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瓊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社會突飛猛進的進步,高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測試也大幅度提升,表現在閱讀詞匯量的加大,閱讀文章思維結構難度的增加,以及綜合性的話題考查逐漸增多等方面。對于考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大閱讀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提高閱讀能力需要遵照循序漸進的規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長期計劃準備,否則,容易拔苗助長,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找到制約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障礙和找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是我們閱讀教學重點。
一、學生英語閱讀的障礙
充分了解學生才是提高有效閱讀的根本保證,所以,對我校高二全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有關英語閱讀的問卷調查,其結果如下:
1.優班僅有65%的學生喜歡課外閱讀,他們認為課外閱讀不僅擴大知識面,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慣、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還對學科成績特別是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他們還認識到制約自己閱讀能力提高的關鍵在于詞匯量不足和語言的理解能力。這為我們的實踐提供了心理保障,因為學生主觀上已有了心理需求。然而,平行班僅有15%的學生愿意課外閱讀,而且,詞匯嚴重不足和語言理解能力薄弱使他們不能持之以恒的進行閱讀,逐漸喪失閱讀的興趣。
2.學生的閱讀面不夠廣泛,而且閱讀愛好各不相同,他們喜歡的題材主要是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
3.有70%同學喜歡做細節題,25%的學生喜歡做推理題,5%的學生喜歡做主旨題,這表明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還處于一種較低層次。
4.對于閱讀習慣,優班有88%的學生能在課內進行主動閱讀,但對閱讀方法了解和運用欠佳,而且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過程中喜歡用筆指畫或手做著各種小動作;12%的學生被動閱讀,需要老師嚴格督促才能進行閱讀,而且準確度很低。普班僅有20%的學生主動在課內閱讀,效果還很不理想。
5.學生運用構詞法去猜測生詞的能力較弱;學生對長句中關聯詞,替代詞理解更弱,他們沒養成獨立思維的習慣。這說明掃除學生閱讀障礙的關鍵是教給學生對生詞、關聯詞、替代詞的正確理解的方法。
二、相應策略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無閱讀英語的興趣,更無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精心選材
有效的閱讀能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要效率,二要速度。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時間和練習做保障。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望特別強的年齡階段,他們常常對熟悉或感興趣的內容比較關注,因此,為了滿足他們的這種需求,教師在選取材料時既要考慮滿足教學的需要,又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特別是在教學的起始階段,更應重視這一點。同時,還要注意各種不同材料的交替使用,盡量避免體裁和內容的單一。為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還可從網上下載一些笑話和幽默故事,貼在教室的貼報欄里,讓學生課前課后隨時閱讀,這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得到片刻的放松和休息。正確引導學生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分數,而且還能擴大知識面,同時有助于智力增強。
(二)教給學生閱讀技能,幫助掃除閱讀障礙
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常用的有效的閱讀方法:
1.Skimming(略讀法)是快速閱讀中的一種方法,通常又稱為瀏覽。略讀的關鍵是在能快速抓住文章要點,獲取足夠的信息以便準確地解答有關文章主旨題和細節題。利用略讀法做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首尾兩段,因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點明文章的主題,或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意圖,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則常常總結歸納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2.Referring(查閱法)學生不需要閱讀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閱讀理解,這種方法就是查閱法。查閱法主要是獲得具體的信息,回答具體的問題。考生在使用查閱法時,應該注意文章的邏輯結構和順序排列,文章的結構有的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有的是按空間順序排列,有的是按邏輯順序排列。弄清楚文章的排列順序能幫助考生在閱讀和回答問題時做到高效省時,準確無誤。
3.Guessing the new words(判斷詞義法),學生應該積累一定英語單詞,但是,遇到新單詞時,不要依賴詞典查閱,而要具備自信心,運用自己的理解能力,結合上下文語境,猜出新單詞意思。
4.Inferring(判斷推理法).在答題的時候,學生有時會發現所給的四個題項中,有不止一個選項符號題意,這時就應該意識到該題是一個判斷推理題了。在答題時,一旦發現有一個看似正確的選項,就立即把它作為正確答案的備選項,這是不明智的,正確的方法是再看一看其他選項中還有沒有更完備的答案。如果有備選答案的話,就要根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選擇比較,去偽存真,做出深層理解和全面分析,進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斷,選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的最佳答案。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準確掌握學生英語基礎和他們的興趣愛好,制定出確實可行的計劃,耐心引導學生堅持大量的閱讀訓練,就能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能力,從而提高閱讀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