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摘要:目的 探究兒童自閉癥患者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后所取得的臨床成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兒童自閉癥患者80例,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護理方法為常規基礎護理,觀察組實施早期護理干預。針對護理滿意度及CARS評分情況,對兩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針對護理滿意度情況,觀察組滿意度(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0.00%),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在CARS評分方面,觀察組治療后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兒童自閉癥患者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后所取得的臨床成效顯著,在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同時,明顯改善患者情緒狀況,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復,應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兒童自閉癥;早期護理干預;臨床有效性
兒童自閉癥多表現為人際交往困難、語言表達障礙、對任何事物無興趣、做事行為方式比較保守刻板等,且多數患者出現精神發育緩慢的癥狀[1],該病男性多于女性。若治療不及時,將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長,降低其生活質量[2],必須加強對患者的有效治療和護理。本文為探究兒童自閉癥患者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后所取得的臨床成效,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兒童自閉癥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前瞻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兒童自閉癥患者80例,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患兒27例,女患兒13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6.0±1.2)歲;觀察組男患兒23例,女患兒17例,年齡2~13歲,平均年齡(7.5±1.5)歲。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兩組患者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診斷標準 ①兩組患者均符合WHO規定的有關兒童自閉癥的相關標準[3];②獲得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同時簽訂知情同意書。
1.3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基礎護理,包括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遵醫囑進行基本治療和護理等。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對觀察組患者的早期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3.2.1心理護理 護士可通過心理疏導的方法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方法;積極尋找引起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真正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同時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善于傾聽,并對患者提出的相關問題給予解答,讓患者足夠信任自己;對于心理疾病比較嚴重的患者,護士應當請教專業的心理以上,給予患者專業心理指導。
1.3.2.2語言護理 自閉癥患者存在語言障礙的表現,應當選擇專業人士幫助患者恢復語言功能,同時進行一對一專業指導。由于患者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訓練者應當運用追視的方法使患者集中注意力。在與患兒的溝通交流中,要尋找適合不同患兒的交流方式,使患兒能夠明白其中的含義,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多鼓勵患兒,使其增加信心。
1.3.2.3對家屬的知識教育 關于此類疾病,護士應當對患兒家屬進行宣教,使其準確明白該類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和相關注意事項,以便在護理患兒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避免一系列不良情況發生。同時囑患者積極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相關治療方法,有利于對癥治療,促進患兒疾病恢復。
1.3.4對家屬心理護理 在治療與護理的過程中,家屬的支持和鼓勵能夠使患兒增加信心,在治療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患者家屬尤其是患兒父母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讓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和支持,時刻保持積極的狀態,有利于促進患者疾病的治療。
1.3.2.5高壓氧治療的護理 患兒在進行高壓氧治療時,應當由專業護士看護,積極加強與患兒的溝通交流,避免治療過程中出現不配合的情況。密切觀察患兒神色、生命體征變化,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停止治療。在壓力穩定的情況下,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緩解患兒的緊張感。
1.4觀察項目 ①比較兩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②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ARS評分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n,%)表示計數資料,同時通過χ2進行相應檢測;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x±s)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進行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ARS評分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CARS評分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存在一定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導致兒童自閉癥發生的因素包括神經內分泌、神經遞質因素,免疫系統異常,圍產期因素及遺產因素等,致病因素較為復雜,影響患者生活質量[4-5],加強對患者的有效治療和護理尤為重要。
早期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彌補了傳統護理模式的不足,在護理工作中,使護理人員能夠做到更加主動的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同時可以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狀況,給予對癥護理,極大的促進了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復[6]。
本文通過探究兒童自閉癥患者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后所取得的臨床成效,研究數據顯示,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滿意度(100.00%)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0.00%);治療前,觀察組CAR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ARS評分為(35.66±7.62)分,對照組為(41.22±7.85)分,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兒童自閉癥患者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后可以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在改善患者自閉情緒的同時,使護理滿意度提高,應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廣霞,朱平,林輝,等.基于社區衛生服務的兒童自閉癥早期發現現狀述評[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0):3531-3533.
[2]陳立群,鄭旺珠.小兒自閉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例急救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1):110-111.
[3]唐莉,侯錦媛.1例自閉癥伴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的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32):3065-3066.
[4]郭德華,聶云霞,楊廣學,等.自閉癥兒童腸胃道問題及護理策略[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374-379.
[5]馬麗娟,胡芳,李虹霖,等.3例自閉癥兒童急腹癥外科手術治療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8):961-963.
[6]呂復莉,謝曉鳳,張玲,等.引導式教育聯合融合教育的護理方法對孤獨癥患兒社交能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0):1194-1198.
編輯/張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