這就要求稅法的教學要及時更新,及時使學生能夠掌握稅法的最新動向。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更新知識,但這也是很難做到的。例如,登陸國家稅務總局網站,可以看到僅2016年有關增值稅、消費稅的法規文件就達上百條,教師要完全關注這些文件也是很困難的。雖然每個學期開學之初,學院里都會選擇最新的稅法教材,但由于教材編寫時間和出版時間的誤差,還是不能使最新稅收政策得到體現,即便是目前最權威的注冊會計師的教材也很難做到與時俱進。
4.稅法考核方式過于單一。
稅法考核不能對每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缺乏創新。大學生傳統的思維模式,依靠背題、寫題就能及格,因此往往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考核內容稍微出現變化,就做不出來。例如,學生能夠熟練的背出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情況以及增值稅的視同銷售情形,但是在遇到實際案例時卻不能正確區分。
5.稅法教學方式單一,沒用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被引入到課堂的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也越來越普及,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卻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往往是教師按照做好的課件,機械的講解教材內容,而學生也只能按照老師的步伐,被動的接受,被動的摘抄講義,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學生也并沒有真正的掌握稅法的實質,這種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沒有把學生真正引入到課堂,老師也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創新精神,甚至厭煩稅法的學習。
二、稅法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的政策建議
1.重新定位稅法的教學目標,突出學科重要性。
稅法作為會計學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稅制改革的背景下,稅法內容是不斷變化的,要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稅法的態度,立足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學生掌握稅法基本法律法規,掌握各種稅種的計算基礎上,加大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稅法的能力和獨立處理企業涉稅事項的能力。另外,稅法教學目標中還應強調對學生誠信精神的培養,教導學生依法納稅,合理進行納稅籌劃。
2.及時關注稅改的最新動態,及時更新教材,傳授最新知識。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經濟形勢的變化,稅制改革也將不斷的發生變化,稅收法律法規的更新時刻提醒著我們要不斷學習,力求傳授最新的稅法知識。我們可以借助報紙、新聞、網絡關注最新的稅改信息,不斷填充最新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
3.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實踐教學。
稅法是實務操作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中,應將稅收的法律法規融于會計核算業務、納稅申報業務中,提高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院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例如可以和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代理記賬公司建立實習基地,鼓勵學生去實習,幫助處理納稅登記、領購發票、發票認證等基本業務,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不但提高學生學習稅法興趣,更增強了學生動手能力。另外,應該加強對老師的培訓,例如老師可以到稅務局進行短期培訓,掌握申報流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理論聯系實際。
4.改進教學方法。
稅法教學設計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避免教學方式單一,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我們可以依托案例教學法,總結教學法,借助電子計算機手段,舉行知識競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稅法相關條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避免照搬教材,要充分考慮學生認知、理解能力,避免過多增加信息量,可以增加動畫設計來增加課件趣味性。教師要充分發掘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創新教學方法。在改進教學方法中,還可以引入現代教學方式即翻轉課堂,翻轉課堂上,教師不再是授課者和單純的講述者,而是引導者和啟發者;教師也不再是稅法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成為課程教學中的主動學習者。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及時地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 ,促進修改教學方案,使教學內容和方法與教學對象能夠更加契合,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5.開設中英文國際說法課程
廣西外國語學院坐落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會址,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毗鄰東南亞各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和發展,將引起商品、服務和資本的交流不斷擴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世界經濟中也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貿易區的發展急需大量的財會人員,廣西外國語學院立足建設應用型大學,服務當地經濟,有責任為社會輸送人才。因此,在稅法的教學中,建議開設國際稅法課程,培養國際稅法方面的專業的理論人才和實踐人才。對于全國高校來說,國際稅法方面的文獻,第一手資料是英文的。中國對外簽訂的很多國際稅收協定也有英文版本。另外,學生日后工作的日常法律服務中涉及跨境稅收的部分,多為英文語言表述,因此建議開設本科中英文國際稅法課程。
參考文獻:
[1]曹巍巍.轉型應用技術大學背景下的教學改革[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
[2]田佳.我國稅制改革對教學的影響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
[3]解青芳.稅制改革背景下會計學專業稅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
[4]張曉莉.民辦高等院校稅法教學改革的思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