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美術是一門學科,是培養學生從繪畫到制作本領的學科,是實現美術教學的重要途徑;而其也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開拓學生事業,提升其審美意識并培養各項綜合素質的學科。初中美術課程作為初中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美術教學對于學生的重要作用
可以說從小學開始很多學生就會表現出對于美術課程的興趣,進入中學以后,正是他們對于這門課有更深層認識的階段,而中學美術課程可以激發學生的觀賞興趣,提高學生藝術方面的素質和造詣。
1.美術課程的特殊美感,激發學生對美的認識
每個學生對美的認識都各不相同,但是對美的追求都是一樣的,大家都喜歡美的事物。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老師教給學生不僅僅是畫畫的技巧,更多的應該是對美術的認識和欣賞能力。
2.通過美術課程的學習,了解中國美術發展史
中國美術的發展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國的水墨畫更是世界聞名,北宋時期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五代時期徐熙的《汀花野竹》,而在民國時期更是有徐悲鴻、林風眠等畫家,代表了中國美術的發展鼎盛時期。而現在美術更是被應用到各種建筑的建設中,無不充滿美感,所以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學生會了解中國美術的淵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美術派系,來進行繪畫的創作
二、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通常是學生比較喜歡的科目,學生往往都喜歡上美術課,如此看來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實則不然,很多學生不是對美術本身感興趣,而是喜歡美術課堂的相對寬松的氛圍,而這不是真正的學習美術的興趣。所以,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喜歡美術,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美術,從而真正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記》:“親其師,信其道。”一般而言,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某位教師就會喜歡這門學科。因此,教師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多贊賞、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度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靈距離,從而增進師生情感,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這樣,學生就會喜歡教師,并對這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從而使學生真正產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師要明確美術教學并不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畫家、美術家。學生只有產生了審美意識,隨著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對美術學習感興趣,漸漸學會發現美、創造美。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教師不能以太高的標準來要求學生,而是要看學生的作品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世界,是否新穎獨特,要多表揚學生,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此外,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知識和美術學習興趣,達到美育的目的。
3.用積極評價鼓勵學生
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多肯定、鼓勵學生,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美術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別是在學生沒有信心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只要學生有進步,就要肯定。不僅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在學生作業的批語上也要注意使用鼓勵性的話語,使學生樹立學好美術的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
4.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傳統的美術教學只注重傳授知識,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藝術修養,致使學生思維僵化,興趣不高,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比如,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實地觀察,讓學生自己搜集相關資料,自己總結,自己創造。這樣,能將美術教學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提高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興趣。特別是在美術欣賞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錄像、幻燈片等,讓學生欣賞美術作品,通過聲音、圖像、音樂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在藝術熏陶中提高創造能力。
三、配合有效的技法指導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適當地指導學生。教師對學生進行美術技法指導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適時指導。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指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要在學生“憤”“悱”的時候進行指導,啟發學生。第二,適度指導。教師在進行美術技法指導時,技法的難度要適中。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全面了解學生的已有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難度適中的技法進行指導。第三,適當指導。技法指導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占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而喧賓奪主。如果教師指導得過多、過細,會局限學生的思維,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第四,靈活指導。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一定非要讓學生刻意求新,也可以指導學生對一些作品進行改創,如將暖色改為冷色,將點改成線,將線改成面等。這樣,學生就有章可循,同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能力。第五,指導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對學生進行技法指導的時候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指導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動手獲得感性認識、學會技法。例如,教學生畫蘋果時,教師可以拿一筐蘋果,讓學生自己觀察,摸一摸,然后指導學生作畫。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情趣盎然地主動觀察、作畫,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技法,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美術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此基礎上傳授美術知識,培養學生的美術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創作能力。我們必須在實際的工作中積極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美術課堂充滿朝氣和活力,收獲成功和喜悅。